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再谈文艺学的学科反思 ——兼与盖盛先生商榷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和磊 参加讨论

    应该承认,近几年,文学理论界对我们目前大学文艺学学科所进行的反思,是富有价值和成效的,它使我们认识到了我们大学文艺学学科所存在的问题与局限,为重新唤起我们文艺学的活力,为我们的文艺学开拓新的出路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所有这些,显示了我们学者的责任感和大胆创新的开拓精神。其中陶东风先生在《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发表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就是这方面重要的、引起普遍关注的文章。当然应该看到,我们目前的反思还只是起步阶段,很难说理论的成熟和完善,这也就使反思不可避免的存在某些问题,但我们必须要肯定的是:(1)我们的文艺学的确存在问题,这不仅在理论逻辑上,也在其与现实关系及学生的反映上,因此改革与发展我们的文艺学学科是确定不疑的,用一句政治上的话说,就是文艺学也应当“与时俱进”;(2)为此,我们提倡对话与争鸣,但应该是在严格的学理和学术上的对话和争鸣,尤其我们需要正当的学风,为批评而批评的做法是要不得的。为此,本文在进一步阐述笔者对我们的文艺学学科的认识外,也对盖生先生对陶东风先生的批评作进一步的商榷。
    一、关于本质主义  
     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方式,从根本上说不是一个静态的存在,它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中拓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形成一个文学的“家族”。在这个文学的“家族”中,每一个成员都以其“家族相似性”而具有其独立存在的合法性,而彼此的“否定”只能是一种丰富而不是取消。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就对“审美”一词的各种定义作了一个“家族相似性”的概括,但最终韦尔施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最正确”的定义,他指出:“既不存在‘审美’这个词的某一个单纯的必然用法,也不存在某一个语义因素可适用于它所有的不同意义。”①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求诸哪个贯穿首尾的‘本质’。”②由此而让这些定义都各自敞开着,从而展示“审美”的丰富与活力。
     在我们的文艺学教科书中,我们也能看到关于文学的各种定义,可我们的文学理论教科书在罗列完这些定义后,却在排除了其他定义的中得出了一个似乎是“最终正确”的定义,这就从根本上取消了其他定义存在的合理或合法性。这样,罗列定义的目的并不是在展示一个家族的丰富性,而只是作批判之用,通过否定多数而肯定一个,似乎只有这一个才是“本质”的。这就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本质主义的思维模式。关于本质主义,陶东风在《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文学评论》2001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它“是一种僵化、封闭、独断的思维方式与知识生产模式”。我们对文学各种定义的处理,不正体现出这一点吗?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浙江社会科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