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的小说并非直面历史战争和当下军队现实的“强攻”型小说,在看似日常的场景之中,闪耀着光怪陆离的奇光异彩。透过对李亚小说“英雄情结”的讨论,不但可以描绘出李亚小说精神品质的大致轮廓,还能够感受到李亚对“纯文学”领域的坚守。他以叙事节奏的强大弹力和生命体验的纯粹美感来书写历史、绘制当下。最难能可贵的是李亚对“宏大叙事”的追求,他的执著和坚持必将带其文学作品走向新的高峰,为军旅文学的新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李亚曾说:“看到巴布琴科的《山地步兵旅》时,我想起了我们军旅文学的式样,想起我们的军旅小说与生俱来的老实巴交的表情。”他对军旅小说的理解是他愿意呈现自己眼中的战争形状和军旅生活的颜色,“就像一个人从容地、坚定不移地指着一个地方说:意义就在这儿!”但意义是什么,由读者自己去判断和认知。由此可见,他的创作追求有两点,一是还原真实、一是承载意义,那么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李亚是用什么方式来实现这些的呢? 首先,他善于选取感动自己的故事素材进行“第一人称叙事”,而感动他的总是主人公身上的英雄气概。 中篇小说《将军》里有一位来自安徽蒙城的青年军旅作家段凤歧,和李亚身份类似。故事的展开其实都是由“他”给老将军写传记开始,随着了解到将军的真性情和将军的辉煌事迹,“他”看到将军的骄傲和脆弱,深深地为这样一个了不起的战斗英雄所感动。迟暮的将军只有通过亦真亦幻的梦境才能进入自己记忆里那个艰苦卓绝却意气风发的年少时光,尽管“蝉声刺耳,烈日炎炎”,但仍旧无法掩饰英雄末路的悲凉。然而小说写到将军“总是隐隐约约地觉得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将要来临”——那就是死亡,此时故事由悲凉提升至悲剧高度,忽然焕发了生机,读者或许在期待现实生活中的将军能够像个“英雄一般死去”,好彻底在他辉煌的戎马一生里永远写下传奇的一笔。这处提升显示了李亚超强的小说思想把控能力,由真实讲述进入了意义追寻通道,而通道的尽头浮现的是李亚对英雄的崇拜之情和怜惜之心。 短篇小说《宁静的海》通篇都是用极度平静的语调来讲述护航编队高工老赵的远洋生活。这位赵高工是一位奇人,“自从起航,他就整天整夜不睡觉”。他还有着一双似乎能透视黑夜的神奇双眼,大家睡觉的时候,他在甲板上暴走,戴着耳塞边听边哼唱别人都听不懂是哪国语言的歌曲。全篇没有一丝跌宕起伏,只能感觉到文字和着海水的音律缓缓流淌,沁入人心,使读者对这位献身国防的老专家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敬重。作者借由自己的笔写出了新时代下“长征式”的艰苦卓绝以及跋涉在遥无边际、充满未知恐惧远洋战场的勇气毅力,彰显了和平年代里军人甘于爱国奉献的英雄情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