这本小书中写了《 红楼梦》 在13 个国家的流传、翻译和研究的概况,有长有短、有详有略,都是根据我十多年来所能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而写成的。 记得我写的第一篇《 红楼梦在日本的流传和研究述略》是1979 年,发表在《 北方论丛》 上,接着所写的是《红楼梦在西方的流传和研究概述》 ,发表在《北方论丛》 1980 年第l 期上。那以后,我虽然没有中止过对有关资料的搜集,但一直没有整理成文发表。到了1988 年,《 文史知识》 编辑部的编辑同志约我为刊物写点这方面的文章,并且还要“连载”下去,后来所写的几篇,都是在“连载”的压力下被“逼”出来的。今天当我编完本书的时候,特别要感谢《文史知识》 编辑部对我的厚爱,给予我篇幅。我还感谢编辑同志的“逼债”,没有这些鼓励和“催逼”,我是不可能这么快完成本书的写作的。最初我写《 红楼梦在日本的流传和研究迷路》和《 红楼梦在西方的流传和研究概述》的时候,目的不过是向封闭已久的红学界透露一点中国以外的《 红楼梦》 研究信息,借机向国人说明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就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里是受到欢迎的,给予了它非常高的评价,我们应该引以为自豪。事实说明,世界上并非只有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而且还有中国的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 。文章发表之后,朋友们给了我许多鼓励,说《 红楼梦》 的流传历史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页,应该研究下去。同时,许多报刊杂志以我提供的材料编成介绍文字,使读者了解《红楼梦》 在国外流传的情况,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说明广大读者是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使人们知道《 红楼梦》的影响不仅仅是在中国,它在国外也有很广泛的影响。《 红楼梦》在国外的流传是中外文化交流史的一页,是我在研究和写作中逐渐认识到的。在《 文史知识》 编辑部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开始把《 红楼梦》 在国外的流传纳入到中外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来写。所以,每篇文章中都用了将近一节的篇幅来叙述中国与某一国家的文化交流史实,以说明《红楼梦》在国外的流传不是一种孤立的和偶然的现象。为了使读者了解一点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我在这次整理书稿过程中,还扼要介绍了各国的地理方位,想通过这种地理方位的介绍也使读者了解《红楼梦》 在不向国家流传的地理因素。这是一次尝试,假若能对读者有所裨益的话,那就达到了我的目的,私心已足。 本书写作过程中,感到最困难的是对《 红楼梦》在意大利、希腊、荷兰、匈牙利、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六个国家的流传、翻译、研究的情况所知甚少,实在是难以成文,只好付之阁如。但是,为了使读者对《红楼梦》 在国外流传情况有个完整的印象,在附录“《 红楼梦》 外文译本一览表”中予以介绍。对此,希望能得到读者的理解和谅宥。 我在搜集资料过程中,曾经得到旅居法国的陈庆浩教授、日本伊藤漱平教授、南朝鲜崔溶澈先生的大力帮助,他们在过去的几年中曾经不断惠赠有关的珍贵资料,使我有机会充实和完善这些文章的内容,没有他们惠赠的材料要写出这些文章是不可能的。同时,我还要在此说明,周一良教授主编的《 中外文化交流史》 、法国克劳婷· 苏尔梦女士编著的《 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 、王丽娜女士编著的《 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 、李福清教授的《 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在苏联》 等书,我在写作中多所参考和引用,谨致深深的谢意! 鲁迅先生说过:“地上本来没有路,可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术研究也是如此,有一些领域吸引着许许多多人,大有人“满”为患之感,但有些领域却又无人问津。这些不平衡的现象,在《红楼梦》 研究中自然也存在。因此,有些研究领域需要人去开拓,去占领。这些“路”可能坎坷不平,甚至可能有荆棘挡路,但需要人去走,“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红楼梦》 流传史探索这条路上,我走了几个春秋,有过收获,有过感慨,也有过喜悦,这只有我自己才能领略到“其中味”。因为路是我自己走出来的。 谨以本书献给为翻译和传播《 红楼梦》 做出卓越贡献的世界各国的朋友们! 1991 年夏日写于京华补拙书舍 原载:《 红楼梦》 在国外 原载:《红楼梦》在国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