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刘锡诚]吕家河听歌

http://www.newdu.com 2017-10-27 中国民族文学网 刘锡诚 参加讨论

    
    被民间文学研究家称为“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的吕家河村,就座落在武当山后山的皱折里。到村子里去的道路,是一条沿着山脚弯来弯去的泥路,崎岖不平,十分难走。当我们的车子来到村头时,要找到一块停车的平坝也委实并不大容易。抬头望去,但见村民们居住的茅屋散落在一层高一层的山坡上,山崖下葱茏的绿树间,则是一条潺潺流奔的小河。这可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村。
    吕家河村因居住分散,182户749人,按住地划分为5个村民小组。昔日的小土地庙、如今是村委会的办公室前那块20多米见方的小平坝子,是村民们聚会的地方。这里曾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同志开辟的革命根据地的县政府所在地,那斑驳的大门楼上还残留着时代的风霜。不仅50年代“人民公社好”的门匾还在,甚至遥远的战争年代的先烈柳直荀同志所写门联的字迹也还依稀可见。这些历史的见证之物,如若在华北地区的平畴之野或开放前沿的沿海地区,大概是很难再见到的了。它们直观地告诉了我,这山沟沟里是多么地封闭。
    丹江口市的老民间文艺工作者李征康告诉我,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山村里,却有85人能连续唱两个小时以上的民歌,其中有4个人能唱上千首民歌。为调查和收集当地的民间文艺,老李经常在周围的农村里和农民泡在一起。十年前,他在武当山前麓发现了全国闻名的故事村伍家沟,后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间故事村”。几个月前,他在这里向村民们采风时,发现有这么多人会唱各类民歌,因而他高兴地把这里叫做“民歌村”。八九月间,他好几次打长途电话给我,要我来看看。由于我到昆明去开会,没有能及时来;接着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了吕家河村的两个专题节目,向全国全世界介绍了他发现的这个民歌村的种种情景。现在,我们一行就是应他和当地宣传文化部门的邀请,不远千里来听吕家河民歌来了。我们坐在这个早就废弃了的小土地庙的门楼里,等待着民歌手们的演唱开始。小庙里坐满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我们分不清谁是歌手谁是听众,在这里,几乎谁都能唱上几首几十首民歌,而且一听说是唱民歌,甚至不经邀请就会自己勇于站起身来,旁若无人地引吭歌唱起来。
    演唱会开始了。没有仪式,没有程序,完全是自发的和自愿的。村民们一个个站起身来就唱。大姑娘、小媳妇,七八十岁的老头儿和掉了牙齿的老太太,竟然互不相让。姓什名谁都没有向客人通报,站起来只管唱。青年男女唱的,大多是些私情小调,如《剪剪花》、《闹五更》、《绣荷包》、《孟姜女》、《双探妹》、《送郎》等。有单人独唱的,也有男女对唱的。这类民歌本来多是青年妇女独处时私下里哼吟,表达自己对情人的思念,而不被或不愿被别人听见的。现在,他(她)们却当着众人的面,特别是当着我们这些外来人的面,大胆地唱出来。村民们在唱民歌时,时有锣鼓伴奏着。每到一段歌词唱完,锣鼓就有规律地震响起来。他们不用管弦乐器伴奏。这是在其他地方没有见过的。记得在《湖北京山县民间歌谣集成》中看到过“善歌锣鼓”的名称,也许这就是“善歌锣鼓”了。
    听着他们唱的小调一类的情歌,脑子里突然产生出一些疑问:这些小调好似在那里听到过,在江南?在中原?是秦音还是楚声?为什么有似曾相识之感?原来这地处秦岭之南、长江以北、汉水以西的崇山峻岭之中,古来不毛,是人犯流放之所。明代永乐皇帝崇尚道教,下旨大修武当山,集中30万民工修了13年,民工们带来了各地的民歌。后来这些民工便流落在此。于是这里成为五方杂处之地。历500年历史长河,各地的民歌竟然原汁原味在这个山沟沟里保存了下来!幸甚,幸甚!原来“五方杂处”就是此地民歌的特色!
    我的思路正想着小调的来历,忽见有两位看起来饱经风霜的壮年男子走到场地中间,对唱了一首牧童唱的“战歌”。“战歌”是牧童们专有的民歌。在放牧时,牧童们各站山头,先扯响鞭,告诉对方我在这里。对方回应响鞭之后,便打号子向对方挑战。对方也打号子响应。于是对唱战歌便开始了。因为牧童多不识字,所以战歌的内容较为粗野,调子雄壮而诙谐,斗得在场的听众捧腹大笑。
    吕家河的民歌,大而有阳歌和阴歌(丧歌)两大类。细分起来,品种繁多。阳歌中就有火炮歌、武当歌、地方歌、民俗歌、生活歌、历史歌、谜语歌、儿歌等。历史歌保留下来了有关清代白莲教起义的民歌。生活歌则根据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即席编唱,起着协调劳动生产、村民关系、邻里关系的文化整合作用。据介绍,家庭内部、邻里之间有了矛盾,他们至今还习惯于即席编唱民歌来化解。村民相处友善,村子里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矛盾和案件。吕家河的村民一刻也离不开民歌。
    同来的道教音乐专家蒲亨强先生证实,这个村子里至少保存了72种不同的曲调,而保留了如此多民歌曲调的村落,即使在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地区,也难于找到,实属难能可贵。有材料说,村民们能传唱15篇长篇叙事诗。这更使我兴趣倍增。因为20年代胡适先生写过一篇《故事诗的起来》的文章,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富叙事传统的民族,断定中华民族除了《木兰诗》外没有叙事诗传之于世。50年前,湖北作家吕庆庚等根据崇阳县的唱本整理出版了《双合莲》和《钟九闹曹》两部长诗,曾引起过注意。80年代,江南吴语地区发现了十大长篇叙事诗,上海文学界开过座谈会。古人说:“礼失求诸于野。”如果在此一小小村子里能蕴藏着未被发现的多部长篇叙事诗,那不是早已消失了中华民族叙事传统又在这个相对封闭的武当之“野”重见光明了吗?那时,中国文学史无疑必将应予重写!我要他们唱些叙事诗听听。村民们争相登台放歌,一连唱了两首。天空下起了雨,我们急着要出山,不能久留。我想,比起那些小调来,叙事长诗也许就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武当文化的“土特产”吧。(回京后的第二天,李征康打来长途电话,告诉我,记录叙事诗的工作已经开始了。)
    时而高亢,时而悠扬,时而婉转,时而嘹亮。歌声此起彼伏,随风在山谷里飘荡。古朴淳厚的民风和民俗,古色古香的歌词和曲调,告诉了我们这个小村子的文化价值。通往“道教第一丛林”武当山的公路修好后,这里又将如何呢?
    1999年11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