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文学批评应成为“美的批评”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王美春 参加讨论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现状饱受诟病,尤以近年为甚。文学批评现状不仅受到文学批评家的指责,也遭到作为批评对象的作家以及读者的冷落。不少文学批评,沦为“红包”批评、“抬轿”批评,语言枯燥乏味,无任何美感可言。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阿尔贝·蒂博代在其论著《六说文学批评》中将文学批评形态分为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三种。自发的批评,是一种即时的批评,主要是报刊文学记者的批评;职业的批评,主要是大学教授的批评;大师的批评,是公认的作家的批评,如雨果对莎士比亚的批评。这一分类,并未过时,也适用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现在国内批评界将文学批评形态或者分为媒体批评、作协批评和学院批评三种,或者分为专业类批评、新闻类批评和文化类批评三种。这些都与蒂博代的分类相似。
    审视国内这三种文学批评形态,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自发的批评,主要存在媚俗现象,以求吸引读者眼球;职业的批评,往往脱离文学创作现实,语言枯燥乏味;大师的批评,也不免成为给批评对象唱赞歌的工具。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以为最主要还是批评者缺乏对美的追求,换言之,就是缺乏审美理想。所谓审美理想,一般认为,属于审美意识,是人们对艺术和美的最高要求和愿望。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理想。批评者个体的审美理想凝聚为社会整体的审理理想。因此,文学批评者应确立自己的审美理想,要使文学批评成为“美的批评”。成为“美的批评”,不是对批评对象一味唱赞歌,而是在以“真”和“善”的前提下突现“美”——审美价值。“美的批评”,至少应该具有以下五种美的特质。
    一、时代与民族性的统一美
    文学作品反映时代中的人与事,表现时代精神,因而具有时代性。文学作品又具有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不同民族物质、精神生活等特点,因而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说法。作为对文学作品加以评判的文学批评理应达到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美。也即文学批评要善于将文学作品中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统一美揭示出来,给读者以审美感受。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颁奖词“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对莫言文学创作的创作方法、艺术特征、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作了高度概括。其中也含有莫言的文学创作达到了时代性与民族性统一美之意。莫言的小说大都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高密东北乡已成为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小镇”相似,具有时代性与民族性统一美之特征。揭示这种统一美应成为文学批评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感悟与理性的融合美
    当今的文学批评,有些缺乏艺术感染力,有些缺乏理论深度、思想深度。其原因之一在于文学批评未能达到感悟与理性的融合美之境界。文学批评是文学的批评,既有直觉性、感悟性,又有理性、分析性,二者不可偏废。倘若仅有直觉性、感悟性,而缺乏理性、分析性,则文学批评往往缺乏理论深度、思想深度。倘若仅有理性、分析性,而缺少直觉性、感悟性,则文学批评难免缺乏艺术感染力。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批评著作都达到了感悟与理性的融合美之境界,像中国南朝梁著名文学批评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俄国大批评家维萨里昂·格里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尼古拉·加夫里诺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文学批评著作莫不如此。感悟与理性的融合美是文学批评的审美理想状态之一,应该成为每个文学批评者的自觉追求。
    三、批评角度的独特美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为反映生活的文学作品反映的角度是多种的。而作为对文学作品加以评判的文学批评角度也可以多种。比如,当代著名诗人舒婷的力作之一、也是朦胧诗派力作之一的《双桅船》,便可选择不同的批评度角,或从单纯的咏物角度来批评,或从托物咏怀的角度来批评,而从托物咏怀的角度来批评,又可选择不同的象征意义来批评。批评角度的选择可以多种,但必须注重批评角度的独特美。这独特美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批评角度与众不同,具有鲜明的个性,是唯一的,因而能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时下的一些文学批评给人似曾相识之感,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批评角度缺少独特美。二是批评角度应于宏观视野下突现其独特美。对宏观的文学现象的批评,本身立足于宏观角度,自不必多说。即便是就一篇当代文学作品加以批评,也应做到在宏观的视野下加以批评,将该作品置身于其主人——作家的全部作品、当代文学作品的宏观视野下来审视,这样,才能更好地定位作品的价值。批评角度的独特美,这也应该成为文学批评者的自觉追求。
    四、审美判断的准确美
    所谓审美判断,批评家通常认为,又称鉴赏判断,是依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对审美对象作出的一种饱含情感的审美评价。审美判断的准确美,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尽量还原作家的创作意图。批评者要从文本出发,尽量还原作家的创作意图。事实上,即便是非常优秀的批评家,对作家的创作意图的还原,与作家的真实意图也无法重叠,也仅能非常接近而已。有时,作家创作时并无批评家所指出的创作意图,但这并不妨碍批评家作出的审美判断之准确性。正如清人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所言:“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二是准确揭示作品深蕴的价值。文学批评者要准确揭示作品深蕴的价值,就得对作品通过形象体现出来的真善美作出准确判断,换个角度说,要对作品包含的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作出准确判断。惟其如此,文学批评才能一语中的,本身也才有价值。三是准确判断批评对象的不足之处。当今的文学批评不少沦为“红包”批评、“抬轿”批评,对批评对象只说长不道短,其原因除了批评者的责任心、使命感之外,还在于一些批评者不能准确判断批评对象存在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批评者提高审美判断能力。
    五、批评文本的语言美
    现在,人们对文学批评指责较多的是语言枯燥乏味,让人阅读之后有味同嚼蜡之感,不能给人审美感受。文学是语言艺术,具有美的特质;文学批评是文学的批评,必须具有文学的特质,给人艺术美的享受。这就要求文学批评文本本身具有语言美。文学批评文本本身的语言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美在新颖。毫不夸张地说,语言新颖是文学作品的生命,也是文学批评的生命。没有新颖的语言美,文学批评就缺乏鲜明的个性,缺乏美的特质,缺乏艺术美的感染力。因此,文学批评的语言不要求“无一字无来历”,而要求“无一字有出处”。二是美在文采。所谓文采,通俗地说,就是语言优美。相比之下,语言优美的文学批评比语言枯燥乏味的文学批评要受包括作家在内的读者欢迎得多。三是美在风格多样。语言的质朴是美,典雅也是美;整齐美是美,错落美也是美;丰富性是美,单纯性也是美。无论是属于何种美,都必须切合批评对象实际,不能牛头不对马嘴。
    文学批评能否达到上述五种美,这跟批评者的综合素质不无关系。因此,批评者要加强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不仅具有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使命感,而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受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惟其如此,当代文学批评才有灿烂的前程,才能赢得作家的尊重,受到读者的欢迎,拥有崇高的地位!
    原载:《中国文化报》(2013年02月25日3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