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政教存续与文教转型——近代学术史上的张之洞学人圈》序

http://www.newdu.com 2017-10-22 文学遗产网络版 佚名 参加讨论

    夏晓虹
    自本科三年级,陆胤获得北京大学“校长基金”资助,开始尝试进行学术研究,本人即担任其指导教师。此后,由学年论文、学士学位论文直到博士学位论文,作为导师,陆胤每个阶段跨越式的进步始终令我惊喜。
    身为中文系学生,陆胤在古典文学方面经过系统的训练。而其勤奋与悟性,又使这些习得的知识转化为难得的修养。尽管由于我的专业领域集中在近代,陆胤的研究方向亦逐渐向此段集中,但其学年论文之讨论清代的“忆语体”文言小说,学士学位论文以《王闿运的拟古诗与近代中国之“汉魏六朝”》为题,嗣后又担任过以交流旧体诗词创作为主的学生社团北社社长与《北社》杂志主编,这些历练足以显示陆胤在古诗文研习上的用功与收获。
    2003 年秋季学期,陆胤申请的近代方言小说研究的课题因具有学术竞争力,被列入“校长基金”资助项目。次年春,这篇题为《从方言书面化看近代说部的双向意指》的论文完成,获得了本科生科研优秀论文奖。多年后经过修订,此文又以《作为“教科书”的苏白小说》之名发表在《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足见陆胤初入学术之途,便有不俗的表现。现抄录我为其论文结项所写的评语:
    小说的语言分析一向是小说研究中的难题。陆胤同学以近代苏白小说为论述对象,体现了其学术眼光的独到与相当的研究实力。
    自从1920 年代,胡适将《海上花列传》定义为“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以该小说为代表的吴语小说即引起学界的关注。胡适从构建“国语文学”的理念出发,将方言小说纳入与“死文学”——文言相对立的“活文学”脉络展开论述,故更看重其传达人物神情口吻的生动逼肖。此后的论者虽在方言运用的阶级分层与地域色彩上有所推进,但多半流于表面现象的罗列,而难以深入。
    陆胤同学的论文却能独辟蹊径。受国外跨语际文化研究的启发,他将对苏白小说语言功能的剖析放置在晚清狭邪小说功能转换的背景中考察,便获得了一种新视野与研究的推动力。
    作为论文预设的前提,作者从近代狭邪小说由内在的身世寄托外转为社会教育的手段的历史清理入手,分别选取了《海上238社会科学论坛 2014/2 书林评介花列传》《九尾龟》《沪江风月传》三部代表性作品,意在透过对1890-1920 年代苏白小说的动态分析,揭示不同时段的狭邪小说,其社会教育功能如何借助各个文本中语体对立与语体分用的使用得以实现。整篇论述层层展开,思路清晰,言之成理,显示出作者对理论与文学本文的契合具有相当敏锐的感悟力。
    论文语言精到,撰写规范,注释详细,体现出作者良好的学风与研究、写作能力,是一篇优秀之作。(2004 年3 月28 日)
    而本科三年级期末写成的学年论文,没有循此路径继续开发,陆胤转换了目光,投向由冒襄的《影梅盦忆语》开启的“忆语”书写系列。我为这篇《近世第一人称文言叙事的拓展及其限度:以“忆语体”为中心》的论文也写过简短评语,如下:
    陆胤同学的论文以绵亘整个清代的忆语文学为考察对象,以第一人称叙事为研究角度,探讨其在中国叙事史上的开拓及其限度,就选题而言,可谓别具只眼。
    论文既借鉴西方叙事学及自传研究的诸家理论,又能够因应对象而有所调整。作者思辨能力之强,予人印象深刻。而其在前期资料准备上的扎实,亦令人称道。
    全文紧扣主体意识与文本叙事秩序(即“第一人称”与“情节组织”)两条交织的线索展开,清晰地呈现了从冒襄的《影梅盦忆语》到程善之的《倦云忆语》中第一人称叙事的演化,着重讨论了忆语体文学对私人情感空间的开拓、回忆的真实性、文本的情节建构诸问题,选点准确,论述深入。而其以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之分析作结,则为纪实类的忆语转向虚构类的小说建立了合理的通道,使论文完成了历史研究的初衷。
    本文具有很强的理论预设性,并以之观照材料,在文本分析上多有新见。但亦因所论者大,偶有照应不周及缠绕之处。
    论文结构合理,思路绵密,文字老练,注释规范。(2004 年5 月23 日)
    当四年大学课业结束时,陆胤的学位论文选题又从白话、文言小说出走,移转到旧体诗歌,由此可以看出其有意识地触摸各种文学传统的企望与努力。2005 年6月2 日,我为这篇《时代的转义:王闿运的拟古诗与近代诗学之“汉魏六朝”》写了评鉴意见:
    本论文的写作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即希望追踪古典诗学在近代的时代转义,以考索旧学家如何应对新时代。为此,陆胤同学选择了看似最为守旧的王闿运所作拟古诗为论述对象,在一种推至极致的传统形式中,力求揭示出含藏其间的转化趋向。
    在确定了高屋建瓴的大思路之后,陆胤同学又能沉潜到文献的阅读中,除王闿运的诗文集外,对其日记、年谱及师友著作亦广为涉猎。特别是在版本的考究、引文出处尽量择用最早的文本上,不仅从细微处体现出陆胤同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亦因其真正占有了丰厚的第一手资料,而使整个研究得以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正是凭借对文献的熟悉,在论述中,陆胤同学能够自如地穿行于文本内外,将诗作、文论与王闿运个人的身世经历融为一体,精细地进行剖析、考辨,在层层推进中不断深化论述。其中尤以对“以词掩意,托物起兴”这一王氏重要诗学观念含义的抉发,以及《拟古十二首》之质疑陆机拟作的阐说,最为精彩。
    应该说,在一个阅读与分析难度都相当大的论题上,陆胤同学能够有拓展,有新见,基本达成了预期的目标,这很不容易,由此也显示出其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与训练。
    至于论文的不足之处,则是因理论预设过强所带来的某些解释的略嫌生硬,如对于“今诗为己”的分析。
    但总的说来,这仍然是一篇优秀的学士学位论文。
    由于本科阶段成绩突出,陆胤经由推荐,成为中文系第一批直博生。入读研究生后,陆胤更着力打通文史。由追索“同光体”之幕府士人背景、近代政论杂志上诗文栏的意义,进而探究近代两大学术宗师章太炎与梁启超“新史学”观之离合,论题涉及文学史、政治史、报刊史、学术史等,研究的路径日益开阔。其间,到京都大学访学一年的经历,得益处不只在语言,日本学者的研究思致也令其大受启发。何况,日本经验对于近代中国方方面面的变革影响,更是可以长久享用的学术命题。尽管直博期间,陆胤已开始动用这份丰厚的资源,发表了《明治日本的汉学论与近代“中国文学”学科之发端》与《从“汉文训读”到“东瀛文体”》等文,但其光大发散仍须期诸日后。
    最终,经过几次翻复、推敲,陆胤的博士学位论文确定为《近代学术的体制内进路——张之洞学人圈考论》。我很看好这一研究前景,故评语也写得格外用力:
    本论文在两个方面面临挑战:中国近代学术的转型是一个极具魅力但难度很大的课题,对于研究者的学养与学识有高度的要求;督抚作为总揽各省或区域行政事务的最高长官,研究者所要处理的史料异常庞杂。而陆胤同学以张之洞学人圈为考论重点,又集注于其在近代学术转型中的作为与意义,由此显示出足够的学术魄力与知识准备。
    而论文整体所展现的思路值得特别关注与肯定。以往学界讨论学术转型,多偏向于“在野”的知识精英,近年亦开始留意中央政府的举措,但对同光以来逐渐坐大、握有实权的地方大员的作用则少有究心。陆胤同学于此处发力,专力考察张之洞及其周边的学人群体,不但得以揭示地方督抚对士林社会的实在影响,而且因其地位的上下勾连,从而使得经过本论文描画的近代中国文化转型图景更为完整。
    作为此项研究的理论构设,陆胤同学发明了“缓冲模式”这一核心概念,以概括张之洞及其周边学人圈在中国近代学术转型中的位置与作用。此概念的提出与使用,有效地阐释了这批并非先进的封疆大吏与“清流”学者,在晚清异域文明与本土文化传统相遇过程中所发挥的特殊功能,是即论文所着力论析的将外来新知识、新经验制度化、常识化与普及化的实在功绩。这也是本论文的精义所在。
    其学术思路与理论预设在各章的论述中得到了相当充分的展开与落实。自第二章始,论文分别讨论了张之洞学人圈的形成对地方学统的吸纳与整合,其扩张与清末学制改革的关联,以及张之洞及其周边学人对于日本文教经验的迎拒。其间又涉及到相对被忽略的同光学术进路及其地域分化,江、鄂联手对抗北洋的督抚派系之争,以及近代国族意识与传统政教伦理在“国文”学科确立与文体辨析中的合力等重大问题。而经由学风引导、学制建设与文体厘定一系列举措,张之洞学人圈在近代学术转型中留下的印记得到了清晰呈现。
    陆胤同学的论述也表现出很强的辩证思维特征。其并不将传统一概视之为“旧”,而常常在传统中发现“新”意。因而,论文对于传统学术文化在新制度、新知识建构中的隐性滞留与融合尤为敏感,且论述中肯。这固然本为“缓冲模式”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可以见出陆胤同学在古典学研习上的用功。而其论文中一些论断的不够明晰,显然也与此一思考习惯有关。
    论文在先行研究与资料使用上很见功力。借评述学界已有研究成果而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的识断能力;所用资料不仅采自已经出版的大批文集、年谱、日记、笔记、史料汇编等,也博涉档案、书札等未刊资料,故取材丰富。而《张之洞学人圈名录》的编制,则化繁芜为清爽,对论文正文有补益之效。
    此篇导师意见正好写于距前一节文字六年以后的同一日,真是巧合。
    陆胤这部博士论文经过修订,现更名为《政教存续与文教转型——近代学术史上的张之洞学人圈》,即将出版。相信经过两年的沉淀、打磨,其著述境界当更有提升。作为指导教师,我自然乐观其成,故缀集历年所写论文评语,以见作者之学程旅痕,并为其书推介。
    2013 年11 月12 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作者简介] 夏晓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原载:《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