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深翻于记忆的地层之间——评金宇澄新作《回望》(2)

http://www.newdu.com 2017-10-24 文艺报 李静 参加讨论

    在“语言”中回望
    尽管意在“非虚构”,但《回望》仍是一部藉由语言回溯出来的作品。书中那些“紧张瞬间”与读者之间通电传导,靠的也正是“语言”。也就是说,《回望》归根结底不是一部“史录”——虽然此书具有鲜明的历史品格,而是一部作家通过语言进入历史的尝试之作。凸显“语言”的重要性,恰恰并未使得此书的价值大打折扣,相反,还为当下的历史书写提供了一份难得的经验。
    在通过文献资料了解与拼合父辈生活的过程中,金宇澄觉察到呈现历史的“真相”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一截昔时光影的‘积藓残碑’,复杂文献漫漶凝结,时显时隐,于当事者言,仍如海上冰山那样触目……那样无法忘怀”。云烟往事化作“零缣断素”,难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过,与材料的不完整性相比,对“语言”本身的质疑则更为根本和致命。
    书中最让人扼腕叹息的便是父亲数十年来申诉自身清白的蹉跎岁月。而父亲的悲剧命运,源于被日军审判时口供最后数行的问答:
    问:你今后干什么?
    答:回《先导》去。
    问:今后愿为南京政府做和平文化工作么?
    答:愿做和平文化工作。
    口供中的一个“愿”字,在脱离了具体语境之后,被发挥为“变节”的证据。金宇澄在此极为贴切地引用了罗兰·巴特的一段话:“自己不能证实自己,这是语言的不幸。在逻辑幽暗、誓言失信的时刻,还有什么力量能够证明自己呢?金父厚厚的申诉材料“欲诉无门”,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在数十年后的《回望》里,在满溢的细节互证中,读者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还他一个公道。而“公道”的最终得来所凭靠的正是曾经一度构陷于他的“语言”。语言的本质或许是虚幻的,但语言在特定的时刻,仍会建构出某种“无能的力量”,改变历史的本来行迹。
    在金宇澄回望父母的青春时代时,难免也回忆起属于自己的往昔岁月。金宇澄1969年赴东北插队,在家信中写下了看到大批犯人被整队押上卡车时的震惊体验。时隔数十年之后,通过阅读父亲1942年的狱中通信与1953年的调查监狱制度的报告,他发现父亲的经验与他的经验竟然高度重合。而他与父辈一样,都曾在暗夜或黎明,艰辛地劳作,无望地奔跑,两代人的身影交叠难分彼此。“一些简单的词语,如频繁出现的‘写交代’‘写申诉’,会油然融入到我少年时期的记忆碎片里”,通过“阅读”父母的照片、信件与日记,“写作”曾经的过往与共同的经验,在“语言”的整理与生产中,金宇澄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可亲、可怨。这是每个人生命的展开过程中,记忆自然层累的结果,也是两代中国人情感与记忆的沟通与契合的见证。
    正如金宇澄所说,文学的本质便是回望。可是时间的箭矢拼命往前,一转身便已到了“回望”的年纪。时间的箭矢回转,撤回内心,送来了沉积的过往经验,因此文学才有了可供耕耘的土壤。而只有在语言的遗存中,历史的共通感才得以建立,“无能的力量”才得以发挥。如果说“语言”本身并不具备把握自身与呈现自我的能力的话,那么作家对于“语言”的自觉与激活则使这一功能的实现成为了现实。当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与历史经验时,需要的不仅有“正视一切历史事实”的道德勇气,还要有通过语言感知历史经验的技艺与修养。而《回望》正是在这一方向上做出了一份属于当代中国文学的努力。这无疑是金宇澄在《繁花》之后的又一卓异贡献。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