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现存五种宋人“杜甫年谱”平议——以鲁訔谱对赵子栎谱、蔡兴宗谱的承袭为主要线索(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中文版》 曾祥波 参加讨论

    三 吕大防《杜工部年谱》与蔡兴宗《重编杜工部年谱》的原创性价值
    鲁訔《年谱》之声名显赫,还因为它直接承袭了蔡兴宗《年谱》的基本框架与原创性贡献。蔡兴宗《年谱》对吕大防《年谱》多所纠正,阐发己见,原创性极高。
    我们先来看吕大防《年谱》的原创性贡献,综合撰述时间在吕谱之前的今存所有“杜甫传谱”文献进行全面比较(具体文献参见本文第一部分),可知吕谱多参考元稹《墓系铭并序》及《旧唐书·杜甫传》,然亦沿袭王洙《集记》以杜诗为系年之证的做法,故细节上渐趋细密;吕谱的原创性观点主要有三:第一,综合元稹《墓系铭并序》杜甫“享年五十有九”,以及王洙《集记》“集有《大历五年正月追酬高蜀州》诗及别题大历年者数篇”,确定杜甫生年为睿宗先天元年。第二,揭橥《观公孙弟子舞剑器》为记载杜甫幼年生活之最早诗篇,并指出“甫是年才四岁,年必有误”,揭开后世对该问题之争论。第三,定《新安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诸篇作于乾元元年华州司功任上。
    我们在“杜甫传谱”及吕大防《年谱》的基础上再来看蔡兴宗《年谱》的原创性贡献,得到如下五点:
    第一,杜甫出生之纪年。吕谱认为杜甫出生于“睿宗先天元年癸丑(按,当为“壬子”)”,蔡谱改为“玄宗先天元年壬子”:“按唐史:明皇传位后始改元。而吕汲公所编《年谱》作‘睿宗先天元年癸丑’,皆误。”
    第二,杜甫献三大礼赋之时间(已见上文)。
    第三,杜甫“参列选序”与得官之辨。蔡谱指出,杜甫献三大礼赋后并未立即得官,而只是参列选序,直至十三载才得河西尉:“十三载甲午。冬进《封西岳赋》,赋序曰:‘上既封泰山之后三十年。’按唐史:开元十三年乙丑岁,封泰山。至是三十年矣。……而旧《谱》入十一载,皆误。”又称:“按《新[唐]书·列传》《集记》皆以先生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则或在此载下,而考《秋述》文曰‘我弃物也,四十无位’,又十三载进《封西岳赋表》略曰:‘臣本杜陵诸生,年过四十,尝困于衣食,盖长安一匹夫耳。顷岁国家有事于郊庙,幸得奏赋,待制于集贤,委学官试文章,再降恩泽,送隶有司参列选序。’又《赠韦左丞》诗有曰:‘主上顷见征,欺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乃知先生进三赋后,才俾参列选序,则罢尉河西,改授胄曹,其在天宝之末载乎?故《夔府书怀》诗有曰‘昔罢河西尉,初兴蓟北师’是也。”蔡谱考辨精细,进一步将献三大礼赋与献《封西岳赋》之时间及后果厘清。
    第四,杜甫补京兆功曹之时间。《旧唐书·杜甫传》:“(上元元年,760)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王洙《集记》:“(上元元年)遂入蜀,卜居成都浣花里,复适东川。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以道阻不赴,欲如荆楚。上元二年(761),闻严武镇成都,自阆州挈家往依焉。”《新唐书·杜甫传》:“(上元元年)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宝应元年,762)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综合来看,早期传谱作者皆将杜甫补京兆功曹之时间定为上元元年。吕大防谱定为永泰元年(765):“永泰元年丙午(15)。严武平蜀乱,甫游东川,除京兆功曹,不赴。”永泰元年说与旧说迥异,而未说明原因。又,永泰元年杜甫已重返成都,未在梓、阆,此年“游东川”之说未稳。蔡兴宗《年谱》则将时间定在广德元年(763):“(广德元年)是岁召补京兆功曹,不赴。时严武尹京。有《春日寄马巴州》诗,注曰:‘时除京兆功曹,在东川。’而《本传》与《集记》作上元年间,旧《谱》作永泰年,皆误。”寻绎蔡谱文字,蔡兴宗系年之缘由有二:(1)杜甫自注:“时除京兆功曹,在东川。”而避乱梓州、阆中(“在东川”),时间在宝应元年至广德元年之间。(2)严武任京兆少尹。按,《旧唐书·严武传》:“入为太子宾客,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复拜成都尹,充剑南节度等使。”迁京兆尹事在宝应元年七月;复拜成都尹事在广德二年(764)初。因此,两个因素(762-763/762-764)的交集则为762年7月—763年初,再考虑到《春日寄马巴州》作于春天,则当在763年(广德元年)春。其考证之功极为缜密。(16)
    第五,辨明杜甫避乱梓、阆之时间。王洙《集记》:“遂入蜀,卜居成都浣花里,复适东川。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以道阻不赴,欲如荆楚。上元二年,闻严武镇成都,自阆州挈家往依焉。武归朝廷,甫浮游左蜀诸郡,往来非一。”依王洙说,杜甫游梓、阆有两次。上元元年入蜀,适东川梓、阆间,至上元二年自阆州归成都,此其一。宝应元年严武离蜀赴京,杜甫再次游东川梓、阆间,此其二。前说误,后说是。又,吕大防谱:“上元二年,是年严武镇成都,甫往依焉。……永泰元年,严武平蜀乱,甫游东川,除京兆功曹,不赴。”按,吕谱称上元元年杜甫第一次由东川“往依”严武,当从王洙《集记》而来。吕谱称永泰元年严武平蜀乱,杜甫时游东川。按,吕谱之前说承王洙《集记》之误;吕谱之后说,时间亦误,严武再任蜀中在广德二年,杜甫旋即由东川归成都入严武幕中。蔡谱辨之甚明:“(广德)二年甲辰。春,居阆中,有《伤春》五首,别本注曰:‘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巳收宫阙。’集中乃编作夔州诗。又有《收京》三首,而编作凤翔行在诗,尤为差误。……游梓、阆跨三年也,及他诗言三年者非一。而《集记》乃书人蜀复适东川,上元二年闻严武镇成都,自阆挈家往依焉。其旧《谱》又多因之。”
    这五种观点,鲁告《年谱》全部予以采纳。一般来说,作为学术研究的年谱与诗文编年工作,往往是草初易多新见,后出难得原创,蔡兴宗《年谱》在吕大防《年谱》的三种原创观点之外,又得出五种原创性观点,实属难得。鲁訔《年谱》直接承袭蔡兴宗《年谱》,全盘吸收了蔡谱的原创观点,又将赵子栎《年谱》的两种原创性观点尽数收入,自然成为当时带有“集成”性质、最便于使用的杜甫年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