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过分水岭》(温庭筠) 诗中所写的分水岭,大约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的潘冢山,是川陕之间的必经之地,是唐代著名的交通要道。诗人通过在过分水岭的行程中与溪水的一段姻缘,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作者从溪水落笔,赋予它活鲜鲜的生命,溪水本来是没有感情的自然物,但眼前这条溪水,似乎又很有感情。诗中由“无情”引出“有情”,“有情”二字是全诗的核心,后面三句全是围绕它展开描写的。“似”字用得恰到好处,它表示这种“有情”只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感受,究竟是否“有情”,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显得含蓄有味。 次句叙事,点明诗人感到溪水“有情”的原因。潘冢山是汉水与嘉陵江的分水岭,因为山高路远,所以“入山三日”才能到达岭头。山路曲折蜿蜒,沿溪而行,诗人一直感到溪水在陪伴着自己,潺潺的水声仿佛与他娓娓絮语,帮他解除旅途的寂寞和孤独。这就使人感到溪水的确“有情”了。 后两句写诗人在“入山三日”之后,与溪水相伴相依,感情与日俱增。当登上岭头时,诗人就要和溪水分手了,依依惜别之情便油然而生。但诗人却不从自己的方面来写,而是从溪水的方面来写,以溪水的惜别进一步写它的“有情”。诗人夜宿岭头,在寂静的深山之夜,耳畔只听到溪水的潺潺作响,彻夜不停,仿佛是在和自己这个同行三日旅伴殷勤阔别。诗人由“潺湲一夜声”很自然地联想到惜别之声,更加突出了溪水的“有情”。这里,诗人巧妙地利用了分水岭的自然特点,由“岭头”引出诗人与溪水的“分头”,又由“分头”引出“惜别”,由惜别体会到溪声的亲切。平易自然,水到渠成,表现了诗人多变的抒情技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的本质就是抒情的,由于诗人对旅途生活深有体验,对朋友间的情谊十分珍重,所以他才能从平凡的溪水中发现动人的人情美。“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是一切诗人成功的秘诀。满怀深情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浓郁的诗意,写诗的才能首先是发现的才能,这首诗便是明显的例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