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文献整理、史论撰述与体系建构三重奏(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甘肃社会科学》 黄霖 李桂奎 参加讨论

    黄:王运熙、顾易生两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已将“史”的论述推向高峰,显然不能再沿着“史”的老路走下去。面对当时学界正在激烈地争论中国古代文论有没有体系的问题,我们没有写论文去参加空对空的讨论,觉得重要的是真正着手去探讨、整理与总结,于是我们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为题,申报了“八五”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结项成果是,王运熙先生与我一起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三卷(《原人论》《方法论》《范畴论》)。在讨论如何着手建构“体系”问题时,大家决定从认知、方法、范畴三个角度进行。后来“认知”部分就由我来负责编写。我至少花了一年多时间反复考虑,如何本着“从世界性中抓住特殊点”“从历时性中找出统一点”“从多元性中找出融合点”的原则,力求从中国古代文论中抓出一个“纲”来,一个能用它来统率全局的“纲”。后来,我终于从唐代佛教理论中找到了“原人”两字,借用它作为我们的“纲”,用它来概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体系的基本品格和核心精神。“原人”的具体化,即“心化”“生命化”“实用化”,可以分别用以标识中国古代关于文学创作、文学文本、文学功用的思想理论。后来,我改用了“文自人”“文似人”“文为人”来概括这三个问题。自古以来,文论中只有说“原道”,从没有人说过“原人”,“原人”这个词压根儿没有在文论中出现过。这就不免使人感到奇怪,也遭到过一些责难;另有一些人则将它与“人的文学”“文学是人学”简单地等同起来,还有的人认为这是中央后来才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演绎。其实都是误解。我这个“原人论”,是中国的,是文论的,是有它的特殊的内涵的。我自以为拈出“原人”两字是颇得中国文论的神韵的。使我感到欣慰的,毕竟也有知音,有些学者就认为这是“近年来研究古代文论最具原创意义的成果之一”,“是正本清源的新人耳目之论”。最近,我作为首席专家在马工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绪言中写入了这一思想。项目终审时,得到了童庆炳教授的肯定。他认为,“中国文论的核心精神是以‘人’为原点,这个论述是很精练的,比较好”“三句话,‘文自人,文似人与文为人’,说得清楚,学生也记得住”。可惜不到一个月,童先生就不幸逝世,令人不胜痛惜!但童先生的鼓励使我更加坚定了信念,更想在我有生之年能再重写“原人论”,要继续用中国的思维、中国的语言、中国的形式总结好中国古代的文论体系。这并不只是“照着讲”,以还原它的历史形态为最终目的,而是要“接着讲”,为的是构建能进入当代的文论领域和世界文论的话语系统的、具有中国气派与中国精神的关于“文学”的概论。这是我的梦。因此,在我心目中,很是看重拈出的“原人论”。恐怕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一文不值,胡说八道,那就只能“且当愚人言,难与智者道”了。
    李:您说很想重写“原人论”,而现在仍未能圆梦,也许与后来您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开辟《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中国分体文学学史》等“研究史”“学术史”研究之路有关吧。您为什么会去另辟这样一条道路?在具体研究中又有什么体会呢?
    黄:这是一个说来话长的问题。记得当年我在读大学的时候,王运熙先生给我们讲刘知几《史通》的《六家》,谈到史学著作的“六家体制”就是一种不断创新的过程。这一点,对我的启发很大。当时大约是1963年左右,刚刚开始出现“学科交叉”的说法。那时,我已经准备报考“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研究生,头脑中就有一种想法,想用“批评史”的眼光去研究“文学史”著作的编写,搞一种“文学史学”。当时翻过不少现代的文学史著作和古代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品。只因后来“文革”起,就没有能做下去。“文革”以后,我写的第一篇关于“文学史学”的文章是讨论黄人的《中国文学史》,题目就点出它是“中国文学史学史上的里程碑”。先是作为校庆报告发表,或许是因为人们觉得“文学史学”这个提法很奇怪,或许是以为我弄错了,印出来的全校校庆报告的目录中就把“学史”给删掉了。后来,将文章交给北京的一家杂志社,或许编辑也看不懂“文学史学”的名目,等过了一年多我问编辑时,说将稿子遗失了。再给《复旦大学学报》,发表时尽管已是1990年了,但当时还是比较早地明确提出了“文学史学史”的看法。后在《近代文学批评史》中,我就打破以往编写批评史的常规,专门立了一章“中国文学史学”。所以,我早是有志于搞文学的研究史、学术史的。20世纪末,当我们完成了“八五”的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后,王运熙、顾易生两先生先后退休,带领复旦大学中国文论史研究团队的担子就落在我身上。而当时已近世纪之交,总结一个世纪以来的学术研究之风气,正在学界悄然兴起,于是在研究室同仁们的支持下,我就决定将研究重点转向学术史、研究史,便以“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为题申报了“九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得批准后,我将这项目分解为总论、诗、词、文、小说、戏曲、文论七个子项目分头研究。后来分七卷出版,全靠集体的力量。我们之所以先搞20世纪而不先搞古代,不先搞《中国分体文学学史》,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20世纪古代文学研究史的内容相对少,二是它对当下可能更有直接的借鉴意义。我在这套书的《总前言》中说得很明白,希望“总结出百年学术史的经验教训,为新世纪的学术研究填石铺路”。在这篇前言中,我总结了九个问题,虽然是总结过去的历史,但都是面对当代现实的。比如,第一个问题,谈的是学术研究的价值追求问题。我认为这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社会性的研究,一类是个人性的研究。虽然我并没有简单地否定哪一种研究,认为各有其所长,也各有其所短,但我对现在有一些学者提出要在象牙塔里做学问,离现实越远越好的意见是有看法的。我还是希望学术研究要有人文关怀的精神,要关心现实,关怀现代人的生存,关心老百姓的问题。再如,谈阶级论与人性论的问题,也是有针对性的。现在一些人过分夸大人欲与本能、张扬个性的自由,将社会共同遵循的秩序置于脑后,这行吗?现在,社会贫富的悬殊十分严重,人与人之间并不生活在一个水平线上,假如不正视现实的不同的阶层的存在,一味讲人类的共性,能使社会真正和谐吗?总之,这九个问题,虽然都是对于历史的总结,但更在于引导人们对于现实的思考。
    李:《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中国分体文学学史》两部大著总结学术史、探讨研究史,工程浩大,功德无量,必将泽被后世!
    黄:你夸得过分了。实际上,这两部史、特别是后一部“学史”,主要是由于我,以及同仁们的学力远远不够,时间又比较局促,对于“学史”的认识也各有差异,所以并不很成功,只能算是一种尝试而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