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高原乌托邦——读杜光辉的《大高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张晓琴 参加讨论

    对于作家杜光辉来说,虽在琼岛生活多年,高原却仍梦绕魂牵,高原是他生命最重要的记忆,更是他创作之根所在。长篇小说《大高原》中,杜光辉营造了一个乌托邦,在特殊年代,一群北京来的知青和高原农场的人一起度过了一段既艰难又美好的岁月。
    高原是什么?在许多人的心中,高原是酷热难耐时一个清凉的去处,是雪线之上的跋涉,间或异族风情的流淌。对于作家杜光辉来说,虽在琼岛生活多年,高原却仍梦绕魂牵,高原是他生命最重要的记忆,更是他创作之根所在。长篇小说《大高原》中,杜光辉营造了一个乌托邦,在特殊年代,一群北京来的知青和高原农场的人一起度过了一段既艰难又美好的岁月。高原贫寒、荒芜,却以博大的胸怀暂时安顿了这群游子的身心,在高原,上演了这个年代其他地域不可能发生的故事,也安置了一群生命力最旺盛的青年的乡愁、压抑、以及青春的伤痛。
    杜光辉的高原底色是纯净的蓝,就像高原冬季的天空。与那些写知青在上山下乡岁月中的苦难的作品不同,杜光辉在《大高原》中张扬的是一种大爱,他试图从复杂错综的琐事中寻找一条通向光明的途径,当他将自己的人生与阅历逐一回忆,猛然感悟到世间恶行的根源是私欲,而所有的善行的根源则是大爱。正是因为人间大爱,让高原成了一个政治风暴中心之外的乌托邦。初读这部小说时,你会做好准备再次经历那些有关“文革”、有关知青的伤痛,然而,杜光辉却出人意料。你担心蒙丽莎的美丽与年华在高原上要遭到摧残,她却在高原上认牧羊人邢老汉为义父,认石娃子为义弟,这个政治风暴中组成的新家庭充满人间至爱与温暖。邢老汉和石娃子把高原上最贵重的东西全给了蒙丽莎,而蒙丽莎也将最深的爱给了这两个亲人。不仅如此,在那个狂乱的时代,被视作洪水猛兽的许多东西在高原上却得以展示,比如秦腔,它是高原上的人用生命吼出的音乐。当时在其他地方,唱有些秦腔选段会被视作有造反倾向,但在高原上,没有人对此有异议,秦腔就是最美好的文化生活。
    如果说秦腔是高原艺术的话,蒙丽莎、华艺等知青则把外来文化带到了高原上。在大家都怕出政治问题的时候,高原上却举办了一场纪念普希金的活动。非常有趣并耐人寻味的是这场活动土洋结合的特点。蒙丽莎想办的是诗歌朗诵会,而到了高原上的人这里,纪念死去的人就意味着上香烧纸,于是,在蒙丽莎画的普希金像前用的是中国的敬神方法。蒙丽莎觉得好笑又感动,她朗诵普希金的诗,曹抗战唱的是秦腔《祭灵》。最让人意外的是苟场长,他不苟言笑,但是为了保护蒙丽莎和其他知青,出席了这场活动并讲了话。这就是杜光辉的独特之处,他没有按照常规去写,出人意料地让高原上的农场变成了乌托邦。作为知青的蒙丽莎的思考其实就是作者的思考:这时候的内地正忙着批斗,人人自危,一句话说得不对就会坐牢掉脑袋。在这个农场,竟大张旗鼓地唱《金沙滩》,没有人想到这是封资修的东西去批判,真是世外桃源。大学生到这里锻炼,不知道躲过了多少灾难,真是塞翁失马,安知祸福?只有高原上才会上演这样的节目:在亘古的青藏高原,在旷古的黄河岸边合唱《保卫黄河》,吼秦腔,再现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