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招魂》研究商榷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潘啸龙 参加讨论

     在“惊采绝艳”的楚辞作品之中,有一篇足与《离骚》、《天问》鼎足而三的瑰丽幻奇之作,它就是曾被明人陆时雍赞为“文极刻画,然鬼斧神工,人莫窥其下手处”(引自蒋之翘《七十二家评楚辞》)的《招魂》)。
     《招魂》所显示的艺术才华是惊人的。但是,关于它的作者,它的创作背景和主旨,它的民俗学依据及思想价值,治骚者们却众说纷纭,探索并争议了数百年。本文拟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作些清理,并提出个人的几点浅见。
     一、一桩似有“定论”的悬案
     ——评“屈原作《招魂》”说的失误
     研究《招魂》首先遇到的问题,便是“它的作者究竟是谁”?
     自从王逸《楚辞章句》序称“《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以后,明代以前的治骚者,对此说法均未产生过怀疑。虽然近来有人指出,初唐王勃的《春思赋序》,已提及“屈平有言‘目极千里伤春心’”,似已将《招魂》作者认作屈原(姜书阁《“屈原赋二十五篇”臆说》)。但那是诗人们的误记,非特王勃如此。此后的唐人吴融,在《楚事》诗序中也曾写有“屈原云‘目极千里伤春心’,宋玉云‘悲哉秋之为气”;宋人吴 《优古堂诗话》,亦有“然屈原《招魂》已尝云:‘成袅而牟呼五白’”之语。但均未引起治骚者重视,并动摇对王逸说的信任。
     只是到了明代后期,宋玉作《招魂》以招其师之说,才开始遭到怀疑,其首发难者,便是那位与名臣黄道周同下诏狱的黄文焕。他在《楚辞听直·听二招》中,从《招魂》的季令、楚辞二十五篇的确定上,推测它当是屈原“自招”其魂之作,并辩驳道:“必曰二《招》属其弟子所作,将招之于死后耶?何以不溯死月之属夏(指屈原死于夏季)而概言曰春?将曰招之于生前耶?既疑招魂为不祥之语,非原所肯自道,乃以弟子事师,于师之未死而邃招其魂,以死事之耶?其为不祥,又岂弟子所敢出口耶?”这是将《招魂》断为屈原自招的首创性见解。不过黄文焕对此,似乎也并非有十分的信心,故在下断语时还加了个“似属”之词,而在笺注本文时,犹多处出现“此(宋)玉之微旨也”、“此玉之悲惊隐语也”之语,显示了判断、解说上的前后矛盾。
     继之而起的是清人林云铭。他在《楚辞灯》中发挥黄文焕之说,并举出了此后反对“宋玉作《招魂》”说所必引的证据,即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的论赞,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王逸序的判断:“是篇千数百年来皆以为宋玉所作,王逸茫无考据,遂序其端。试问太史公作屈原传赞云‘余读《招魂》,悲其志’,谓悲原之志乎?抑悲玉之志乎?此本不待置辩者。乃后世相沿不改,无非以世俗招魂皆出他人之口。不知古人以文滑稽,无所不可,且有生而自祭者。则原被放之后,愁若无可宣泄,借题寄意,亦不嫌其为自招也!”林氏之说一出,在当代后世影响之深,只要看一去看从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吴世尚《楚辞疏》、屈复《楚辞新注》、陈本礼《屈辞精义》、方东树《解招魂》、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马其叔《屈赋微》,到近人游国恩、郭沫若、姜亮夫、陈子展诸家的无不翕然从风,即可感受得到。有些研究者受此启发,还找到了新的证据,即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在评判屈骚时,所引用的“士女杂坐,乱而不分”、“娱酒不废,沈湎日夜”等语,均出自《招魂》,可见刘勰也“固不谓此篇为宋玉作矣”(吴汝纶《古文辞类纂评点》)。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文学评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