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 徐则臣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4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将分量最重的“年度小说家”奖授予了徐则臣。 颁奖辞里说道:他对现实的观察,热诚而冷静,对存在秩序的崩解,心怀忧愤却运笔沉实。他在对出走与回归的描绘、诠释和辩证中,逼视了一代人深层的心事,也由此挺立起了一种倔强的生存意志。 他的《耶路撒冷》,写出了每个人心中的“耶路撒冷”。 解放周末:有评论认为,你的《耶路撒冷》是迄今为止“70后”作家中最具雄心的长篇作品。你承认这种雄心的存在吗? 徐则臣:我的“野心”确实不小。我希望全景式地观照“70后”这一代人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生活现状和精神困惑,探索他们进入中年之后的心路历程。 但我的写作是循序渐进的,从短篇到中篇再到长篇,这个历练保证了我对各种文体有一种基本的平衡感。眼不高,手会更低;当然,想要眼高,得先练好手。 解放周末:书名与宗教有关,以此为题,不怕会屏蔽部分读者? 徐则臣:我找不到比它更合适的题目。我写小说,多半先有题目,题目取不好,写不下去,题目规定了我写什么、如何写。在《耶路撒冷》的整个写作过程中,我一直笼罩在这题目的气场下,这种感觉让我相信,取对了。 对初平阳(小说主人公)来说,“耶路撒冷”开始是一个声音,一直回响在他耳边,萦绕在他脑中,然后是文字、地名,然后是与宗教有关的三教圣城,然后是信仰,然后遇到来自以色列的塞缪尔教授。 初平阳和发小们心里都隐着一桩“罪”,就是儿时小伙伴景天赐之死。他们都需要救赎。“耶路撒冷”是个精神符号,不仅是救赎的象征,还是进入中年以后,每个人追求内心安妥的不同路径的象征。 “耶路撒冷”跟宗教有关,但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理想主义,一种能够让我们内心安妥的可能。在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耶路撒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