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执着于实有却又陷于虚无、坚持韧性反抗黑暗现实,却又看不到未来出路和真正希望何在的先驱者们,在孤独地探寻求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陷入一种矛盾、犹豫、紧张、对立,彷徨、两难的精神困境和心理绝境。鲁迅以其独特的充满先驱者味的“微笑”姿态超越了这一绝境。 关键词 先驱者;绝境;微笑 《影的告别》与《墓碣文》,被认为是鲁迅先生《野草》中最为晦涩难懂、理解出现歧义较多的两篇散文诗。但也正因为它的复杂、多歧义,而自有一种隐晦曲折、扑朔迷离的特殊魅力:其心灵意象之奇异诡谲、艺术构思之精巧独特、内心生活之紧张矛盾、灵肉分裂之犹豫痛楚、自我解剖之严厉惨酷、自我牺牲之崇高超脱……都强烈吸引着我们潜心细细地去咀嚼思索。而两首诗在内容、结构上的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主体精神上的内在联系,也令人很感兴趣。 在拜读了《野草》研究专家孙玉石先生的新作《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之后,笔者感到获益匪浅,对诗的理解由肤浅而更为深入了,不少以前长期困惑不解的疑团也冰释了。书中许多真知灼见也给笔者启发良多。但在拜读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疑问,百思不得其解。下面笔者想将阅读时所遇到的疑问及个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提出来,向孙先生及其他专家求教,然后再将这两首诗联系起来做一点粗浅的分析。 先看《影的告别》。小引及第一段,如孙先生所言,“是讲‘影的告别’这一特定境况产生的时间背景”及“讲‘影’的告别的原因。”鲁迅不仅否定了天堂、否定了地狱,而且还否定了“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更甚而至于否定了“你”(即鲁迅自身)。这里,鲁迅无情暴露出了自己内心深处浓重深刻的阴暗虚无思想,同时也隐约显示出了他内心世界所存在的不可排解的深刻矛盾:他既以韧性抗战精神反抗黑暗的社会现实(“天堂”、“地狱”),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瞿秋白语)精神否定了理想家们廉价预约的空幻的美好的未来(“黄金世界”);同时却又不知道真正的出路何在,看不到真正的光明和希望在哪里——这是时代的先驱者在孤独地探寻真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困惑,这也极易使先驱者陷入一种令其感到深刻痛苦的两难的境地(精神的困境)。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