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莫言:隐形的翻译家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人民日报 莫言 参加讨论

    大家都说翻译文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说把中国文学翻译成外文是尤其不容易的事,但偏有这么多人用毕生或是大量的精力来干这件事,这让我肃然起敬。
    我想,翻译文学所遇到的困难,看起来是来自语言,但其实是来自文化。语言层面的困难是技术问题,借助工具书一般都能解决,但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文化问题,除了译者对被译文学的国家的历史、人民的生活有深入的了解和细致的体察,否则是无法把作家的本意传神地译过去的。因为有好多东西在字典上是查不到的。我们到国外去,或者到国内的少数民族地区去,看到他们的生活习惯中有一些让我们难以接受或不可思议之处,而这些,恰好是文学最希望或最经常表现的。只有实现了从难以接受到乐于接受、从不可思议到习以为常的转变,这才可能在翻译时把深层的意思也译过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翻译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在文字转换的过程中,如何把原作的语言风格转换过去,让异国的读者领略到原作的语言个性,这的确是个复杂的技术活儿。这就要求译者不仅是他要翻译的那种语言的专家,而也应该是他的母语的专家,这样才能使他的工作有丰饶的选择材料。我的老师徐怀中先生曾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是作家的内分泌。”这也就是说,作家的语言风格,是与作家的个性特征密切相关联的,翻译家要想在自己的母语中找到这种风格的对应,首先就要求他能够理解并把握作家的个性。
    我一直认为翻译是创造性的工作,当然有人认为翻译应该忠实于原著,不应该有什么创造。我认为忠实于原著与创造性并不矛盾。假如一部作品有两种或者更多种同文的译文,而这些译文基本上都遵从了忠实于原著的原则,但有的译本好,有的译本差,那我认为,好的译本就是创造性的,不好的译本就没有创造性,甚至有破坏性。
    我在阅读翻译成中文的某些外国文学时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即这个在他的祖国或同语言地区里很有影响的作家,其作品读起来并不好,我想这很可能是那些破坏性译者所造成的恶果。一个作家在本国或本语言地区的名声不太可能凭空建立起来,他必有他成名的道理。他如果被翻译之后让读者大失所望,排除掉某些文化、政治原因所导致的接受障碍,其主要原因就是翻译不好。
    我一直认为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与原作者应该密切联系,多多沟通,这也是翻译当代文学的一个优越条件。那些问我问题多的译者让我觉得放心,那些从来不问我问题的译者让我担心,当然,如果这位译者水平非常高那又另当别论。
    我觉得译者在与原作者充分沟通、讨论并经作者同意之后,译者对原作做一些章节合并、压缩等技术性的调整是可以的。但不经原作者同意就大幅度地删改,甚至是重写,那当然是不可以的。这些其实都是翻译合作过程中的老生常谈,没有必要多说的。
    总之,翻译是戴着镣铐的舞蹈,是被限制的创造,但天才在限制中依然可以创新,庸才即便不被限制,写出来的或译出来的依然是平庸之作。我读过一位伟大作家翻译的日本的和俄国的文学理论著作,翻译者强悍的文风,让原作者消逝了。仿佛这些作品的原作者就是翻译者。我也读过一些伟大的翻译家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家隐形了,仿佛读到的就是原作,仿佛我的阅读就是与原作者直接对话。
    所以,我想,最好的翻译就是好像没有翻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