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2013年度辽宁文学奖颁奖词

http://www.newdu.com 2017-10-18 辽宁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第八届辽宁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宋长江:《绝当》
    宋长江在小说创作的道路上走得非常坚实,《绝当》堪称近年中篇小说的力作之一。作者以宽宏的艺术布局,细密的故事经纬,不仅勘察了主人公阴郁的发家史,也揭示了他的情感生活和精神世界,从而布展了现代城市一个不为人熟知的生活面。小说名为《绝当》,实际上他更看重人物内心与性格中的“绝色”,那就是黑暗与明亮的对比,就是在这样的对比中,作者完成了他独具目光与视角的陌生化叙事,并给读者留下了别样的思考空间。
     
    于香菊:《青萍》
    “写出人间大美的文章”是于香菊的创作理想,而摹写善良、纯真的女性之美则是其最擅长的。《青萍》就是这样的作品,女主人公就像是凌水湾最柔弱的一茎水草,却在人性的考验中一夜长成了坚韧而风姿摇曳的树。这是单纯与复杂的变奏曲,对乡村的追问与反思,对女性的同情与理解,构成了这部中篇的双重价值。作者以她特有的雅俗共赏的叙述语言,写出了乡村生活难以言喻的现实,也记录了乡村女性“风起于青萍之末”的隐秘情感历程。
      第八届辽宁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安勇:《青苔》        
    安勇从事文学写作的时间并不长,但成绩不俗。《青苔》显示了他特殊的才情和感悟力。作者以沉静的笔调,把一个貌似熟悉的故事讲述得绝不雷同,在命运与人性的对抗中关怀人性,在利益与真情的较量中呼唤真情。青春与诱惑,智慧与陷阱,写实与象征,卡佛式的结构和策略,中国化的内敛与从容,小说不仅有当下生活的原生态质感,也有对现代小说技巧的潜心借鉴与融合,愚人无语、扑朔迷离中不乏直指世风,警策人心的力量。
     
    孙焱莉:《扫尘》     
    孙焱莉作为文学新人,小说创作出手不凡,而《扫尘》可以说是她在艺术上走向风格的标志。这是一个朴素的乡村故事,在婚后庸常的日子里度过十八年的乡村女人,在一个扫尘日惊喜地发现,早上推开门一切都不一样了。在这里,女主人公的隐忍善良与作者叙述的平实内敛构成了一种文本的默契,呈现出一派安详和谐之气,为作品增添了一道温馨的色彩感与仪式感。但愿所有的人都能扫尽心灵的尘埃,擦亮心灵的镜子,找到新的情感与人生期待。
     
    曾剑:《饭堂哨兵》          
    当代军旅文学有着独特的叙事传统与精神品格,年轻的部队作家曾剑对此心有灵犀。《饭堂哨兵》在不长的篇幅内,写出了一个在饭堂门口站成一棵树的无名哨兵的所有落寞与梦想。而哨兵的梦想最后都破灭了,包括那个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名字的梦想。这种对平凡个体在群体的漠视中被淹没的思考,对新时期军队建设是有积极意义的。小说整体格调健康昂扬,在青春期所独有的淡淡忧伤中,同时也弥漫着雕塑感与静态之美。
      第八届辽宁文学奖诗歌奖  
     宁明:《态度》
    宁明曾被誉为“中国飞得最高的诗人”,但诗的高度不在蓝天上,而在大地和人间。《态度》作为他近期的一部短诗集,主要特点是精致、凝练、畅达。诗人把清澈的个人经验和繁复的社会生态融会贯通,让睿智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始终沿着自己的内心方向运行,呈现出饱满而又生机勃勃的生命景观。宁明的诗歌写作正在向生活与艺术的核心逼近,字里行间洋溢着独立的艺术人格和品质,简单往往蕴含无穷,清澈更能彰显深邃。
     
    刘川:《拯救火车》
    刘川是我省最具先锋性和探索性的诗人之一,《拯救火车》集中体现了他近年的思考和探索。翻开这本诗集,读者会同时感受到一种鲁迅的犀利和契诃夫式的悲悯,他始终以小人物的抒情形象体认着生活与世界,进而窥探人生意义和命运密码。他对底层人的同情,对权势者的嘲讽,对日常生活的揭示,都如实地还原了生活的本质。在当代诗坛上,这几乎是一种罕见的风格,至少从美学意义上说,他的诗不仅拯救了火车,也拯救了我们对诗的阅读。
     
    贺颖:《向星星捧出红尘》
    贺颖一直坚持在写作评论的同时投入诗歌写作,读书与思考让她的诗风与众不同,在口语化盛行的当今诗坛更能显出独特的意义和价值。组诗《向星星捧出红尘》意象疏朗深邃,诗思忧郁澄明,作者在对星空的仰望中,歌唱生命万物充满悖论的存在和成长,星星与红尘、忍耐与渴望、极致与和解、倾听与诉说之间,寻找心灵的寄托与生命的平衡。让人想起俄罗斯诗歌的某种境界,具有一种扑面而来又弥漫开去的圣洁气息。
    
    李见心:《重新羞涩》
    李见心是我省女诗人群体中的佼佼者,她的诗充满火焰般纯粹的理想主义和浪漫精神,既有女性意识的自觉,也有对女性主义的超越。在这本诗集中,处处可见女性主体对精神世界的热烈探寻,以及穿行和历险的身影,《重新羞涩》是一种命名,也是一种呼唤,是对人间真情与美丽爱情的乡愁般渴望。而词语的坚守与突围,能让人想到名扬世界的《春之祭》,在灵与肉、爱与恨、悲与欢的视觉舞蹈中,波动着内在的张力与外在的绚烂之美。
     
    菁菁:《光芒正在酝酿》
    王菁菁擅长从生活的一隅辟出一方天地,将小桥流水的视觉感受演变为波涛汹涌的心灵交响,这就是《光芒正在酝酿》。这本诗集中作品,可谓古典与现代兼容,现实与幻想交织,而作者总是从容于心,淡定与行,无论是确定诗歌意象,还是选择叙述节奏,调控抒情色彩,都把握得不动声色,恰如其分。冷调的背景,低缓的陈述,柔软与坚硬并行,在超脱与傲然中传达出心灵深处的暖意,让女性的孤独与高贵散发出纯粹而自信的光芒。
    
     第八届辽宁文学奖辽河散文奖  
    沙爽:《逆时光》
    沙爽的人生是独特的,这让她的散文写作也显示出独特的想象力和艺术追求。散文集《逆时光》以精美新奇的语言,穿越式的联想,营造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文学世界。对沙爽而言,世界的真相不仅存在于现实,也隐匿在个体的生命体验中。因此她选择了震惊与发现的姿态,细微地记录了生命感知到的种种碰撞与疼痛。在她沉思默想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精神的困窘、生存的艰难、成长的富足——这些来自时光深处的记录与玄想,使生活的平淡变得意味深长。
    
    刘文艳:《爱的诉说》
    古往今来,有多少诗篇歌颂过母亲,可谓浩浩情,茫茫劫,短歌终,长歌歇,而像《爱的诉说》这样,以如此集中的篇幅来写一位母亲的散文作品,还是不多见的。母亲是本翻不尽的大书,母亲是座看不尽的远山。作者通过大量感人细节,荒寒与温馨交织的记述,追怀母亲的一生的“泪与笑”,诠释女性眼中的“爱与死”。特别是书中全景式的回忆与诉说,悠悠慈母爱,拳拳女儿情,不仅让读者感到平实和亲切,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人伦理想之美和净化心灵的力量。
    
    素素:《旅顺口往事》
    素素是以《独语东北》等代表作享誉全国的散文家,而《旅顺口往事》作为一部长篇散文,则更充分地展示了她的学识、才情与艺术整合力。作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说书人式的古今穿越,回到历史现场,打捞前尘影事,梳理了旅顺口几千年的历史文脉,尤其是近百年来的风云变迁。为全书确立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叙事格局。在素素的笔下,旅顺口是象征的,也是有生命的,它既是东北大地一个灯塔式的文化地标,也寄托着我们特殊的家国情怀。
    
     第八届辽宁文学奖报告文学奖  
    刘国强:《日本遗孤》
     
    当真正的时代报告越来越少,一些报告文学家满足于写普通纪实或业绩礼赞的时候,刘国强贡献了他的《日本遗孤》。作者以真诚激越的情感,通过艰辛的调查探访,追踪那些特殊孤儿被他们的中国父母视如己出、抚养成人的别样经历,带给我们陌生的阅读体验。在反思历史的同时,讴歌中国人民超越历史恩怨的大爱精神。刘国强是兼写小说与报告文学的实力作家,这部作品的主题立意之高、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之强,堪称近年报告文学中少有的标本之作。
     
    关捷:《人民艺术家李默然》
     
    以主演电影《甲午风云》和莎剧《李尔王》享誉中外的李默然先生,也许没有想到,许多年后他会成为一部优秀传记的主角。作为一名资深记者和作家,关捷以他对这位辽沈大师深切的爱与知,历时经年,写出了这部《人民艺术家李默然》。作者立足真实,把握个性,不但生动诠释了传主从一个穷孩子成长为大师的艺术历程,而且感人地再现了他的日常生活与情感细节,让大师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真实像磐石一般稳固,个性像彩虹一样轻灵。
     
    杨春风:《田庄台事情——辽河水道文明纪实》
     
    穿越时空的沧海桑田,重拾历史的风云际会,沟通文明的前世今生,位于盘锦的辽河古渡——田庄台,被作者赋予了多重的文化意味。它是水道文明的典型载体,也是辽河儿女的精神码头,让人们从这里起航或返航。作者杨春风在她近年的纪实写作中,总能独辟蹊径,探幽抉微,《田庄台事情》以大量详实的考证,畅达灵动的文笔,触摸古镇的生命与心跳,把一段支离破碎的历史生动地粘接起来,成功地再现出一条河流和一方水土生生不息的活力。
       第九届辽宁优秀儿童文学奖
    许迎坡:《校园足球宝贝》
    福克纳说过:每个男孩都是一部伟大的成长小说。对此,许迎坡和他笔下的小主人公们都会赞赏。《校园足球宝贝》延续了作者一贯的写作姿态,那就是既满怀自信,又不乏幽默。小说一方面揭示当下环境对男孩身心的压抑,另一方面又以“发现男孩”的自觉,把笔触落在对人物顽强、野性、乐观、向上的心灵塑造上,从而完成从自卑到自信的超越。可以说,小说中的男孩与世界一起成长。而幻想元素的点染,又为这个成长历程增添了神秘的力量和隽永的回味。
     
    阎耀明:《白星星》
    在浅阅读大行其道的今天,阎耀明对儿童文学的深度探索显得弥足珍贵。长篇童话《白星星》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形:世界的绿意在逐渐消失,童年被漠视,人间充满危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中,一个像天使般穿越生死的孩子,却以他充满乡愁的理想主义方式进行着艰难的抗衡和积极的建设。一种儿童文学中鲜见的悲剧氛围,一个近乎凄美的童话,不仅标志了这部作品的悲悯境界和生命警示意义,也体现了作家难能可贵的现实责任感、良知和勇气。
     
    钟墨:《经过藤萝》
    诗意的栖息,或忧郁的青春,是《经过藤萝》这本小说集的基本主题,作者凭借女性特有的柔情与敏感,用婉约、雅致的文字经营每一篇小说,心怀浪漫而又不偏离现实,关注少年的内心世界,对纯真感情的依恋,对被理解与被尊重的渴望。特别是小说大多以花喻人,暗示主人公不同的生存环境与命运,这种“花飞花谢总关情”的写法,可看作是对《红楼梦》叙事精神的一种致敬,表现了这位年轻作者在借鉴中创新的艺术自觉,值得肯定和赞赏。
     
    (参加起草同志:李桂玲、董万琦、李霞、王宁、薛涛、宁珍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