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中北欧文学 >

金寿铁:卢卡奇《小说理论》价值探析(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金寿铁 参加讨论

    小说叙述的现代意义
    在西方的传统观念中,文学体裁分为抒情、叙事和戏剧三种。其中,小说属于叙事体裁,它与“现代性”的形成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小说的本质和性质的追问并不仅限于对一种文学体裁的追问,而是一路追问创造了该作品时代的性质,即“现代性”。在《小说理论》中,卢卡奇通过总体性深入探究了这个主题。在小说最初登场的年代,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作为人生的最初故事,小说为“现代的个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就是卢卡奇的问题意识。
    他以充满诗意的文笔,聚焦亮点、以点带面,展示了古希腊文化的圆环特征。“仰望星光闪烁的苍空,能够阅读可以去又必须去的路的地图,那个时代曾经多么幸福?而且,星光璀璨夺目,能够照亮那条路,那个时代曾经多么幸福?”卢卡奇把与此相符的时代称为古代希腊时期的叙事时代。这是一个幸福的时代,虽然世界与自我、天空的火光与尘世的火花呈现了二元形象,但它们共生并存、相互兼容,从未呈现出不共戴天、水火不容的分裂状态。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融生命与本质为一体的乌托邦归于消失,悲剧取而代之,占据其位。新的形态的思维方式诞生了新的形态的艺术,而这种艺术成了今日小说形式存在的理由。
    卢卡奇所理解的小说就是寻找并恢复业已失去的东西的作业。文学始于神话,在这一大背景下,寻找并恢复昔日美好时代:“一切新鲜而亲切,充满冒险但最终归己所有的时代”。这样一个自我与他者、自然与人、个人与世界融为一体、浑然天成的圆环时代也正是小说的原初志向与追寻。这种无怨无悔的志向和追寻完全不依赖于任何后天的教育和理性判断,而仅仅依赖于历经世世代代遗传和继承的本能和气质。小说是一个作家为了寻找失去的总体性而行走的艰险旅程,虽然这是一个无法承诺其终点的旅程,但其终点却十分明确。与作家一道,小说的主人公和读者也都一起经历这一艰难的旅程。卢卡奇把小说视为可以寻找失去的世界的独一无二、绝对确实的方法,并在这个小说形式中发现了一个乌托邦的原型。在塞万提斯、巴尔扎克、福楼拜、歌德和托尔斯泰等人的小说中,卢卡奇了解到了不完整的人和不完整的世界的斗争,了解到了不完整的客观性向完整的客观性变化的过程。
    由此可见,在卢卡奇看来,所谓小说的客观性,意味着作品的意义绝对无法渗透现实,但是如果没有意义,现实就会沦为不具有任何本质的虚无。这种入木三分的洞察能力不仅显示出小说形式可能性的创造界限,也显示出这样一个历史哲学的契机,那就是伟大的小说可能成为而且应该成为故事的本质而加以象征化、形象化。进入现代以来,世界与本质渐行渐远,恍如披上了一件陌生的外衣。在这一疏远过程中,新近登场的“小说”放飞梦想,总是渴望总体性。通过反讽技巧,甚至正话反说,我们可以认识其背后隐藏的总体性的面貌。正因如此,乌托邦的乡愁甚至可以窥见作为乌托邦的现实可能性。所以,作为一种古老而常新的艺术形态,小说形成于历史哲学的不断努力和向前发展,形成于对生命之路的不断省察和上下求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