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为“国学”正名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蒋国保 参加讨论

     舒芜先生近日发表《“国学”质疑》(见6月28日“笔会”),对当前的“国学”热提出质疑。对舒芜先生的质疑,我认为最值得在这里重提的,是他对于当前乱用“国学”名称的批评。“国学”的提出,正如舒芜先生所指出的,决不是用来统称中国传统文化,而是用来抗衡“西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是晚清以来一部分学人(舒芜先生称之为“有些保守的人”,我所以不用这一提法,是因为我认为不能简单地将提倡“国学”的学者与“保守的人”划等号,比如说章太炎先生就相当热情地宣讲“国学”,但太炎先生无论怎么看也难以归于“保守的人”)“抵制西方‘科学’与‘民主’文化的一种借口”。但当今学者所谈的“国学”,多是将它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来谈,这就难免引起一系列认识混乱,以至于“国学”泛滥,不但整体地研究中国文化被视同于研究“国学”,而且研究某一门中国学问也视同于研究“国学”,甚至将研究某一门中国学问中的某一分支学问也视同于研究“国学”,更为荒唐的是,“媒体上津津乐道的所谓‘国学’,也就是指能够看懂一点古书,能够做一点古诗词,能够写两笔字而已”(引自舒芜文)。所谓“国学”的这种种泛滥,所产生的直接的后果,就是“国学大师”的严重贬值,只要研究某一门中国传统学问而有较大的成就者就能封为“国学大师”,甚至有些被封为“国学大师”者只是因为其名声大而又写过一两本中国学问方面的书。这种名实严重背离的现象如不改变,就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八佾》),将直接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复兴事业。所以,为“国学”正名,并不是无足轻重的文字游戏。
     舒芜先生对“国学热”的批评自有其价值取向,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自然会有各种反批评,这是可以想见的。
     但我下面提出的不同看法,不是基于价值取向,而仅仅是为了正确地正“国学”之名而同舒芜先生商榷。
     我要商榷的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关于“国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问题。
     舒芜先生认为:“所谓‘国学’,并不是传统文化的概念。如果‘国学’指的是传统文化,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应该是‘国学’,墨子是不是‘国学’啊?还有诸子百家,好像又不包括在内。那‘国学’是什么?就是讲儒家的那点东西,封建的那些价值观念。”我以为,断言“国学”就是特指儒学,只是儒家价值观念的代名词,这有点矫枉过正,不符合事实。从晚清以来“国学”传播的历史来看,“国学”固然不能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但也不是同传统文化截然有别,没有密切的联系。那么,“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不妨就章太炎、钱穆、马一浮的看法来谈这个问题。
     章太炎先生一生多次演讲国学,其提倡“国学”,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前的1910年,那一年他在日本刊行《国故论衡》。此后,他又出版《国学概论》,晚年在苏州国学讲习会的演讲则整理为《国学讲演录》。只要翻阅这三部著作,一眼就可以看出,太炎先生心目中的“国学”,具体就是指我国固有的小学(文字学)、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并非泛指一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
     钱穆著有《国学概论》(脱稿于1928年春),在《弁言》中,他特意申明:虽然“时贤或以经、史、子、集编论国学,如章氏《国学概论》讲演之例”,但他并不仿照此例以论“国学”,而是重在论述“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势”。可是,只要我们看看其书目录(书分上下篇,上篇共七章,依次为:孔子与六经,先秦诸子,嬴秦之焚书坑儒,两汉经生经今古文之争,晚汉之新思潮,魏晋清谈,南北朝隋唐之经学注疏及佛典翻译;下篇共三章,依次为: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最近期之学术思想),就能明白其所谓“国学”,只是限定在经学与诸子学,在外延上比较狭窄,与太炎先生所谓“国学”在内涵上未有本质区别。
     马一浮1938年在江西泰和县为浙江大学师生公开讲学的讲稿结集为《泰和会语》。其中一篇名曰《楷定国学名义》,此篇论述了谈国学当先楷定国学名义,“楷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马一浮所谓“六艺”,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由此看来,马一浮似乎以“国学”为“经学”,但他又强调“六艺统诸子”、“六艺统四部”,所以他实际上是指以经学为中心的我国固有的学术。有别于外国学术意义上的我国固有的学术,在马一浮看来,具体就是指由四部(经、史、子、集)所包含的小学(文字学)、经学、诸子学、文学、史学,并不包括科学等其他学问。
     章太炎、马一浮、钱穆都被人称为“国学大师”,他们眼中的“国学”应该说是最严格意义上的“国学”。因此,我们有理由断言:晚清、民国学人所谓“国学”,固然不是泛指中国传统文化,但也不是像舒芜先生所断言的,只是特指儒家学术,应该说它是用来统称中国传统人文学科范围内的学术。而晚清学人之所以如此讲“国学”,服从其以“中学”抗衡“西学”的目的,因为他们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科学才是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之所在。
     其次是关于“国故”概念的涵义问题。舒芜先生为了强调胡适的“整理国故”是“比较科学的”,便断言“国故”与“国学”有本质的区别,是另一种概念。其实,胡适所谓“国故”,与“国学”没有本质的区别,它就是“国学”另一称谓。胡适自己对此说得很明确。他于1919年下半年发表《论国故学》,提倡“整理国故”。后来为了宣传这一主张,他又创办了《读书杂志》《国学季刊》,以促进“国故学”研究。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他给“国故”下了这样的定义:“中国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国学’。”(《胡适文存》二集卷一)
     还需要指出的是,舒芜先生的文章,容易让人误解最先提出“国故”概念的人是胡适,可实际上提出“国故”概念的始作俑者不是胡适。究竟谁最先提出“国故”概念,一时难以详考,但章太炎先生刊行《国故论衡》是在1910年,他使用“国故”概念起码比胡适早了九年。问题是,太炎先生所谓“国故”,是不是“国学”的另一称谓呢?回答也是肯定的。前面已经提到,太炎先生除了《国故论衡》,还有《国学概论》《国学讲演录》,只要将它们简单对照,就很容易明白三书所论虽有详略之别,但在内容上完全一致。
     舒芜先生是学界前辈,我是后学。衷心希望舒芜先生不吝赐教。
    原载:《文汇报》2006年7月24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