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这句话对于稍有年纪的人而言,听起来应该都不陌生。 曾几何时,勤俭节约被称为我国的传统美德,缝缝补补也成了勤俭持家的象征。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着一个使得一手好针线、能将破衣物化腐朽为神奇的母亲。在特定的年代,连补丁都被赋予了特殊的道德高度和美学意义,周总理的袜子和毛主席的睡衣也成了一代人耳熟能详的故事。 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边是经济的发展让大家钱包渐鼓,另一边是科技发展和生产力进步让许多产品日渐廉价。不仅仅是衣服,小到锅碗瓢盆,大到家具电器,我们能承担得起的“随坏随换” 的物件越来越多,对于修修补补的事情,渐渐也不那么上心了。 城市里,补铁锅的绝迹了。磨菜刀的绝迹了。包修沙发书架的木匠活儿也成了珍稀工种。百姓的物件能够常用常新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令人隐忧的,不是补丁或者修补匠的退场,而是“修补”这个概念的渐行渐远。 一部电影里有这样的场景:一位中年男士对一位男青年说:在我们的年代,东西坏了是可以修的;在你们的时代,都是换新的。 乍听起来,似乎是老一代人对年轻人啰里啰唆看不惯的老场景了,但是他们谈论的并不是东西,他们谈论的是感情,是婚姻。 离婚率飙升已经是我们社会的客观现实,其中又以年轻人尤甚。上午结婚下午离,至今已觉不新鲜。长辈们瞠目于结婚之草率的同时,也往往惊讶于离婚之果断:明明曾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为何感情刚一出现裂痕,就放弃任何补救的努力,一句拜拜说得如此爽快?然而想到人们对破旧物品一弃了之的洒脱,那么对感情的惯于轻言放弃,就显得不是那么突兀了。 不仅仅是婚姻,戾气与浮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子女可以断绝关系,合作伙伴可以一拍两散,一场误会懒得解释不如破罐破摔,共识破裂何必争取索性大闹一场。修补是一件麻烦事,要撕裂的双方互相弥合,要有作为中间人的“缝合线”“黏合剂”的撮合努力,还需不乏技艺与巧思。匆忙浮躁的年代让我们不再有耐心去做这穿针引线的缝补、破镜重圆的拼贴。消费主义不停地说服我们,世间万物都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别心疼了。扔扔扔,换换换,才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