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文选》骚类李善注引《楚辞章句》小序均非原貌辨 ——兼与王德华先生商榷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力之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 王德华先生的“《文选》尤刻李善注本保留了王逸《章句》八篇小序原貌”“从尤刻本到补注本,其间必存在着一个增补问题”的新说不能成立;《文选》骚类李善注引《楚辞章句》小序均非原貌,而是节文;传世《楚辞补注》中的19篇小序均为王逸原序;所谓“增补”实出于失考与误会。至于这些序中的问题及其与注的矛盾,那是王逸之事。
    关键词 《文选》骚类;李善注;《楚辞章句》小序;原貌;节文;王德华;商榷
    《文选》骚类共8题,每题下李善注时均节引有王逸《楚辞章句》相应的小序。关于这些小序,因有《楚辞章句》本或《楚辞补注》本的原文在,故治骚者向似不太关心。所以如此,盖因其无多少文献价值的缘故。给予它较多关注的盖始自林维纯先生,而系统地阐述其文献价值,并据以立新说,认为“《文选》尤刻李善注本保留了王逸《章句》八篇小序原貌”;“补注本王逸《章句》多数小序都存在着一个不断增补的过程”的,是王德华先生。是说对“文选学”或许关系不大,而对“楚辞学”来说,则非同小可。笔者对象王先生这样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学人,向来深怀敬意。不过,笔者实不敢苟同其说。今陈管见以求教于王先生与世之喜“骚”者云。
    
    王先生在其《〈文选〉本骚类作品八篇小序的文献价值》一文的第一部分中,对《四库全书总目》卷148《楚辞补注提要》说洪兴祖《楚辞补注》“特为善本”,提出怀疑。其云:“从补注本《章句》各篇小序来看,除《离骚后叙》、《天问后叙》两叙被公认为王逸作之外,细读其他17篇小序,矛盾丛出,这不能不使我们对补注本《章句》是否为‘善本’产生怀疑。”然而,“矛盾丛出”是一回事,是否“善本”又是另一回事。故王先生并不能破馆臣之说。在此之前,蒋天枢、林维纯两先生则因这些序本身及其与注间的种种矛盾,而怀疑或否定它们出于王逸一人之手。然两先生仅知出于众手的矛盾,而未注意到出于一人时或亦会如此。作者又引《四库全书》卷148《楚辞章句解题》与《铁琴铜剑楼书目》瞿子雍《题识》之说,馆臣引众说而认为“(《楚辞章句》)自宋以来,已非逸之旧本。……不但篇第非旧,并其序亦非旧矣”(指序从后移前);瞿氏说,别为一书的《考异》一卷,已“散入各句下,非洪氏原来之旧。……知此书宋时已窜乱矣”。据此,王先生说:“洪氏《补注》既有上述淆乱, 其中各篇小序是否王逸《章句》原貌,值得探究。”然而,就《补注》本而言,某些作品顺序的更动,与《考异》从整化零而散入其中,虽使其书既“非逸之旧本”,又“非洪氏原本之旧”,然据此却无法判断其各序非原貌。此无法判断《离骚》《九辩》等作品本身非原貌(《九辩》之顺序虽变,其作者不变,文亦依旧)一样。在这一部分的最后,王先生说:“梁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列有‘骚’类,共选录《楚辞》作品13篇,即《离骚》、《九歌》六首、《九章》、《卜居》、《渔父》、《九辩》、《招魂》、《招隐士》,其中包括小序八篇。……南宋尤袤刻本犹存,其版本亦精。因而《文选》中著录的骚类作品,可以看作是补注本以前具有重要校勘价值的《楚辞》选本,其中八篇小序对我们考索王逸《章句》‘小序’的原貌,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这里,在我们看来,说《文选》所选《楚辞》作品“有重要校勘价值”甚是,而认为“其中八篇小序”对考索“‘小序’的原貌,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则否。我们认为这些小序对考索其所自的原貌,几无任何文献价值(后详)。
    在该文的第二部分,王先生认为:“《文选》尤刻李善注本保留了王逸《章句》八篇小序原貌。”在第三部分,王先生又说:“尤刻《文选》本既已保存了王逸《章句》部分作品的原貌,那么,补注本《章句》序至少表明《文选》本八篇小序已非王逸《章句》之旧。从多出的文字来看,从尤刻本到补注本,其间必存在着一个增补问题。”接着,作者“举其要”,即分别比较《文选》本与补注本所载的《离骚经小序》《招魂小序》《招隐士小序》《九章小序》《九歌小序》《九辩小序》《渔父小序》与《卜居小序》文字多寡之异,并进行具体的分析,以立其新说。下面,我们将具体地考察其新说,看其何以不能成立。
    ……………………
    原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