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现实主义的边界可以继续扩展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周大新 参加讨论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世界各国的作家依据自己的理解,已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和探索,批判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等等流派的出现,就是这种试验和探索的成果。但现实主义这种创作方法有着广阔的创新空间,前辈作家并没有穷尽一切可能,我们这些后辈作家依然可以在其中有新的发现和创造,依然可以大有作为。
    我觉得,当我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使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时,可以与我们中国历史上民间智者渴望超脱世俗的玄想传统相结合,写出充满灵性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民间智者,都有一些渴望超脱世俗的玄想,这些玄想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情不能解释且太令人苦恼。这些玄想有些变成神话被记载,有些变成传说在流传,有些变成宗教教义和信仰的内容在传承,有些变成警语在世代传递,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当我们去写当下的现实生活和现实人物时,不能不想到历史文化的流动,因为任何现实在你要表现的那一刻,其实都已进入历史,任何当代人物都不能不浸润在历史文化中,当我们把历史上人们对于创世、对于日月星辰、对于风霜雨雪、对于土地、对于动植物起源、对于天宫、对于仙界、对于灵魂等等的玄想与现实人物的人生际遇结合起来写时,可能会产生一种别样的效果,可能会使我们的人物从现实中超脱、超拔出来,在读者心中产生一种特别灵动的感觉。
    我还觉得,当我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使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时,可以借鉴西方知识界喜欢科学幻想的做法,把现实主义创作与科学幻想相结合,写出带有未来眼光和科幻味道的现实主义作品。应该承认,我们当代普通中国人关注当下的生活较多,对人类的未来和地球、宇宙的未来关注思索较少,知识界也少有科学幻想的传统。这与我们近代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有一定关系,大家在吃饱穿暖问题都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不可能去想那些大问题。今天,我们作家应该借鉴西方知识界的科学幻想之法,在写现实主义作品时,想到人类的未来,想到地球和宇宙的未来,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一种未来眼光,使自己的作品带有一点科幻味道。我想,这样的作品,可能更为早已不为衣食问题操心的年轻读者所喜欢。
    我也觉得,当我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使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时,可以与中国百姓喜欢对人生进行预测、预想和预言的传统相结合,写出具有神秘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品。我们都知道,中国的老百姓特别喜欢算命,尽管我们政府反复说明,算命是迷信,但在中国的乡村和城市,算命的和愿意被算命的人,从来都没有绝迹。人们之所以喜欢算命,是因为人生前路的确是不可测的,人的未来的不可把握性,令人们太想了解自己的未来了。算命这种屡禁不止的现象,不管科学界怎样去评价,可它表明的是中国百姓对自己人生命运的关注和关心。与算命这种对人生前路的预测、预想和预言相联系,中国民间产生了很多风水大师和相面大师,产生了不少预言家,他们认为住宅、坟地的朝向会影响家族的命运,认为室内家具摆设的位置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认为办喜事、丧事的日子、时辰的选择会有吉凶之别,他们卜卦、看相、定方位、择日子,努力想把握人的未来命运。我们作家在写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人时,常会触及到这些东西,如果我们有意识地与其结合,就可能写出具有神秘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品,从而使作品更有可读性。
    我们中国当下的社会生活太丰富了,但把丰富的现时生活转化成优秀的文学作品并不容易。我们一方面要冷静观察和体察社会生活的现实、人们的心理现实、自然环境的演化现实,另一方面要潜心思索怎么去呈现和表现这些现实。一种工具有好多种用法,同样一把刀,有人用它去切,有人用它去砍,有人用它去剁,有人用它去剜,有人用它去劈,有人用它去削,有人用它去割。同样一种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因使用者的用法不同,会出现千奇百怪的效果,我们应该去争取最新和最好的效果!
    原载:《文艺报》2016年04月08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