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辛笛的手掌和《手掌集》(2)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北京晚报 吴霖 参加讨论

    《中国新诗》的提议者为辛笛,经费问题也由辛笛所工作的金城银行贷款解决。子虚乌有的森林出版社因为没有实际地址,最后请在邮局工作的唐弢申请了一个邮箱代替,邮箱号码为六四五号。但发行者仍为星群出版社。《中国新诗》每月一期,一共出了五期,便和星群出版社和《诗创造》一起被当局查封了。
    1948年底,星群出版社被查封时,臧克家一度东躲西藏,也曾以“北方朋友”匿名被辛笛带回中南新邨的家中躲避数日,还曾躲到李健吾家中,后来实在无法,找到党组织的联系人陈白尘(之前的联系人先后为以群、蒋天佐,此时均已去了香港),陈写了条子,让臧去某银行找某人可取700元“金圆券”,以为路费,嘱可去香港找以群。辛笛知道臧克家要逃难远避,再一次伸以援手,慷慨赠予2000元。虽然当年金圆券的实际价值俟考,但700和2000的对比,也可以确信辛笛此举,无疑于“万人丛中一握手”,臧克家由此感念了很多年。
    黄裳为南开中学的同学好友黄宗江编了一本散文集,但出书却很不容易。某日跟辛笛说了后,此书很快就印出了。这就是1948年12月森林出版社出版的《卖艺人家》。封面题签黄裳,装帧设计曹辛之。道林纸印、毛边。发行人,照样是面貌不详的辛白宇。扉页上,印着黄宗江的题词:“纪念亡友郭元同——艺名艺方”。这位郭元同,是黄宗江在燕京大学的同学,也是他妹妹黄宗英第一次婚姻的对象。这一册小书,给朋友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作者而言,“垂老难忘”(黄宗江语)是可以理解的。但很多年后,老资格的出版家范用还建议,称这个版本应该原封不动地再印一次。可见此版给他留下的印象之深。
    辛笛在中南新邨的住所,曾给诸多文化人留下深刻印象。施蛰存的记忆里,辛笛家的栗子粉蛋糕极好、极好。黄裳的评价是:辛笛是好客的,文绮夫人烧得一手好咖啡。钱钟书的“雪压吴淞忆举杯”诗中,记录了第一次登门,和徐森玉(辛笛岳丈)、李玄伯、郑西谛、陈麟瑞(柳亚子女婿)等人一起享用火锅的旧事。
    解放之初,此处房子卖出,辛笛一家搬进南京西路曹禺原来租住的房子。和辛笛在“更正朔”之后,与文学界虽然且行且珍惜,但在离开银行界后却一踅走进工业界直至退休一样,辛笛当年的选择,回头看,属明智之举。
    在李健吾的文字回忆中,曾写过“辛笛家的扬州菜,特别是扬州汤包,到现在想起来,舌根还有留香之味。”当年,辛笛有自备车代步,家里还请有一位淮扬菜厨师。以淮安为代表的淮菜跟以扬州为标志的扬菜固然同属一类,但细究起来,还是小有差异的。辛笛原籍淮安,虽然自小长在天津,但口味还是最乡愁的。当年他家那一位大师傅推测应是烹淮菜小鲜的好手。告别中南新邨后,这位淮扬厨师也就散去,惜乎背影隐然,不传其名。另,辛笛飨客,每以佳肴待之。其本人未必是老饕,但应是行家,惜乎在他留下的文字中,关于美食,终于不著一文。
    辛笛是典型的读书人,但待人处事有豪迈之气。鼎革之年的7月,第一次文代会在北京召开,辛笛请一批文化人吃饭,吃得高兴,于是第二天又请了一次。方令孺称辛笛是“慷慨好客”的“小孟尝”。1983年新疆举办诗会,当得知有的青年诗人因路费无着时,他又解囊相助,不计回报。
    黄宗江在辛笛去世后曾著文回忆,文字还是一如既往地旁逸斜出。其中精彩的一节,直可入当代《世说》:
    “文革”后,我来沪,黄裳兴高采烈地说:“辛笛又可以请客了”。当然要请!辛笛问我去哪儿?我说上海有一家可吃东坡肉比杭州的不差。结果却是食兴大败,只因那时百废待兴,又百业难兴。扫兴之余,辛笛击案曰:“重请!”
    1997年岁末,我登门拜访辛笛先生。他的家,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西路上。房子是老式的,略有些美人迟暮的味道,但立面挺括、建筑细部一丝不苟,终使这所老房子保有着自尊和雅的品位。我和辛笛先生相对而坐,当我说出对这房子喟叹时,坐在远处沙发上的辛笛夫人徐文绮清晰地告诉我:房子是维多利亚式的。
    那一次,我曾认真地请教辛笛:诗歌还有希望否?刚刚过了87岁生日的辛笛老人,行动不便、嗓音嘶哑的他,很果断、很坚定地一挥手说:新诗肯定有希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