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一论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构建时期,史学界就曾进行过讨论。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一论题反映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学治学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是坚持用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指导历史研究的问题。 历史虚无主义隐藏政治目的 1955年,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在《哲学研究》发表文章,批评胡适所认为的历史是可以随意摆弄的“千依百顺的女孩子”,可以随便装扮涂抹的观点。也有人为胡适鸣不平,认为胡适没有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说过“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这一桩公案到底孰是孰非,可以继续考证、争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论批评方还是辩驳方,均不认同“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一主张;对于我国史学界大多数严谨学者而言,“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尊重历史事实,忠于历史真相,是史学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学术道德。可以说,这是我国史学界的一项优良传统。 然而,这一传承了60多年的学术道德底线,今天竟然面临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挑战与颠覆。他们从其历史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将历史尤其是我国近现代历史,当作可以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按照他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恣意否定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或者恶意裁剪历史,甚至按照他们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诉求,编造谎言,填充到已被他们恶意否定了客观性、真实性的空白历史中。他们通过篡改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篡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以达到他们在中国改旗易帜的目的。所谓历史虚无主义,绝不仅仅是一个纯学术问题,在其背后,隐藏着我们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政治目的。 警惕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渗透 标榜为“资深媒体人”的杨继绳先生在《墓碑》一书中,编造我国三年困难时期“饿死3600万人”这一耸人听闻的弥天大谎,是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例子。江苏师范大学非线性泛函分析专家、特聘教授孙经先通过缜密分析和研究,从数理统计学这一专业角度,对此进行了证伪。孙经先教授用大量铁证揭示,这一谎言是通过精心篡改文献数据、凭空捏造和编造文献数据、无限夸大文献数据,或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地推断数据,以及张冠李戴等手段炮制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抹黑中国共产党,抹黑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在我国搞“颜色革命”造舆论!我们这样说,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杨继绳先生对于他的这一企图也是毫不隐讳的。 杨继绳的《墓碑》写成以后,2009年由中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13年由美国曼哈顿研究所授予以极端仇视、疯狂反对社会主义的新自由主义鼻祖哈耶克命名的“哈耶克图书奖”。2013年5月29日晚,杨继绳在纽约参加颁奖活动和座谈,并在座谈会上发言。他说,之所以将这本书取名“墓碑”,用意不仅是纪念死去的3600万人,也希望埋葬造成悲剧的这个制度。其实,在《墓碑》的前言中,他的这一价值追求表达得分外清楚:“以《墓碑》为题有四重意思:一是为1959年饿死的父亲立碑(请注意,有读者著文说:杨继绳的父亲根本不是饿死的,而是患病去世的——引者注);二是为3600万饿死的中国人立碑;第三,为造成大饥荒的制度立下一个墓碑;第四,写此书有很大的政治风险,如因此书而遭不测,也算是为理想而献身,它自然也就成了自己的一个墓碑”。这些充满杀气的语言、文字,全都是杨继绳先生亲口说、亲手写的,决不是我的推论或臆断。 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往往是国内与国外相呼应,并由国外金融垄断资产阶级推动的。以杨继绳的《墓碑》出笼为例:他的《墓碑》完稿后,由中国香港的出版社出版发行,然后由美国曼哈顿研究所授予“哈耶克图书奖”,最后由海内外媒体联手大肆炒作,铺天盖地地推向国内。这里清晰呈现出来的“三部曲”,可能反映了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对我们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一般规律。对于这一点,也是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