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荆楚云梦、云梦泽、江南、洞庭 考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熊人宽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 古今很多学者,对“云梦”“洞庭”都存有误解。例如: 把“云梦”与“云梦泽”混为一谈。把楚王田猎之“云梦”(山林原野),误认为是“云梦泽”;误认为是“大湖”、“大泽”。把楚王田猎之“江南云梦”,误认为在江北;或误以为“云在江北”,“梦在江南”。 正如中国历史地理专家谭其骧,在《云梦与云梦泽》文中所言:“‘云梦’一词,屡见先秦古籍;但汉后注疏家已不能正确理解其意义,竟与云梦泽混为一谈,因而又产生出许多关于云梦和云梦泽的误解。……释经者笔下的泽地所在,乃愈释愈谬,积久弥甚,达到了极为荒谬的地步。” “云梦”一词在先秦古籍中,是一个泛用词,既可指为“薮”的云梦,也可指荆楚地区国君狩猎之地(或许还有其它用法?)。这在客观上给后人留下了误解、混淆 狩猎之“云梦”;与大泽“云梦”的根由。 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江南”,是地名。其位置西起巫山,东到洞庭。楚王田猎的“云夢”,在江南的东部。 先秦时“洞庭湖”很小,湘,资、沅、澧,等水直接流入长江,可能不与洞庭湖相通。
    关键词 云梦、云梦泽、江南、洞庭、《楚辞》
    一、“云梦泽”
    (一)先秦古籍中记载的“云梦泽”。
    1、《周礼·夏官》[1]:“正南曰荆州,……其泽薮曰云瞢(梦)”
    2、《尔雅·释地》[2]:“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陓。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昭余祁。郑有圃田。周有焦護。──十薮。”
    3、《吕氏春秋·有始览》:“何谓九薮?吴之具区,楚之云梦,秦之阳华,晋之大陆,梁之圃田,宋之孟诸,齐之海隅,赵之钜鹿,燕之大昭。”[3.P86]
    4、《淮南子·地形训》:“何谓九薮?曰:越之具区,楚之云梦,秦之阳纡,晋之大陆,郑之圃田,宋之孟诸,齐之海隅,赵之钜鹿,燕之昭余。”[3.P40]
    5、《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论楚宝》:“又有薮曰‘云’,连‘徒洲’,……”[4.P255]
    这几处荆楚之“云”、“云梦”,均指“云梦泽”。
    (二)其它资料中的“云梦泽”。
    1、《说文解字》:“薮,大泽也。从艸数声。九州之薮:扬州具区,荆州云梦,豫州甫田,青州孟诸。沇州大野,雝州弦圃,幽州奚养,冀州杨纡,并州昭餘祁是也。”[5. P23]
    2、《河渠书》:“于楚,则西方通渠汉水云梦之野”。
    3、汉魏《汉书•地理志》:南郡华容县南有云梦泽。
    4、《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说,云梦泽“在南郡华容县之东”。
    均指长江以北,楚地之“云梦泽”。
    3、4、两项,楚国南郡华容县本在江北。有人误认为是后来洞庭湖以西的华容县,并把“洞庭湖”误认为“云梦泽”。
    (三)当代学者的“云梦泽”研究
    当代学者关于“云梦泽”的论文、专著有:谭其骧先生《云梦与云梦泽》;黄瑞云先生《夏水和云梦泽》;石泉、蔡述明:《古云梦泽研究》等等。
    谭其骧先生认为:“云梦泽”只限于江北,春秋时分为两大块,一在今天门、应城两市一带,一在今江陵以东与城陵矶至武汉长江段西侧泛滥平原之间的江陵、潜江、监利、沔阳、洪湖西北部一带。到了战国,汉口北岸天门、应城那片云梦泽已被耕垦。[《云梦与云梦泽》6]
    谭其骧又云:“作为先秦九薮之一的云梦泽……我们的结论是:过去千百年来对先秦云梦泽所在的各种解释,只有汉魏人的江陵以东江汉之间的说法是正确的。”[6]
    石泉先生认为:江汉平原湖泊众多,“云梦泽”只是特指其中几个。同一历史时期江汉平原 往往有不止一个云梦泽异地并存,但其中只有一个最著称;而不同时期,最有名的那个云梦泽,又常不在一个地方。每个云梦泽面积都不是很大。具体而言,春秋战国时,江汉平原有两个“云梦泽”。一是在今钟祥、京山之间的“云杜梦”,它最古最著名,汉初消亡;一是 在今钟祥西北境“江南之梦”(此“江”非指长江,而是指今蛮河)。[《古云梦泽研究》7]
    石泉先生认为:先秦楚郢都,不在长江边今湖北省荆州市(原江陵县)境内,而是在汉水中游以西、蛮河下游今湖北省宜城市南境。与此相应,石泉先生把古代荆楚地区一系列著名的山川城邑,如古荆山、景山,古沮、漳二水,楚鄢都、汉魏晋宋宜城县,临沮、当阳、枝江等县,都划到汉水中游今蛮河流域及宜城平原上。
    石泉先生的新说,与传统说法有很大差异,不为人们所接受。也与出土文献资料不符。
    1957年在安徽寿县出土的楚怀王六年(前323年)制“鄂君启舟节”,所述舟节西南水路铭文为“自鄂(今湖北鄂城)市:逾沽(湖),上汉,适郧,……上江、入湘,……入资、沅、澧、油。上江、适木关,适郢”。[转引《楚系青铜器研究》8.P343-344]。“鄂君启舟节”中的“江”肯定是长江,不可能是“蛮河”。其文明确指出“自鄂市:……上江、适木关,适郢”。故“郢”肯定是在长江边,即湖北省原江陵县境内。
    2002年6、7月间在湘西龙山县里耶古城出土的,三万六千余枚秦简,其中第16层52号简记载从鄢到迁陵的邮路驿站名和里程。
    简文曰:“鄢(宜城东南)到销(钟祥北)百八十里,销到江陵(荆州市)二百四十里,江陵到孱陵(公安西南)百一十里,孱陵到(索)(常德东北)二百九十五里,(索)到临沅(常德西)六十里,临沅到迁陵(龙山里耶)九百一十里,□□千四百卌(xì)里”。[按:古三里约等于今二里]
    简文各驿站间的里程与实际基本相符。如:简文从鄢到江陵四百二十里,约合今二百八十里,与鄢到故郢都——江陵之距离相符。江陵也不可能跑到,今宜城市南境去。
    有这些可靠实证,石泉先生的“新说”就更加难以立足了。
    王育民先生则认为:《水经·沔水注》:“又东南过江夏云杜县东,……《禹贡》所谓云梦土作乂,故县取名焉”。按汉云杜县治今京山县,辖境兼有今应城、天门二县,可见先秦时期云梦泽的北限曾远及汉水以北。战国中期以后,应城、天门一带的云梦泽,为汉水所挟带的泥沙所湮没,云梦泽已略见缩小。[9]
    总的来说专家们都认为“云梦泽”在长江以北。至于具体位置、范围大小、历史演变,则各说各话。
    二、非泽“云梦”
    (一)古籍中非泽的“云梦”
    1、《尚书·禹贡》曰:“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10. P54]
    2、《左传•宣公四年》(前605年):“初,若敖娶于郧,生斗伯比。若敖卒,从其母畜于郧,淫于郧子之女,生子文焉。郧夫人使弃诸梦中。虎乳之。郧子田,见之,惧而归。夫人以告,遂使收之。楚人谓乳谷,谓虎于菟,故命之曰斗谷于菟。以其女妻伯比。实为令尹子文。”[11. P186]
    3、《左传•昭公三年》(前539年):“十月,郑伯如楚,子产相。楚子享之,赋《吉日》。既享,子产乃具田备,王以田江南之梦。” [11. P397]
    4、《昭公四年》(前538年):“王正月,许男如楚,楚子止之,遂止郑伯,复田江南,许男与焉。”[11. P401]
    5、《定公四年》(前506年):吴入郢……“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王孙由于以背受之。中肩。王奔郧,钟建负季羋以従,由于徐苏而従。……斗辛与其弟巢以王奔随。”[11. P521]
    6、定公五年:(王孙由于)“人各有能有不能。王遇盗于云中,余受其戈,其所犹在”。[11. P521]
    7、《楚辞·招魂》:“与王趋梦兮,课後先。……魂兮归来,哀江南。”
    8、《戰國策·楚一》14。10:“楚王游于云夢,結駟千乘,”[12. P594]
    9、《戰國策·楚四》17。4:“與之馳騁乎云夢之中,而不以天下國家為事。”[12. P616]
    10、《戰國策·趙二》19。1:“楚必致桔柚云夢之地”[12. P637]
    11、《戰國策·宋卫》32。2:“荊有云夢,犀兕麋鹿盈之”[12. P788]
    12、《戰國縱橫家書》☆十三:“秦取焉田云夢,齊取東國下蔡。”
    13、《墨子•明鬼第三十一》:“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13]
    (《墨子·公输第五十》与11条相同:“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
    14、《吕氏春秋》(贵直论):“荆文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矰,以畋於云梦,三月不反。”[3.P215]
    15、《吕氏春秋》(仲冬纪):“荆庄哀王猎於云梦,射随兕,中之。”[3. P 72]
    16、《吕氏春秋》(孝行览):“菜之美者,……云梦之芹”。[3. P 98]
    17、《吕氏春秋》(孝行览):“果之美者,……云梦之柚”。[3. P 98]
    18、《史记·夏本纪》:“荆及衡阳维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甚中,沱、涔已道,云土、梦为治。”[14. P10]
    19、《史记》:“庚辰,吴人入郢。 昭王亡也,至云梦。云梦不知其王也,射伤王。王走郧”。[14. P335]
    20、《史记·货殖列传》:“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14. P935]
    (二)非泽“云梦”的几种类型
    1、夏禹“云土梦”(夏禹时代可耕作之地?)
    《史记·夏本纪》:“荆及衡阳维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甚中,沱、涔已道,云土、梦为治”。[14. P10]
    《禹贡》曰:“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10. P54]
    2、郧君田猎之“梦”
    《左传•宣公四年》:“郧夫人使弃诸梦中”之“梦”。此“梦”是郧君田猎之“梦”,地处故郧国。在今安陆、云梦境内。
    3、楚王田猎之“云梦”
    第3到15各条及19条,均为楚王田猎之“云梦”。
    4、有多解性者。
    16、17条,可能是指楚王田猎之地,但也可能指其它陆地。
    20、条,有可能指过去曾经是“云梦泽”的地区?
    (三)小结
    1、古籍中的许多“云梦”,并不是“云梦泽”。而是国君的田猎之山林原野。
    其一是春秋战国时代郧子的田猎之地“云夢”,在郧国(今安陆、云梦一带)。
    第二是春秋战国时代楚王田猎之地的“云夢”,在江南。
    “云梦”也有可能指荆楚的其它陆地。
    2、汉、晋以来的注疏家对这类“云梦”,产生的误解,大略有三种情况:
    一是将云梦狩猎区与云梦泽混为一谈;
    二是将洞庭湖误认为云梦泽。
    三曰“云在江北,梦在江南”。或曰,江汉湖群称“云”,洞庭湖群叫“梦”,合称为云梦。
    3、谭其骧先生说:
    〖另有许多“云梦”,指的却不是云梦泽,如:《左传》宣公四年载:令尹子文之父在郧时私通郧子之女,生下了子文。初生时其母“使弃诸梦中。虎乳之。郧子田,见之”。昭公三年载:郑伯到了楚国,楚子与郑伯“田江南之梦。”“梦”是云梦的简称。这两个“梦中”既然是虎所生息可供田猎的地方,就不可能是一些湖泊沼泽,应该是一些山林原野。〗;〖郢都附近跨大江两岸是一片平原;……南岸今公安县和松滋县的东半部是一片由江水、油洈水冲积成的平原,即‘江南之梦’〗[《云梦与云梦泽》6]
    三、“云梦”与“云梦泽”误解探源。
    (一)《楚辞》研究界混乱的起源。
    楚辞研究界三大元老,东汉王逸,南宋洪兴祖、朱熹,都把“楚王田猎之地云梦”解释错了。
    1、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里,把《招魂》中的“梦”解释为:“梦,泽中也。楚人名泽中曰梦中。……言已与怀王俱猎于梦泽之中”。[15. P214]
    王逸的“猎于梦泽之中”说,不可信。怀王“齐千乘”猎于“梦”。此“梦”只能是广阔的田野、山丘,不可能为“泽中”。
    2、南宋洪兴祖(1090-1155年)在楚辞界推出“云在江北”;“梦在江南”说。
    虽然西晋的杜预早就有“楚之云梦跨江南北”之说。唐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说,《左传》“言江南之梦,则江北亦有梦矣”,在《尚书疏》说:“则此泽跨江南北,每处名存焉”。洪兴祖《楚辞补注》[15]中所说,与孔颖达基本上一样。但是他在楚辞界的影响远比杜预、孔颖达大。而且与杜、孔不同的是,洪兴祖说(楚王田猎之地):“江南则今之公安、石首、建宁等县。江北则玉沙、监利、景陵等县。”[15. P214]并没有把“云梦”与洞庭湖挂钩。
    洪兴祖说:“楚谓草泽曰梦。《尔雅》曰楚有云梦。”[15. P214]
    这里,洪兴祖把《尔雅·释地》中,十薮之一的“云梦泽”,与《招魂》中“与王趋梦兮”——楚王田猎的“云梦”,混同起来了。
    洪兴祖还有一段“云在江北”的论证:〖据《左传》“吴人入郢,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王奔郧。楚子自郢西走涉雎,则当出于江南,其后涉江入于云中,遂奔郧,郧则今之安州。涉江而后至云,入云然后至郧,则云在江北也。〗[13. P214]
    洪兴祖的这个论证,不能成立。试分析之:
    “楚子自郢西走涉雎,则当出于江南”。误解!
    雎(沮)水是长江北面的一条支流,由西北向东南流,在今荆州市附近入长江。不管在雎水西涉、东渡,总归是在江北,怎么可能“则当出于江南”?
    “其后涉江入于云中”
    “其后涉江”——从江北“涉江”,只能是到江南。
    “入于云中”,从江南“入于云中”,故“云”只能是在江南。
    “遂奔郧,郧则今之安州”后面再讲。
    “涉江而后至云”,是“其后涉江入于云中”的重复。
    “入云然后至郧”洪兴祖这句话,含混不清,有意无意地窜改了原文之义。
    《左传》曰:“济江,入于云中。……王奔郧”。
    南渡长江后,离“云”近,故曰“入于云中”。而“郧”距“云”很远,从“云”再逃往“郧”,故曰“奔郧”。
    再讲前面的“遂奔郧,郧则今之安州”
    “遂奔郧”——到“云”以后,再逃往“郧”。
    “郧则今之安州”。春秋战国时代的“郧”,可能在今天涓水边的安陆、云梦县境内。
    “郧”不但在长江以北,而且在汉水北面的涓水边上。从“云”到“郧”,有五百来里路程。但是,《左传》中就两个字“奔郧”。这五百多里路,是怎么走的,怎么渡江、涉汉,书中没有交代。不能因为“郧”在江北,就说楚王田猎之地的“云”也在江北吧?
    (这里要说明的是,前605年,《左传•宣公四年》“郧夫人使弃诸梦中”、“郧子”的郧国,就是“前506年,楚子奔郧”之郧国。若是说郧国也有个郧子田猎之“梦”,没错。它与楚王田猎之地的“江南云梦”,南北相距约五百里。)
    “则云在江北也”——不能成立。乃洪兴祖误解《左传》也。
    请看《左传·定公四年》:吴入郢……“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王孙由于以背受之。中肩。王奔郧,钟建负季羋以従,由于徐苏而従。……斗辛与其弟巢以王奔随。”[11. P521] ——根据此文,能得出“云在江北”的结论吗?
    ◇石泉先生分析楚昭王自郢奔随路线,谓:“如按流行说法,楚昭王等已西涉雎水,南渡长江,辗转于江南湖沼地区,又怎能在吴师占领郢都(流行说法认为是在今江陵城北纪南城遗址)之后,正在到处捉拿楚王之时,却又北来,再过长江,进入吴师控制的地区,跑到今钟祥附近的成臼去渡汉江奔随?”(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P..P392——从春秋吴师入郢之役看古代荆楚地理》。)[按:石泉先生的:“‘江南之梦’的‘江’非长江,而是今蛮河”。此说与出土文献资料不符,不为人们所接受。]
    3、朱熹(1130—1200年)在“云梦”的问题上,与洪兴祖说法相同。
    《楚辞集注》:“梦,泽名,楚有云梦泽,方八九百里,跨江两岸,云在江北,今玉沙、监利、景陵等县是也。梦在江南,今之公安、石首、建宁等县是也。”[16. P319]
    4、王逸的“梦泽之中”说。和洪兴祖、朱熹的“云在江北”,“梦在江南”说。在楚辞研究界影响深远。
    近、当代研究《楚辞》的很多著名学者,都持有与王逸、洪兴祖相同的看法。例如:
    陆侃如《楚辞选》:〖“梦”、即“梦泽”,又名“云梦泽”,古代一个大湖,在今湖北境内,包括许多小湖,方八九百里,占有长江南北。〗[17.P120]
    郭维森《先秦诗鉴赏词典•招魂》:〖梦:指云梦泽。这一带是楚国的大猎场,地跨大江南北。〗[18.P900]
    赵逵夫《屈原和他的时代》:〖先秦时楚人所谓“汉北云梦之地”。这里历来为楚王的游猎区〗[19.P308]。〖“梦”,楚人名泽中曰“梦”。云梦作为大泽最早在汉北〗[19.P310]。〖江夏云梦城,其地在春秋时代的郧,……掌梦之官,应驻于云梦城。……云梦城即今云梦县地〗。[19.P334]
    楚辞研究界对“云梦”的误解,归结起来有三:
    1、把“云梦”,误认为“云梦泽”。
    2、把楚王田猎之“云梦”——山林原野,误认为是“大湖”、“大泽”。
    3、楚王田猎之“云梦”在“江南”。误认为在江北;或误以为“云在江北”,“梦在江南”。
    (二)、历史上其他人物的误解
    1、孔安国曰:“云梦之泽在江南”。
    西汉孔安国解《禹贡》“云土梦作乂”曰:“云梦之泽在江南,其中有平土丘,水去可为耕作畎亩之治。”
    孔安国的“云梦之泽在江南”。可信性不大。一是,荆楚的“云梦之泽”在江北,不“在江南”。二是,“云土梦”不一定是“云梦之泽”,说夏禹时代江南有“云梦之泽”不知道依据什么?
    夏禹时代的“云土梦”,可能是指“荆州”地域内,广大的可以耕作地带。它与春秋战国时代的“云梦泽”其地理位置、范围大小都不一定相同。夏禹时代的地理状况,现今很难弄明白。
    2、西晋的杜预(222~284年)
    在《左传》昭公三年“王以田江南之梦”句下注云:“楚之云梦跨江南北”。
    在《春秋释例·土地名》曰:“南郡枝江县西有云梦城,江夏安陆县东南亦有云梦城。或曰南郡华容县东南有巴丘湖,江南之云梦也”。(按:巴丘湖即洞庭湖。)
    魏晋时期,由于洞庭湖宽阔浩渺,已远超过日益湮灭的云梦泽,杜预可能因此作出江南巴丘湖属于云梦泽的推论。杜预的这个揣度。为后代注疏家因袭,以至谬说流传。
    杜预注《左传》定公四年“入于云中”句,说是“入云梦泽中”。把“云梦”与“云梦泽”混为一谈。
    3、东晋郭璞注《尔雅》,称云梦泽“今南郡华容县东南巴丘湖是也”。把“云梦泽”与巴丘湖(洞庭湖)混为一谈。
    4、北魏郦道元(469?~527年)《水经注》把先秦至汉晋时的各种有关云梦泽的说法综汇在一起,提出以云杜、华容为中心,北至安陆,南到巴丘湖的所谓“盖跨川亘隰,兼苞势广矣”的论断。
    5、唐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说,《左传》“言江南之梦,则江北亦有梦矣”,《尚书疏》说:“则此泽跨江南北,每处名存焉”。
    6、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明确地把洞庭湖看作古云梦泽的一部分。
    7、宋蔡沈的《尚书集传》说:“华容、枝江、江夏、安陆皆其地也”。
    8、宋沈括说:“云在江北,梦在江南”,江汉湖群称作“云”,洞庭湖群叫作“梦”,合为云梦。
    总之大云梦泽说已深入很多学者心中,不论是专著,还是各类字典、普及知识书籍,大多数都是这么讲解。严重误导了人们对“云梦”和“云梦泽”的认识。
    四、“洞庭”非“云梦泽”
    (一)、古籍中的“洞庭”并非“云梦泽”。
    1、先秦古籍中的(潇湘)“洞庭”
    ○《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唐〕成玄英疏曰:“洞庭之野天地间,非太湖之洞庭也。”[《二十二子·庄子》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
    ○《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十二经:“又东南一百十里,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柤梨橘櫾,其草多葌、蘪芜、芍药、芎藭。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20.P106]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还,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14. P59]。也许《山海经》的“洞庭之山”,就是《秦始皇本纪》中的“湘山”?
    吴越之间的太湖。先秦时称“具区”。《尔雅·释地》曰:“吴越之间有具区”。太湖中也有“洞庭”。〔晋〕左思《吴都赋》:“指包山而为期,集洞庭而淹流。”李善注:“王逸曰:‘太湖在秣陵东湖中有包山,山中有如石室,俗称洞庭。’”[《文选·吴都赋》,中华书局,1981年7月版,卷五]。本文不探讨太湖之“洞庭”。
    ○《楚辞·九歌》
    湘君:“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湘夫人:“弱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章·哀郢》:“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戰國策·秦一》3.5張儀說秦王:〖秦與荊人戰,大破荊,襲郢,取洞庭、五都、江南。荊王亡奔走,東伏于陳。〗[12.P498]
    ○《戰國策·楚一》14.17蘇秦為趙合從:〖楚,天下之強国也。大王(楚威王),天下之賢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汾陘之塞、郇陽。〗[12.P597]
    ○《戰國策·魏一》22.7魏武侯與諸大夫浮于西河:“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恃此險也,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12.P680]
    ○《吕氏春秋》(孝行览):“鱼之美者,洞庭之鲋”。[3. P98]
    《里耶秦简》中提及“洞庭”之处很多,均是指秦代“洞庭郡”。如,第6层2号简:“迁陵以邮行洞庭”。第9层1号简:“卅三年四月辛丑朔丙午……毋死戍洞庭郡,不智何县署。”;简文中还有“苍梧郡”。如,16—6A简:“[廿七]年二月丙子朔庚寅,……今洞庭兵输内史及巴、南郡、苍梧,输甲兵当传者多。”
    秦代的“洞庭郡”、“苍梧郡”,与《戰國策》中:楚国“南有洞庭、蒼梧”,其地名多半有继承性。
    根据《战国策》:“楚,……南有洞庭、蒼梧”;和《里耶秦简》“洞庭郡”、“苍梧郡”等文献资料推测:
    可能在前222年“王翦遂定荆江南地”(《秦始皇本纪》)[14. P55],秦置洞庭郡,郡治临湘(今长沙市)。大至辖原楚国“江南、洞庭”等地。史册所载秦长沙郡,应该是洞庭郡之误。其南为苍梧郡(桂林),其北为南郡,其西为巴郡,其东为九江(南昌)郡(?)。
    2、“洞庭云梦”说,是后人的误解。
    先秦文献资料中都是既见云梦,又见洞庭,从无洞庭就是云梦的提法。
    “洞庭”,既可指洞庭之野、洞庭山、洞庭郡(?)、又可指洞庭湖。
    由于,汉、晋以来的注疏家望文生义,将长江以南的楚王狩猎区“云夢”,与长江以北的“云梦泽”混为一谈,并把“云梦泽”误加到后世大大扩展的洞庭湖头上。
    (二)、秦汉以前洞庭湖很小
    1、楚怀王六年(前323年)制“鄂君启舟节”,所述舟节西南水路铭文为“自鄂(今湖北鄂城)市:逾沽(湖),上汉,适郧,……上江、入湘,……入资、沅、澧、油。上江、适木关,适郢”。[转引《楚系青铜器研究》8.P343-344]。
    从铭文来看,自今鄂城出发,越过鄂城与长江间的一个湖泊,进入汉水上行到郧。……而沿江上行,均直接“入湘”;“入资、沅、澧、油”。从舟节铭文水路交汇并未提及洞庭湖来看,洞庭湖很小,且不在航道之上。洞庭湖是否与长江相通也难以肯定。
    2、汉末、三国时的《水经》记载:澧水“又东至长沙下雋县西北,东入于江”;沅水“又东至长沙下雋县西,北入于江”;湘水“又北过下雋县西,……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资水“又东与沅水合于湖中,东北入于江也”。(按:沅水的记载有矛盾。)
    三国之时,湘;资、沅、澧,还分别入江。资水与沅水交汇处,有个小湖,也可能就是洞庭湖?
    3、《尔雅》的“十薮”;《吕氏春秋》、《淮南子》的“九薮”、三国之《水经》,都未提到“洞庭湖”,这些都是秦汉以前“洞庭湖”很小的佐证。
    4、从公元4世纪开始,受地质沉降作用与长江荆江段筑堤的影响,长江分流之水汇入洞庭平原,洞庭才逐渐演变成浩渺的大湖。
    到北魏郦道元(472?~527年)作《水经注》时,已经是:湘、资、沅、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会大江”;“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
    唐宋时期,洞庭湖进一步向西扩展,号称“八百里洞庭”。《巴陵志》有:“洞庭湖在巴丘西,西吞赤沙,南连青草,横亘七八百里”。
    五、楚国的江南在那里?
    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多处说屈原放于江南。如,离骚序曰:“迁屈原于江南”[15.P2];九章序云:“屈原放于江南之野”[15.P120]。此后之学者提到屈原者无不称“屈原放于江南”,至于“江南”的具体位置在那里,却又众说纷纭。那么,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江南在那里呢?
    1、古籍中的楚国“江南”。
    ○《左傳‧宣公十二年》:(前597年)“鄭伯肉袒牵羊以迎,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其俘诸江南,以实海滨,亦惟命!”[11. P196]
    ○《史記‧鄭世家》:(前597年)八年“楚莊王入自皇門,鄭襄公內袒掔羊以迎,曰:孤不能事邊邑,使君懷怒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聽!君王遷之江南,及以賜諸侯,亦惟命是聽!”[14. P357]
    ○《左传•昭公三年》:“十月,郑伯如楚,子产相。楚子享之,赋《吉日》。既享,子产乃具田备,王以田江南之梦。”[11. P397]
    ○《昭公四年》:“王正月,许男如楚,楚子止之,遂止郑伯,复田江南,许男与焉。”[11. P401]
    ○《戰國策·秦一》3.5張儀說秦王:〖秦與荊人戰,大破荊,襲郢,取洞庭、五都、江南。荊王亡奔走,東伏于陳。〗[12. P498]
    ○《戰國策·齊一》8.10田忌亡齊而之楚:〖田忌亡齊而之楚,鄒忌代之相齊,恐田忌欲以楚權復于齊,杜赫曰:「臣請為留楚。」謂楚王曰:「鄒忌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權復于齊也。王不如封田忌于江南,以示田忌之不返齊也,鄒忌以齊厚事楚。田忌亡人也,而得封,必德王。若復于齊,必以齊事楚。此用二忌之道也。」楚果封之于江南。〗[12. P549]
    ○《戰國策·楚一》14.13:“‘……今边邑之所恃者,非江南、泗上也。故楚王何不以新城为主郡也,边邑甚利之。’ 新城公大说,乃为具驷马乘车五百金之楚。城浑得之,遂南交于楚,楚王果以新城为主郡。”[12.P595]
    ○《張儀列傳》:〖于是鄭袖日夜言懷王曰:「……王未有禮而殺張儀,秦必大怒攻楚。妾請子母俱遷江南,毋為秦所魚肉也!〗”[14. P546]
    ○《秦本纪》:昭王“三十年(前277),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三十一年,……楚人反我江南。”[14. P50]
    ○《新序·義勇第八》[21]:〖芊尹文者,荊之歐鹿彘者也。司馬子期獵於雲夢,載旗之長拽地。芊尹文拔劍齊諸軾而斷之,貳車抽弓於韔,援矢於筩,引而未發也。司馬子期伏軾而問曰:「吾有罪於夫子乎?」對曰:「臣以君旗拽地故也。國君之旗齊於軫,大夫之旗齊於軾。今子荊國有名大夫而減三等,文之斷也,不亦可乎?」子期悅,載之王所,王曰:「吾聞有斷子之旗者,其人安在?吾將殺之。」子期以文之言告,王悅,使為江南令,而大治。〗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哀江南”。
    ○《史记 货殖列传》:“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其俗大类西楚。……故南楚好辞,巧说少信。江南卑湿,丈夫早夭。……九疑、苍梧以南至儋耳者,与江南大同俗,而杨越多焉。”[14. P936]
    ○《秦始皇本纪》:“二十五年(前222),……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14. P55]
    2、《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江南”
    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22]第一册P45-46(战国·楚越),所标的“江南”,其位置在巫山到洞庭之间。
    3、楚国的“江南”西起巫山,东到洞庭。
    根据前两项推测,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江南是地名。其位置西起巫山,东到洞庭。属人烟较少的“不发达地区”。
    根据《左传•昭公三年》:“王以田江南之梦”;《定公四年》:“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楚王田猎的“云夢”在江南的东部。
    六、结论
    (一)、先秦之“云梦”是泛用的地名。
    先秦古籍所记的“梦”、“云”、“云梦”(包括部分后人论及古“云梦”的记载)有以下几种情况。
    1、记为“薮”的“云梦”,是指“大泽”、“大湖”。也就是后人所说的“云梦泽”。其地理位置一般认为在江陵以东,长江以北的江汉平原。
    2、记田猎之地的“云梦”有两处:
    一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郧君田猎之地”,在郧国。今天涓水边的安陆、云梦县境内。
    二是,楚王田猎之地。古籍中大多数“云梦”是指此。其地理位置,在距郢都不远的江南东部。“云梦”既可曰“梦”,亦可名“云”。
    谭其骧先生说:“郢都附近跨大江两岸是一片平原;……南岸今公安县和松滋县的东半部是一片由江水、油洈水冲积成的平原,即‘江南之梦’” [《求索时空》23.P129]
    3、“云梦”城(待考)
    《水经·沔水注》:“又东南过江夏云杜县(今京山县)东,……《禹贡》所谓云梦土作乂,故县取名焉”。
    《汉书·地理志》有:“安州云梦”。
    杜预《春秋释例》:“南郡枝江县西有云梦城,江夏安陆县东南亦有云梦城”。
    (按:“安陆县东南之云梦城”。可能就是指《左传•宣公四年》:郧君田猎之“梦”,故郧国之地也。即今云梦县附近。)
    4、所指不明。
    如:《吕氏春秋》“菜之美者,……云梦之芹”。《货殖列传》:“江陵故郢都……东有云梦之饶。”有可能指过去曾经是“云梦泽”,后来已经是陆地的地区。
    (二)“洞庭”非“云梦泽”
    1、先秦时“洞庭”一词,既可指“洞庭之野”、“洞庭山”、洞庭郡(?)、又可指洞庭湖。
    2、长江以南之“洞庭”,与长江以北之“云梦泽”无关。
    3、先秦时“洞庭湖”很小,湘,资、沅、澧,等水流直接入长江,可能不与洞庭湖相通。
    (三)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江南”是地名。
    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江南”是地名。其位置西起巫山,东到洞庭。
    楚王田猎的“云夢”,在江南的东部。
    主要参考资料:(未注出版社者 均为网络电子图书)
    [1]《周礼》
    [2]《尔雅》
    [3]《吕氏春秋·淮南子》岳麓书社1989年3月
    [4]《国语》华龄出版社2002年9月
    [5] 许慎《说文解字》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4月
    [6] 谭其骧:《长水集·云梦与云梦泽》,人民出版社,1987年。
    [7] 石泉、蔡述明:《古云梦泽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8] 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9] 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云梦泽的演变和消亡》
    [10]《尚书》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3年5月
    [11]《春秋左传》华龄出版社 2002年9月
    [12]何建章《白话戰國策》岳麓书社1992年3月
    [13]《墨子·公输第五十》
    [14]《史记》岳麓书社出版 1988年10月
    [15]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3月
    [16 ]朱熹《楚辞集注》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6年3月第1版
    [17] 陆侃如《楚辞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4月
    [18]《先秦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
    [19] 赵逵夫《屈原和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版.
    [20]《山海经》云南科技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
    [21] 刘向《新序》http://www.yasue888.net/lau_heung.html
    [22] 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23] 谭其骧《求索时空•云梦泽的变迁》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