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与恐惧进行的游戏论莫泊桑小说《奥尔拉》的叙述策略和文体特点(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外国文学网 孙婷婷 参加讨论

    一
    1886版的《奥尔拉》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精神病专家马朗德请来几位医生与学者,为一个主动要求进入精神病院的“病人”会诊。面对这群特殊的听众,病人冷静而细致地讲述了自己的遭遇:起初,一种莫名的焦虑搅扰得他寝食不安;很快,第一桩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接连两个晚上,放在床头的一大瓶水都被喝光,心存疑虑的他经过一番严谨的实验,得出确凿的证据,说明把水喝掉的不可能是自己。接着,一连串让人惊异的事件相继出现:花园里的花自行折断,升到空中,消失不见;家里的玻璃器皿无缘无故地碎裂,房门莫名其妙地开关,牛奶被人偷喝,书页自动翻转……一切都似乎证明,一种看不见的生物正在骚扰自己的家,病人无奈地接受了事实,给这个“异类”取了一个奇特的名字——“奥尔拉”。最后,他惊恐地发现,镜子里反射不出自己的镜像,一种边界模糊的雾状物阻挡在他和镜子中间。他骇异到极点,决定躲入精神病院。
    主人公并不满足于单纯的讲述。因为不想被看作疯子,他表现得相当自信,不断强调自己经历事件时的清醒,试图说明事件的客观真实。他所罗列的证据让马朗德医生也感到费解,不得不发出奥尔拉是否真实存在的疑问。
    在1886版的《奥尔拉》中,莫泊桑采用了十九世纪小说中常见的“框架式结构” , 这种结构虽然难免造作和累赘,却有助于勾勒叙述者的形象,对他的年龄、外貌、经历与职业的交代可以使我们对他的讲述报以不同程度的信任。《奥尔拉》的叙述者是一个精神病院的病人,可以想见,在常人眼里,他的话可信度不高;不仅如此,病人讲述的还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故事……那么,如何让读者半信半疑,使托多罗夫强调的“因犹疑而生的玄怪感”巧妙地贯穿故事的始终呢?莫泊桑安排了精神病医生马朗德引入主人公(第一人称叙述者),马朗德医生是“精神病专家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Maupassant, 1978 : 280),作为病人的朋友,他一直追踪着后者的病情,由他把病人介绍给自己的同行,并对病人的话加以证实,无疑会增强故事的可信度。
    1886版的《奥尔拉》已经是一篇杰作,读者一旦进入其中,便不由自主地被一种强势的叙述浸染,这种叙述压抑了读者的批判精神与理性判断。然而,主人公表示遗憾的一句话——“先生们,我知道自己讲得太快了。”(Maupassant, 1978: 274)—— 也许正是莫泊桑对小说的看法,于是1887年,以“奥尔拉”命名的小说集问世,其中的第一篇便是改写后篇幅显著加长的《奥尔拉》。
    在新版的《奥尔拉》中,莫泊桑放弃了传统的框架式结构,不再让一个权威人物(他唯一的作用是为叙述者的讲述作证)引出叙述者。小说采用日记体,这种形式让我们直接参与到第一人称叙述者的经历之中。
    主人公不再是一个回忆梦魇的精神病人。小说伊始,他赞美诺曼底地区的美景,讴歌生活的美妙,还没有出现任何的病征。焦躁的情绪出现以后,他挣扎,离家出走,重新找到平衡,但是很快,情况恶化,他于是再次抗争,重新占据上风……就像心理学家们经常观察到的病案那样,叙事中也交替出现紧张发作与复归平静。主人公的遭遇持续了四月之久,其中的很多情节与第一版的故事没有多大差别,然而第二版的结局截然不同,戏剧性陡然增强:为了摆脱奥尔拉,主人公设下圈套,自以为把它引入其中,然后反锁上房门,从家里跑了出去,把房子一把火点着,却没有想到几个仆人还睡在里面。如果说第一版的《奥尔拉》达到了让人困惑与犹疑的目的,改动后的第二版则在此之上,又增添了恐怖的效果。
    此外,私人日记体的《奥尔拉》中还加入两个全新的情节:圣•米歇尔山的游历与巴黎的催眠术实验。这两个插曲,当叙述者最后意识到它们在这场对付自己的“阴谋”中所扮演的角色时,彰显出其全部的意义:它们是整个故事的忠实反射,实际上起到了一种叙事内镜(mise en abyme)的作用。
    小说的叙事抓住了流动中的时间。以主人公从巴黎回来为界,文本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叙述节奏较为缓慢,后半部分则开始加快。为了增强小说的纵深感,作家多用重复的手法,追求“回声的效果”。与首句的感叹“(5月8日)多么美妙的一天啊!我在草地上躺了一个上午……”(Maupassant, 1995: 69) 相呼应的是启动第二部分的8月2日的日记:“一切如常;天气好极了”(90)。5月12日,叙述者已经感到些许的不适:“我沿着河岸信步走去,突然,只散步了一小会儿,我就沮丧地回来,好像有什么不幸在家里等我——这是什么缘故?”(70)。从巴黎回来以后,同样的过程又在8月7日的日记中出现(94-95),只是描写得更为详细。
    小说的结构巧妙地映照了作品关于双重性的主题:两个人物、两个部分、两个插曲……甚至全文的最后一句话(“那么……那么……就该我自杀了……我!”)中,主要词语也都重复了一遍。这种对称与重复很好地服务了以“影子人或双重人格”为隐性主题的文本——最初是外在于人的“影子”(hors-là“在那以外”),然后逐步向主人公显示自己的存在、潜伏到他的身上、解除他的武装并最终取代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