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评《地下世界》:补偿或孤独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孔亚雷 参加讨论

    杰夫·戴尔说,当他终于看完苏珊·桑塔格的《在美国》时,他觉得应该给自己颁一枚勋章。我觉得我也应该给自己颁一枚勋章,因为我终于看完了《地下世界》——878页。当然,关键不在于长度,《哈利·波特》更长,关键在于它会让你产生一种阅读疑虑:我为什么要读它?我还要继续读下去吗?我有必要读完它吗?这种疑虑当然与作品的叙事方式有关,但也跟作品的主题有关。我们为什么要读一部有黄页电话簿那么厚的关于棒球与冷战的小说?冷战早已结束,而我们大部分人甚至连棒球规则也不清楚。但是不要忘了,我们对俄罗斯贵族社交与俄法战争也没有太大兴趣,可我们还是会去读《战争与和平》。为什么?因为托尔斯泰。
    我能看完《地下世界》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唐·德里罗。因为唐·德里罗在很多人看来,就像一个后现代的托尔斯泰。以此类推,那么《地下世界》就是一部后现代的《战争与和平》。它们的背景都设在当时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期。前者的中心人物是象征着俄罗斯灵魂的几个贵族,后者则是象征着美利坚合众国灵魂的几个中产阶级:一对兄弟,哥哥是垃圾处理专家(尼克),弟弟是研制核武器的科学家(马特);一位女艺术家(克拉拉)——她最知名的作品是一件大地艺术——给数百架被废弃在沙漠的飞机重新绘制涂色,对此,作者告诉我们,“她希望人们看到作品所在的大地的维度,看到整个场面”。这听上去很像在形容《战争与和平》,不是吗?而《地下世界》本身,从20世纪50年代绵延至90年代初,从黑人混混到连环杀手,从脱口秀明星到 FBI 局长胡佛,从纽约地下艺术圈到核试验的无人沙漠,不也正展现了“作品所在的大地的维度”?
    这种广阔的时空维度,曾经让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上帝也写小说,那么一定会像托尔斯泰那样写”。那么唐·德里罗呢?众所周知,上帝已死,取代上帝的,是另一位同样无所不在、无所不知、不动声色的新上帝:摄像机。但这并不是说《地下世界》像电影。它更像一间位于地下的监控室:一面墙上由无数小屏幕组成了一个大屏幕,每个小屏幕都在播放地面上某个摄像头所摄制的场景,不时地,某个场景会被放大,占据整个大屏幕,然后又收缩回去,换成另一个场景。一开始,这些场景似乎杂乱无章,但渐渐地,我们会注意到其中两个反复出现的、图腾般的物体特写:棒球和蘑菇云。事实上,我们将会发现,这两样物体是同一样东西的不同变体,这既是因为“制造原子弹时用的放射核心的尺寸与棒球大致一样”,更是因为1951年10月3日——这一天的《纽约时报》头版上有两条并列的大标题:左边是巨人队打出了一个极具戏剧性的本垒打,最终夺冠;右边是苏联爆炸了一颗原子弹。如果说这部超厚小说自身也像一颗原子弹,那么这一天就是它的“放射核心”,一切都以这个日期,以这两个并列事件——同样是“震撼世界的一击”——为核心,向所有方向爆发、辐射出去,粉碎成无数碎片般的场景。
    截取历史上某个密度极高的真实日期和事件,用文学的虚构手法去聚焦、分解、阐释,这一直是唐·德里罗的特长与偏爱。1951年10月3日完美地将两种极富代表性的象征物结合在了一起:棒球代表娱乐,蘑菇云代表恐惧,而它们在一起,则代表了我们的生存。的确,就本质而言,生存不外乎是各种形式的娱乐加上各种形式的恐惧。甚至可以说,娱乐和恐惧是我们生存的动力,没有它们,我们就无法生存。而生存的结果只有两个:创造和垃圾。或者,在终极意义上,只有垃圾——我们创造的最终也会变成垃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