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2012年儿童文学研究:困境与希望并存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2013年02月01日 钱淑英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钱淑英,浙江金华人,文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儿童文学教学和研究,研究方向为童话与幻想文学。

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理论匮乏的困境似乎愈加严峻了:我们该如何建构适切的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话语?如何在追求理论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保证批评的有效性?又该如何准确描述和把握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和现状?在梳理2012年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既可以发现当下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存在的症结,也应该看到研究者们在理论话语突围上所做的努力,它们共同呈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困境与希望并存的局面。
    理论领地的坚守与开拓
    

    近些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者一直努力追求学术观念和方法的创新,希望通过理论的内在修炼,穿越儿童文学的狭窄之境。2012年出现的一系列的儿童文学理论著作,就展现了当下儿童文学研究不断更新的学术视野和学术能力,作者既包括儿童文学界的中坚力量,也包括一些年轻的儿童文学研究者。
    2012年,方卫平和刘绪源先后出版了个人论文集《巡回心灵的诗意:方卫平儿童文学论集》(明天出版社)和《儿童文学思辨录》(海豚出版社),两位学者以充满思辨性和批判性的质朴文字表达自己对儿童文学的独特理解,他们所体现的深切的学术关怀和深刻的理论思考,对中国儿童文学有着建设性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化阐释》是2012年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一部重要学术著作,作者吴其南从文化角度对20世纪的中国儿童文学进行阐释,提出了很多富有创见的话题,给人以极大的启发。
    2012年12月,海燕出版社推出了“儿童文化研究文库”,这是国内出版界第一次以丛书形式集中推出的一套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化的博士研究著作,其中四本为儿童文学理论著作,包括陈恩黎的《儿童文学中的轻逸美学》、王晶的《经典化与迪士尼化》、陈莉的《中国儿童文学中的女性主体意识》和钱淑英的《雅努斯的面孔:魔幻与儿童文学》。主编方卫平肯定了“新的现实环境下青年一代研究者在研究视野、理论和方法上所显示的学术提升的姿态”,而这种“超越”的姿态,正是这一批年轻的儿童文学研究者所努力实现的。他们渴望借助国际化的视野和多学科的方法,为中国当下的儿童文学研究注入更多的学术活力。
    因此,面对中国儿童文学的现状,无论是研究成果的呈现,还是学术队伍的样貌,我们都有理由相信,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未来景象,将会更加广阔和丰富。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儿童文学正在进行学科自身的突围,通过拓展学术边界获取更多的学术阵地,获得与一般文学研究交流和对话的理论平台。
    的确,如李东华所说,中国儿童文学存在着批评园地匮乏的情况,但也应该看到,儿童文学批评园地也正在逐步拓展中。
    在报纸方面,除《文艺报》开设儿童文学评论版块之外,《中华读书报》《文学报》《文汇读书周报》等报纸也设有“成长”版或“青少年文学”版,定期刊登儿童文学评论文章。与此同时,少年儿童出版社依然坚持出版发行《中国儿童文学》这份国内惟一的儿童文学理论刊物,实属难能可贵。另外,《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和《昆明学院学报》开设的“儿童文学与文化研究”和“儿童文学研究”栏目,成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而由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和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共同主办发行的《中国儿童文化》,也已成为发表儿童文学理论文章的一个重要阵地。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在方卫平的主持之下,《文艺争鸣》开始不定期开设儿童文学研究专栏,体现了这一理论刊物对儿童文学的重视与扶持。正是在这些阵地中,我们得以梳理出2012年最具有言说价值的观念和现象,并透过理论交集撞击出的学术灵感和火花,找寻儿童文学研究的更多发展可能。
    回溯历史的重新发现
    
《南方文坛》2012年第3期发表了方卫平、刘绪源、赵霞的一组儿童文学理论文章,从中传递出一个颇有意味的理论讯息。三位论者从不同角度构建了一个看似并不新鲜却值得挖掘的论题——“重新发现中国儿童文学”。
    在《从“事件的历史”到“述说的历史”——关于重新发现中国儿童文学的一点思考》一文中,方卫平依据自身的历史观念以及来自文本阅读的直接经验,提出了“重新发现中国儿童文学”的迫切性问题。早在1993年,方卫平就在新历史主义观念的指引下,完成了对于中国儿童文学批评史的建构。“重新发现中国儿童文学”,实际上是方卫平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完成学理性的历史叙述之后,通过《儿童文学名家读本》《中国儿童文学分级读本》这两套读本“重新发现”和“重新解读”中国儿童文学文本的过程,发现了重新评价中国儿童文学进而重新梳理、建构中国儿童文学史的意义和价值。
    赵霞的《儿童文学:重新发现的难度与限度》一文,是对方卫平提出的“重新发现中国儿童文学”的一种理论回应。赵霞认为,方卫平在选编“中国儿童文学分级读本”中提出的“重新发现”的思想,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灵感,但“重新发现中国儿童文学”存在自身的难度与限度。其难度主要表现为:“在儿童文学领域,对于既成文学史的重新梳理、评价和判断始终面临着来自现实环境、文献保存、研究传统以及自身批判精神等各方面因素的阻滞。”而对“重新发现”的限度的考虑,实际上是作者对“重新发现”意义的追问。在赵霞看来,中国儿童文学的“重新发现”,应该是“以一种贴近真实史料和作品文本的真诚的阅读体验为基础,而不是观念上的某种架空演绎。”这样的提醒看似过于小心谨慎,却十分有必要。如果我们能够真正有效地实践这样的理念,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叙述将会变得更加扎实与深厚。
    应该说,在文学界倡导“重写文学史”20多年后的今天,尤其是当有学者提出“‘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之后,中国儿童文学界再提“重新发现”的说法,理论话语的滞后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之间,确实存在文学语境的具体差异。这就意味着,重新发现中国儿童文学,或者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除了参照通用的历史观念之外,更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方法论。赵霞的这篇文章,主张将“童年性”和“文学性”作为儿童文学史坐标的两个方向,由此“重新发现中国儿童文学”并实现“重新发现”的根本意义。
    刘绪源在《南方文坛》2012年第3期刊发的文章《重评童话集〈稻草人〉——兼论叶圣陶何以中断1922年的童话创作》,则是对重新发现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个具体实践,它从一个切口清晰地呈现了中国儿童文学史的一个剖面,由此也印证了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将这篇文章和他的《重新认识张天翼——〈大林和小林〉中的“坏人”与“间离效果”》(《文艺报》2012年4月6日)以及《1960年,为何突然批判陈伯吹》(《南方周末》2012年5月11日)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看,我们会发现,刘绪源在2012年的儿童文学理论写作,似乎为重新发现中国儿童文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某种范式,并使其具有了现实指导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对中国儿童文学的重新发现,不仅应该包括材料的发现,还应包括观念的发现。晚清的富矿在不断挖掘之中,现代儿童文学史的重述已被很多人论及,想要在材料挖掘上产生新意实属不易。在儿童文学的当代时间段里,“十七年”和“80年代”可供言说的空间仍然很大,尤其是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的先锋性探索和实验,更值得我们加以返观和重评。而且,我们完全可以填平当代儿童文学阶段性的沟壑,正如成人文学界有学者在提出“重返80年代”时,将“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也纳入其中,这样便使研究具有了整体性和延续性。
    面向原创的批评与关怀
    
在市场化的文学环境中,尤其是伴随新媒介的出现,儿童文学的写作形式发生了许多变化,作家不仅进军网络游戏,而是还开始创作“微童话”。在《近年我国儿童文学的演变趋势》(《文艺报》2013年1月18日)一文中,王泉根从五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儿童文学原创和出版的发展趋势,同时指出,在市场和读者中受宠的儿童文学,也面临着缺乏“经典”的困境。
    的确,形式的丰富并不等同于文学的高度,面对中国儿童文学原创繁荣背后的艺术困境,研究者需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以及批评的立场和责任感,提出切中肯綮的意见,准确把握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走向。在《中国儿童文学》2012年春季号中发表的《儿童文学作家的思想与文化视野构建——关于当下儿童文学创作的一种思考》一文中,方卫平就从思想和文化视野出发,提出当代原创儿童文学需要在童年观、教育学、文化这三重视野中拓展眼界。而在《童年写作的厚度和重度——当代儿童文学的文化问题》(《文艺争鸣》2012年第10期)这篇文章中,方卫平则以更加集中深入的方式探讨了中国儿童文学创作中存在的文化问题,作者一方面试图找寻制约中国儿童文学艺术提升的主要症结,另一方面对此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给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开了一剂良药。
    批评家及时把脉问诊,对原创儿童文学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012年围绕原创儿童文学开展的一系列研讨会,在作家和研究者之间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为促进原创儿童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关注新的文学样式的发展,2012年7月,儿委会与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儿童文学》杂志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幻想文学创作研讨会”,深入探究了儿童幻想文学的门类区分、艺术潮流、写作特色及作家队伍等情况。儿委会同时关注青年作家的成长,特别推出“关注青年作家,倡导阳光写作”系列研讨会,并在年末召开了青年儿童文学作家汤汤、张玉清的创作研讨会,为年轻作家的成长提供助力。
    2012年10月,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组委会合作举办了原创华文图画书研讨会,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的多位学者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华文原创图画书的发展问题。通过研讨,研究者们形成一个共识,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华文原创图画书走向新的艺术高地,华文图画书创作的主要问题也许并不在于绘画技艺,而在于现代儿童观的缺失。在中国原创图画书稳健起步蓄势待发之时,这样的批评意见显得十分及时和重要。
    从儿童观反思原创儿童文学,需要在更多层面加以推进,更需要有国际视野。2012年6月,中国海洋大学、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联合主办了“中美儿童文学高端论坛”,中、美两国20余位知名儿童文学学者以“中美儿童文学中的儿童观”为核心,围绕“儿童文学历史回顾”、“儿童文学与国家”、“儿童文学与历史变迁”、“价值观与身份”、“儿童读者与成人作家”等论题,共同探讨儿童文学发展之路。尽管中西方儿童文学存在文化语境上的差异,但在儿童观上却拥有诸多交集。不同的是,美国研究者提出的论题大都不是观念上的宽泛讨论,而是以具体作家作品为切入点,通过儿童形象、成长隐喻、生存图景、民族身份、性别意识等问题的阐述,将儿童文学创作以及与儿童相关的现实问题引向历史和观念的深处,凸显出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的现实价值。这样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012年的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从理论话语、历史发现、原创批评等不同角度,呈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可能,它们形成一股合力,冲击着中国儿童文学的研究领域,激发着儿童文学研究者的学术热情。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研究领域,其中,有关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研究尤其值得我们注意。近年来出现的儿童出版的“民国潮”,进一步推动了学术界研究民国早期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化”问题。这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一个新契机,也是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参与教育实践的一个新契机,两者的合作必定会开拓出一个广阔且富有生机的学术疆域。

 

责任编辑:张雨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