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勒·克莱齐奥小说的音乐性:论《饥饿间奏曲》的《波莱罗》情结(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比较文学》2014年第 李明夏 参加讨论

    三、《波莱罗》的象征意义
    勒·克莱齐奥在小说中引用和借鉴的音乐往往对小说有着象征性的意义和启示。如《金鱼》(Poisson d’or)中的爵士乐,这种起源于美国南部非洲奴隶的蓝调音乐(blues),主要表现黑人的奴役之苦和向往自由之心,它象征着小说中非洲女孩拉拉波折动荡的移民经历[9:142]。《波莱罗》因其过度的反复和渐强的音量,最终导致收尾处轰鸣般的强音,代表着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演化过程。这种演化过程在《饥饿间奏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小说中日复一日、近乎相同的平常生活仿佛《波莱罗》不断回旋、重复的旋律;在反复中我们又感受到各种矛盾的产生,艾黛尔父母的常年争吵、父亲亚历山大不切实际的投资计划,还有客厅谈话折射出来的欧洲社会愈演愈烈的仇恨排外的意识形态,这些矛盾渐渐集聚,渐渐激化,如同《波莱罗》慢慢升腾的音量一般,最终产生了质变和断裂,暗示着艾黛尔的家庭在二战爆发的时代大背景下遭遇破产流亡的毁灭性结局。
    不仅如此,作者在小说最后的7页中还透露了一些那个时期发生在巴黎的可怕事件。在这段题为“今天”的章节中,读者跟随半个世纪后艾黛尔儿子的脚步,寻找战争遗留在这座城市的历史残骸:一个当年被称作“冬季单车场”(le Vél’d’Hiv)的大平台,是当年德军用来关押13万犹太人、随即将他们遣送到集中营的中转站。此外,作者还专门运用白描的方式,勾勒出一幅当时集中营的地理分布图,②强烈的视觉冲击给读者造成触目惊心的震撼感,这又刚好与《波莱罗》结尾遽然而起的轰鸣般强音相对应。
    另外,《饥饿间奏曲》以主人公艾黛尔的视角来观察这场战争,实际也在讲述这位年轻女孩逐渐锻炼成独立坚强的女性的苦难历程。起初,她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富家少女,会为了朋友的任性嫉妒而流泪,但在目睹了周围人的虚伪、歧视、背叛和经历了自己家庭的破产、瓦解、流亡后,她看清了这个世态炎凉的残酷现实,她顽强地支撑着整个家,带着父母逃出巴黎,开始颠沛流离的难民生活。所以,整部小说也体现了女孩艾黛尔从稚嫩到成熟、从脆弱到坚强的成长过程,一个慢慢“觉醒”的过程,这点也和《波莱罗》不断升起的音量正相吻合。
    因此,《波莱罗》所要表达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演化过程,在《饥饿间奏曲》中得到了多方面的体现:这是艾黛尔家庭从盛到衰的过程,是欧洲社会走向混战的过程,同时也是主人公自身成长的过程。作者独具匠心地将这三个层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小说富有了张力和主题的多义性。
    由此看来,勒·克莱齐奥引用《波莱罗》的目的在于,他将乐曲放置在二战背景下,以小说的形式进行演绎。因此,《饥饿间奏曲》与《波莱罗》在宏观上形成了一种对位的结构,两者构成了互文、互释的关系。
    《波莱罗》在震耳欲聋的高潮中戛然而止,暗示着小说的最后并不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不同于《金鱼》中的爵士乐首尾相接的“圆形”曲式结构代表着拉拉在各国历经颠簸后重返故乡找回真正的身份[10:116],《饥饿间奏曲》中的艾黛尔最终无法回到祖先居住的毛里求斯岛,而是逃往了加拿大。这也许解释了勒·克莱齐奥为何给小说取名《饥饿间奏曲》,暗示着艾黛尔真正的“饥饿”(对身份认同的渴求)永不停歇,将永远继续下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