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又说“无友不如己者”——兼答倪祥保同志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栾贵川 参加讨论

    研读《论语》最大的难点大致有两个:一是《论语》诸章节的具体语境,另一个就是其语源问题。由于这两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几乎所有的后世注家之间的歧义、纷争皆由此而起。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15日“争鸣”版刊发了李金坤同志的《〈论语·学而〉“无友不如己者”之正诠》,将“无友不如己者”解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我写出《再探“无友不如己者”之正诠》一文,发表于8月12日的“争鸣”版,与拙文一同刊出的还有蒋国保同志的《也谈“无友不如己者”之释义》,两篇文章所持观点相同,认为“无友不如己者”,是指“不要和品德学问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我原以为,拙文引证的论据比较充足,在没有新的材料之前,对于这个问题已没必要再讨论了。孰料《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16日“争鸣”版刊发了倪祥保同志《“无友不如己者”集讼拾得——与李金坤、栾贵川、蒋国保三位先生探讨》一文(以下简称“倪文”),该文主张把这句话解作“不要与不同类的人交朋友”。
    说实话,我并不同意这个解释,本不想再说什么了,交由读者自行裁断。而师友们劝说还是作出个回应才是,再者,我很喜欢这种君子式的讨论方式。于是,又有了这篇小文。
    通观“倪文”所述,实难令人信服。
    一是“倪文”的结论并无充足的论据作支撑,相反,在《论语》中倒能找到明确无误的反证。《宪问篇》所记的原壤,本是老子一派的人物,与孔子本非“同类”,可是,孔子和他却是好朋友。该篇记:“原壤夷俟(意即张开双腿、坐在地上等待孔子)。子曰:‘幼而不孙弟(逊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原壤前来会见孔子,本是做客,但即使是“故人”,他的这种“夷俟”也过于不合礼仪,所以孔子毫不客气地责备了他,还用手杖敲打他的小腿。
    《礼记》卷11《檀弓下》记载,原壤在其母亲死后的表现十分怪异:“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从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闻之: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原壤的母亲死了,孔子作为好朋友,前去帮助料理丧事。依照孔子的观念,原壤在这时本该“致乎哀”、“尽哀”,可他却说自己很久都没有“托于音”了,于是,登上棺木高歌一曲。孔子则像没有听见一样。有人对孔子说,您就别再继续帮助他了,孔子却回答道“故者毋失其为故”,体现了他“故旧不遗”的一贯主张。
    孔子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但这并不是说不同学术主张的人就不能交朋友。至于“倪文”中所引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等等,则与本主题了无关涉。
    拙文中曾说,孔子“无友不如己者”是指不要和品德学问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为的是结交好的朋友,有益于自己进德修业。而“品德”、“学问”都是包含多重内容,一般人都会有“善”和“不善”的方面,学问上也是如此。前文所述的原壤,或许就有其可取之处,所以即使他有很多毛病,孔子仍与之交往。
    二是“倪文”将拙文中援引北周经学家卢辩之论称作是“就像后世不少所谓经学家曲解甚至歪曲经典那样并无二致”。这样的定性不够谨严。卢辩此论,实是源自《吕氏春秋·观世》,我在原文中已有征引。此外,我还征引《孔丛子》的材料作佐证,证明孔子“无友不如己者”一语出自周公。“倪文”对于这些论据,既不能证伪,又何来轻易斥之“曲解”、“歪曲”经典呢?
    三是“无(毋)友不如己者”的含义十分清晰,对于其“语句意义”、“句式特点”实无必要别生枝蔓。
    可是,对于《论语》的理解,何以产生众多异议呢?我深切地感到,《论语》中“语境”、“语源”两个问题是研读真正的难点所在。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以及前期儒家学说最基本、最可靠的材料。因为《论语》一书是孔门弟子及后人对孔子等人言行记录的选辑本,十分简略,长者不过百余言,短者仅几个字,全书496章,总共15800余字。现在从《史记》、《孟子》、《荀子》等书中仍可看出其少量章节的语境材料。
    因《论语》所记多为当时士人的口语,所以后人研读《论语》,最大的障碍不在字、词,先于《论语》成书的“五经”在历代注家中也不存在过多的分歧。研读《论语》最大的难点大致有两个:一是《论语》诸章节的具体语境,另一个就是其语源问题。由于这两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几乎所有的后世注家之间的歧义、纷争皆由此而起。由于过于简略,《论语》中原本十分明确的含义,竟至含混不清,有的已成为不可解的“千古沉霾”。
    古今中外,任何一家一派的思想学说,无不是“历史的”,都是某个时代的产物,也都不可能脱离他(它)的时代而独立存在。《论语》一书所记孔子的言行、与他人的对话、对史实的记述等,无不深深地打上其时代的印痕。通过对《论语》语源进行系统地考察,可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孔子的思想内涵及实质。所以,对《论语》的语源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是一项最为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论语》中,有的章节明确记载引自何书或何人所言,有的则不记出处;有的引述的是一句话、几句话,还有的仅几个字。要弄清楚其原意,就必须借助其他可靠的材料进行参证。通过初步考察可以看出,《论语》书中用语,大致有“五经”、“逸诗”、“逸礼”、前贤之言、时贤之言、时谚、惯常用语等几个思想来源,显现出鲜明的多源、多元色彩。
    如此作答,不知倪先生和读者朋友满意否?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7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