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15日"争鸣"版刊出《〈论语·学而〉"无友不如己者"之正诠》一文。该文罗列今人对《论语》中"无友不如己者"一语的几种解释,并逐一分析探研。提出,"无友不如己者"是指"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或者"作为朋友,总是有其胜己之处"。笔者认为,这个结论并非"正诠"。 "无友不如己者"一语,《论语》中共出现两次:一次在《学而篇》第八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其大意是,孔子说:"作为君子,如果自己不敦厚、庄重,就不会有威仪;即便读书,学业也不会牢固。在品德上,要讲忠诚和信用;在交友时,不和在品学上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另一次在《子罕篇》第二十五章,其记:"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是对前引《学而篇》第八章后半章内容的重记,只是把"无"字记作"毋"。古汉语中,"无"、"毋"两字相通。而内容重复出现的情况,在先秦典籍中也是常见的。 "取友必令胜己":古注并无异议 事实上,"无友不如己者"在历代权威注释中,并不存在任何异义。"无"为否定词,"友"为结交、交友之义。这句话的含义十分明确: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对于《论语》中的"无友不如己者",现存最早的古注保存在南朝梁代皇侃的《论语义疏》,该书卷一明确解作:"凡结交取友,必令胜己。胜己,则己有日所益之义;不得友不如己,友不如己,则己有日损。故云'无友不如己'者。"北宋邢昺在其《论语注疏》中增释了新意,说:"'无友不如己'者,言无得以忠信不如己者为友也。"邢昺强调了道德标准,而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则不作创新,他说:"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清代经学家刘宝楠在其《论语正义》中,对前代注释亦无任何异议。 由此可看出,历代经学家在对此句的理解上并不存在大的分歧。 "无友不如己者"取意于周公 其实,"无友不如己者"一语的释义,在《论语》中即可印证。《子张篇》第三章记:"子夏之门人问交(按,"交"即交友之道)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欤),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大贤"对众人可以做到"容",但并不是结交为"友",而"人将拒我"的原因则是由于"我之不贤",这岂不正是"无友不如己者"? 唐代李汉在其《〈昌黎先生集〉序》中有"周情孔思"一语,孔子和周公的思想正是一脉相承。周公在孔子心目中是完美的圣人,孔子曾为自己晚年"不复梦见周公"而慨叹(《论语·述而篇》第五章)。而孔子"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恰是取意于周公。《吕氏春秋·观世》记:"周公旦曰:'不如吾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贤者之可得与处也,礼之也。"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记曾子说:"吾不仁其人,虽独也,吾弗亲也。""亲"即亲近、结交之意。北周经学家卢辩在其释诂中的引述更加清晰:"人而不仁,不足友也。故周公曰:'不如我者,吾不与处,损我者也。与我等,我不与处,无益我者也。吾所与处者,必贤于我。'" 《孔丛子》卷中《陈士义》记,孔子的七世孙子顺曾出仕魏国相,魏国人"东里闾空腹好自贤,欲自亲于子顺,子顺不下。或曰:'夫君子之交于世士,亦取其一节而已。东闾子疏达亮直,大丈夫也。求为先生役,而先生无意接之斯者,无乃非周公之交人乎?'子顺曰:'此吾所以行周公之行也。夫东闾子外质顽拙,有斯疏直,然内怀容媚谄魅,非大丈夫之节也。'"这里"周公之交人"、"周公之行",正是指周公"无友不如己者"的交友原则。 由此可见,"无友不如己者"是孔子对周公原话的概述或复述。 何谓孔门"朋友之道" 皇侃在其《论语义疏》卷一还对"朋"、"友"分别作出解释,他说:"同处师门曰朋,同执一志为友。"正如《论语·子罕篇》第三十章所记:"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共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朋友之道"是孔门师徒的一个重要话题,《论语》中记有不少有关交友的章节。孔子认为,朋友间相处,应该"切切偲偲"(《子路篇》第二十八章),即坦诚地相互批评,以达到"责善"的目的,而不是为保持"一团和气"而宽容对方的错误。《季氏篇》第四章记,孔子认为,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谅"指诚信;"便辟"音pián bì,指熟习、擅长取得宠爱、宠嬖;"善柔",是指善于表现出柔顺的样子;"佞"即夸夸其谈。刘宝楠《论语正义》卷十九解释为:"盖'便辟'是体柔,即所谓'足恭'也。'善柔'是面柔,即所谓'令色'也。'便佞'是口柔,即所谓'巧言'也。"即孔子认为,结交正直、讲诚信、见闻广博、在品德和学养上胜过自己的人,对进德修业有益;而结交谄媚取宠、阳奉阴违、夸夸其谈的人,只会使自己变坏。 《说苑》卷十七《杂言》中还有一条十分重要的材料,其记,孔子生前曾断言:"丘死之后,商(卜商,即子夏)也日益,赐(端木赐,即子贡)也日损。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悦)不如己者。"该书同卷还记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故曰丹之所藏者赤,乌之所藏者黑,君子慎所藏。"这是对"无友不如己者"一语最好的注脚。 曾子直接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大戴礼记·曾子疾病》记载他说:"与君子游,苾(bì,浓香)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是故君子慎其所去就。与君子游,如常日加益,而不自知也;与小人游,如履薄冰,每履而下,几何而不陷乎哉!" 所以,曾子提议:"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篇》第二十四章)即君子以诗书礼乐来聚会朋友、再以朋友来培养仁德。由"文"而"友",再从"友"到"仁",三点一线,颇便实践,体现出曾子一贯治学修身的风格,这也是孔门高足的共同特点。 后世儒家细化了曾子的观点,提倡主动结交好的朋友,使学子在学校内所学与社会上的交游习染统一起来。《礼记集解·学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并进而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汉代刘向在其《说苑》卷一六《谈丛》中,同样表达了这个观点,其记:"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总之,"良师"、"益友"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尽管孔子"无友不如己者"的语义如此清晰,后世却也衍生出形形色色的"释读"结果。比如,现代的一位文学家曾如此"解读":"孔老先生这样说过:'毋友不如己者。'其实,这样的势利眼睛,现在的世界上还多得很。"文学家尚且如此,遑论众人。 误读古代经典的原因多种多样,或不了解其具体语境,或没有对原书及相关典籍作全面、深入、系统领会,再或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望文生义,想当然耳。这都是要不得的。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8月12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