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荒野之境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报 [英]罗伯特·麦克法 参加讨论

    理念如涛,带着回响。它们自极远之处涌入脑海。理念之路往往隐而不见,要想象亦难。“野性”便是这样一种概念:它自时间深处而来。人们自古便对之有两种互为矛盾的解说。其一,野性需被征服;其二,野性需被珍
    1
    英文中,“野性”一词词源隐晦,引得人们争论不休。据词源学解释,“野性”一语标志着独立,标志着摆脱人为干涉。可见,荒野亦可被称作自主之地。荒野之上,通行的是其自身法则,林木生长,生灵跃动,溪涧水流,一系列生态皆受其自身控制。就如“野性”一词的当代定义一般,荒野是不受约束的自由乐土。
    自出现以来,“野性”的基本涵义不曾改变,然而,对于它的价值,可谓众说纷纭。
    一则,人类文明与农业的发展追求严谨的秩序,而野性则被视为危险的破坏力量。如此而言,野性相当于挥霍与浪费。由于人类无法利用荒土野地,它们必须被摧毁或征服。自古以来,无论东方抑或西方文明,人们敌视荒野之地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1881年,美国作家兼传道士詹姆斯·斯托克便赞颂道:“在普罗大众眼中,我们的身居之所只是一片未被发现的荒野,常人所见,仅仅是碱土平原与遍地齿蒿。然而,真正的文明建设者则看到了熙攘的城市与沙漠中的繁荣工厂。正是他们,凿出了穿山隧道,架起了跨河虹桥,打开了财富宝库!”再比如,古英语史诗《贝奥武夫》中充斥着名为“蛮灵”的生物。在作者笔下,这种可怕的龙形怪物生活在豺狼出没的森林、深不见底的湖泊、大风侵袭的山崖与险象环生的沼泽之中。贝奥武夫与他的耶阿特族民们需要征服的,就是这些可怕的“蛮灵”。如此,他们才能立足于蛮荒之野,搭起温暖明亮的草庐,传播勇士文化。
    然而,另一种观点则恰恰相反:野性是一种微妙的模范力量。因此,荒野便是奇迹之境,是自然生灵的丰饶之海。尽管长诗《贝奥武夫》蕴含着征服自然之意,但同一时期,遁隐各地(巴德西岛、罗纳岛、斯凯利格群岛等)的僧侣们却在不断赞颂着自然之丰美。
    甚至在宗教旅人以前的年岁中,人们对于自然之挚爱便已有迹可循。中国艺术传统中的“山水”便是绝佳例证。山水思想源起公元前五世纪初期,在两千年的历史风尘中经久不衰。陶潜、李白、杜甫、陆羽均是山水思想的实践者,他们放逐自我,云游四方,落户山岭,吟诗作赋,绘写周围的自然世界。与早期基督教僧侣们一样,这些中国文人也试图吟诵大千世界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山水派艺术家的笔下,常出现“自然”一词,不仅代指荒野,更隐蕴有听之任之,生气勃勃之意。
    中国的隐士高人云游于百岳千山,在艳阳高照的盛夏,在寒风凌冽的严冬,或是在花雨纷纷的暮春。其笔下,拂晓时分,寒雾流落溪谷;竹林之中,绿光轻盈散落;湖面之上,千只白鹭振翅而起,如同浩荡的暴风雪。他们甚至能够觉察到,冬日天光洒落于雪堆之上,冰冷树枝投下些微的阴影。此情此景,让其感受到“清明之乐”。对这些云游者而言,夜晚则更具有非凡之意:圆月当空,月色清亮,平日里熟悉的世界裹上了银霜,竟变成了一片陌生之地。然而,夜色之美或许也是致命的。据说,爱月诗人李白曾试着水中捞月,结果溺水身亡。人们在欣赏中国山水诗赋或画作时,总能顿生天人合一之感,大约因为这些作品形神合一,由此带上了一抹自然之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