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我用历史纪实的笔调,写了一部悬疑推理小说。但是,聪明的读者很快就看出来了,纪实和悬疑都不是目的,而是指向着一个“意义的彼岸”。 那彼岸,有关一种美丽的生命哲学。尽管这种美丽总是伴随着毁灭。 当然,这一切都属于中国。中国存世那么悠久,绝大多数故事都散落在历史记载之外。散落,必定会遗失;遗失,又可能被找回。 用什么方法找回?只能是艺术,象征的艺术。 ———作者题记 故事起源于和珅对财富的追逐,他想把中国最大的海盗王直的宝藏收入囊中。多番寻访之后,黑衣人何求,朝着目标之一,扬州赵府的藏书楼———海叶阁出发了。自此,秀才岑乙、黑衣人何求、赵府主人之女赵南、赵南的侍女小丝、藏书楼的诸位长老和扬州城里的老老少少,毫不相干的人们命运彼此牵连…… 1 码头月夜的第二天,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但是,赵府的监视者向何求报告,赵弼臣寓所的窗帘在白天也没有打开,里边传来搬动物件的声音。别院的监视者也报告了,那个叫小丝的女子,赵弼臣女儿的助手,一天上街好几次,手里拿着一个不小的提包。 何求听说后,对两位刑部官员说:“不管他们通过什么路径离开宅院,总要来到码头。码头晚上不开闸,上午船只大堵塞,事情必定发生在明天下午。” 说完,他要求府衙准备五艘稽查船,派一人通知辅仁书院孙掌门,再派一人去一次码头。麻利地做完这一切,他搓手笑了。 终于,到了至关重要的那天下午。 赵府和别院的监视者不断向何求报告,没有任何响动,没有人员出入。 何求说:“看来已经用地道了。但是,用天道也没有用,我在码头兜着呢!”说着他就动身去了码头,躲在一个临河的小窗里指挥。 码头的景象有点怪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