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鲁迅旧诗的菰蒲之思(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李国华 参加讨论

    
    “菰蒲”一词凡二见于鲁迅旧诗,其一即前引《酉年秋偶成》,其二即1935年创作的《亥年残秋偶作》,引如下: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此诗或为绝笔。许寿裳三评此诗,以第一次评语为近正:“俯仰身世,无地可栖,是何等的悲凉孤寂!”⑦郜元宝认为“这首诗可以看做鲁迅对于自己一生事业的高度总结,具有强烈的心理自传色彩”⑧,大旨与许氏不差。鲁迅俯仰身世,觉菰蒲已尽,无地可栖,竦听荒鸡,起看星斗。结句或谓作者睹熹微之光,或谓诗人觉生命将残,似皆可备一说。惟“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一联,实乃鲁迅委曲深情、残缺、脆弱之自我主体意识的表露,试细分梳之。首先,这是一种叶落归根式的乡愁。鲁迅在《呐喊·自序》中痛诋故乡人情,在小说《故乡》中也痛陈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其他小说莫不以故乡人情为疗救国民灵魂的病例,难免令人误会鲁迅绝无乡思,只剩逃异地,寻找别样的人们。事实上,鲁迅自觉自身有一种无法或止的乡愁。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这位异乡的游子坦承:“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的确,在文章中,鲁迅仅此一次袒露关于乡愁的心情和思想。然而在旧诗中,他实在是三致意焉。且不说《酉年秋偶成》及《亥年残秋偶作》这两首明确以“菰蒲”为记的诗,其他旧诗中的“吴娃”、“越女”、“荇水荷风”等,亦可谓真情流露。至于“故乡如醉有荆榛”和“故乡黯黯锁玄云”中的“故乡”,恐怕也不会独独将自己的生身之地排除吧。当然,即使在旧诗中,鲁迅也仍然批评浙地人情,如《阻郁达夫移家杭州》即谓“钱王登假仍如在”,“何似举家游旷远”。这是一种爱恨交加的感情,鲁迅虽看透了S城人的心肝,却仍然忆念着儿时吃过的蔬果。通过人与物的分离,鲁迅将落叶归根的乡愁寄托在“菰蒲”上。菰,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嫩茎称“茭白”。菰蒲果然是要哄骗鲁迅一生并使其时时反顾的一种特殊物。
    其次,“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意味着鲁迅不愿彷徨于无地。在《影的告别》中,“影”宣称“我不如彷徨于无地”。所谓“无地”,即“黑暗和虚空”。鲁迅自言“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论者乃多以“影”为鲁迅之自喻,从而探析其反抗绝望之主体精神。“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当然意指无地可栖,但诗人自我的主体意识却是以此为憾,本希望老归大泽之时,菰蒲未尽的。因此,由“影”的决绝到“老归”时的脆弱,鲁迅的主体意识发生了细微的转换。《酉年秋偶成》结句慨叹“无处觅菰蒲”,更明确地表现了鲁迅心情的沮丧和思想的脆弱,他并不总是决绝地要“不如彷徨于无地”,也想将脆弱的情感放松,抚平,“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一种脆弱的主体意识存在,并不就导向对鲁迅反抗绝望的主体精神的否定。相反,它将鲁迅的自我主体意识呈现为一个层次不甚分明的立体,恢复其日常的肉身状态,即鲁迅有一般生物共有的脆弱和恐惧。
    第三,鲁迅俯仰身世,但见菰蒲已尽,无处可觅,可知他已然绝望,并不总是认为“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一个脆弱的主体,并非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月中伐桂的吴刚,当然难以始终支撑反抗绝望的现代使命;而当肉身将被岁月和病痛夺去之时,任何强韧的个体,恐怕都难免一时半会儿的脆弱吧。但是,这种脆弱是不便直接表述又必须直接面对的,鲁迅乃选择了旧诗,借典故以自文,于是呈现为另一类型的“难以直说的苦衷”。这也可以算是鲁迅的黑暗面,然而是近似于“仁厚黑暗的地母”的黑暗,或许可以永安一个战士的魂灵。
    在上述三点的意义上,鲁迅所谓的积习问题,可以有新一层的解释,即积习不仅源于愤世之情和游戏精神,而且源于脆弱的情感,源于有家却无从归去的恐惧。周作人在乃兄逝世后写作的《关于鲁迅》一文提到鲁迅1898年写的《戛剑生杂记》,其中有一段极其伤感的乡愁叙述:
    行人于斜日将堕之时,暝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必时时相语,谓今当至某处矣,此时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仰。故余有句云,日暮客愁集,烟深人语喧,皆所身历,非托诸空言也。⑨青年鲁迅情感脆弱,竟至于“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仰”,殊无“戎马书生”之概,何怪乎“文章误我”也。这种脆弱的情感,酿成为一种积习,就是每每在异乡敏感到挫折,积蓄为愤懑。按诸鲁迅生平,荦荦大者有仙台的幻灯片事件、泄题事件,鲁迅后来所抒发的屈辱体验,非情感脆弱者不能得也。因此,情感上的脆弱,对于家的怀恋,或许是鲁迅最原初的积习。只是这一积习深藏在鲁迅的愤世之情和游戏精神背后,鲁迅自身固然不常提及,读者也不得门径,难以索解。
    话虽如此,鲁迅的菰蒲之思仍然含有明显、明确的愤世之情,甚或含有一丝游戏精神。愤世之情不必细表,游戏精神则拟略述一二。有研究者指出,鲁迅凭记忆所及,曾分别于1934年4月10日、1935年12月5日书项圣谟题画诗“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薄西山四海孤。短策且随时旦莫,不堪回首望菰蒲”赠人,鲁迅旧诗中“菰蒲”一典多少与项圣谟有关,“无处觅菰蒲”意指“老百姓已经到了无以为生、非揭竿而起不可的地步了”。⑩揭出“菰蒲”与项圣谟的关系,的确有助于理解鲁迅的菰蒲之思中所传达的愤世之情。然而,遗民项圣谟题画诗容或有一丝反抗的气息,主要意思应是大树飘零、复国无望的落寞之情,与李煜所谓“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意旨相同。因此,“不堪回首望菰蒲”恐怕难以传达老百姓要揭竿而起的文化信息,而鲁迅“无处觅菰蒲”句也就难以承担革命的指符作用了。鲁迅与项圣谟相通的应是落寞之情,然一则“无处觅菰蒲”,一则“不堪回首望菰蒲”,前者重点在于没有菰蒲,后者重点在于不敢回头看,菰蒲却是有的,鲁迅的情绪要低落得多。或谓《酉年秋偶成》受秦观诗“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及张元幹《石州慢》“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影响,(11)或可备一说。秦观诗系《秋日》三首其一,全诗作“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处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乃是喜乐之境。张元幹《石州慢》恰好相反,写悲愤之境: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只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张氏的故国之思、反抗之意明写在字面上,倒可传达揭竿而起的文化信息。其词由烟水而菰蒲,与鲁迅诗句之组织亦颇相涉。如其鲁迅真有意张词,则《酉年秋偶成》必然要暗中传达革命的信息。然而,正如“缁衣”一词,鲁迅自承乃写实,探求“菰蒲”一词的典实,恐亦难免堕入彀中,鲁迅不过实写一己记忆中之茭白耳。不管如何,小心迅翁再次用典不庄,以游戏精神挑战古典诗词写与读的惯例,似非全无必要。无论在《酉年秋偶成》还是在《亥年残秋偶作》中,鲁迅的菰蒲之思都相当浑成,指向自我主体意识的脆弱面,悲凉孤寂,似无暇外求,亦不假外求也。
    需要再作分梳的是,鲁迅的菰蒲之思固然源于情感的脆弱,是内发之症,但仍有外烁之痕迹。《酉年秋偶成》置主体于荒村独钓之境,《亥年残秋偶作》置主体于梦坠空云、齿发俱寒之境,洵难自持,于是内外相激,主体脆弱的情感发生作用,鲁迅乃不得不慨叹菰蒲已尽,无处可觅。而一旦鲁迅将菰蒲之思落笔为诗,实际上就告别了无地彷徨的窘境。诗将无地彷徨的精神压力从诗人肩上卸下,诗人乃在诗这块土地上彷徨,脆弱的主体有了暂栖之所,反抗绝望的主体继续像过客一样前行。这其实是鲁迅自觉的文学禅,即所谓记念是为了忘却,写成文字是为了竦身一摇,摆脱悲哀。当鲁迅的菰蒲之思写在纸面上之后,他的自我主体意识乃发生一次蜕变;所谓速朽,亦或因之而言。于是旧诗乃成心情和思想的游戏,这是鲁迅游戏精神对读者的最末一次挑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