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诗志论及其回响(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林岗 参加讨论

    二、诗志论与两种诗论视角的形成
    古代中国诗文并称,诸文体之中也是诗文并贵。诗居于美感和修辞色彩较强的各种文体的首位,而文在布政宣令、礼乐化俗诸文体中领先,这令人联想到战国文献常见的《诗》《书》并称。如《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后来刘勰《文心雕龙·宗经》说得更加详细:“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纪传铭檄,则春秋为根。”《易》《书》《诗》《礼》《春秋》都是最早期的传世典籍,被目为“三极彝训”,“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按刘勰所言,这些早期文类之所以尊贵是出于如下两点理由:它们是后世诸文体的源头;它们指涉意义的终极且是美学的典范。以今人的眼光看,前者是成立的,以早出为尊贵,学者也指出了这一点:“古人往往以早期产生的文体为正宗、正统,以后世孳生的文体为变体、旁流,古体高于今体,正体高于变体。”④至于后者,有部分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牵强之处。这些早期典籍的部分内容确实是古代文化里的“彝训”,也涉及古代心灵的“奥区”,但并非全部。而将它们看作从此便不能逾越的美学典范,也只有在极其有限的意义上才是正确的。
    其他文体暂且不论,诗的尊贵早已由春秋之世的用诗活动——赋诗言志——奠定牢固的基础,或者可以说诗是因人而贵。那时还没有其他接近诗一类的文体,但诗的绝大部分作者,我们所知道的使用者,全部都是高人一等的公卿贵族,这就不由得诗不高贵了。后来,虽然如同春秋时期那样的文化垄断被打破了,而其他偏于美感和修辞色彩的文体也产生了,但诗的这种价值惯性还是保存了下来,它就高居于各种审美抒情文体的首位。
    钱锺书《中国文学小史序论》谈到中国古代文论的两种视角:分辨体制和鉴别品类。他说:“吾国文学,横则严分体制,纵则细别品类。体制定其得失,品类辨其尊卑,二事各不相蒙”。⑤钱锺书指出的是文论史上的重要事实,但他并没有论述关于这个事实的解释。当然纵横详论分体制与辨尊卑,亦非此文和笔者的能力可以完成。这里仅仅指出一点,古人论文的这种纵横格局,在春秋时代的赋诗言志里竟可以看见它的端倪。那时虽无辨体制的必要,因为只有诗这一种文体,无从与其他文学性的文体比较、甄别、辨识,但却已经建立了日后比较、甄别、辨识的基础。日后分辨体制的基础就是诗的尊贵性的确立,这是一个坐标系的原点。日后各种体制的分辨,都由于原点的确立而得以在坐标系中展开。例如,陆机《文赋》辨体的论调虽与诗志论旁出有异,但首论的却是诗;刘勰《文心雕龙》的辨体部分,亦以诗为首。
    至于鉴别品类,在赋诗言志中就已经展开了。虽然它同日后的文论还是有所不同,但确实定下了基本的旋律。我们知道,将前人之诗断章取义,表达此时此刻的心志,必须要通过选择而作出,而选择的标准无疑受教养、趣味所支配。教养趣味的相对一致性,推动了选择的接近,这样,反复选择形成的结果就累积为值得提倡的品类。这意味着那些出于教养、趣味的原因而少受选择的品类就累积为不值得提倡的品类。于是品类的差异就出现了。虽然同为诗,但诗也分品类。虽然还谈不上是文论意义的“细别品类”,却可以目之为“细别品类”的前身。春秋三十三回赋诗,共涉古诗七十六首。出于《小雅》最多,三十五首;《大雅》九首;包括《召南》在内的风诗二十六首;其余出于《颂》或今已失传之诗。《小雅》、《大雅》合起来占了大部分。由此或可推测:一条在诗文本中分别品类的界线隐约已经出现:大小雅更受喜好赋诗的公卿士大夫青睐,它代表了西周文化在贵族中的正统品味;而除周南、召南以外的风诗代表了各诸侯国贵族的地方品味。虽然春秋时期东周已然式微,政治势力衰弱不堪,但文化则依然强势。小雅、大雅的诗,多形成于强盛的西周时期,它代表的审美趣味依然在其衰弱之后为各诸侯国贵族所趋之若鹜。《左传》所记载的赋诗言志场合,还可以找到蛛丝马迹线索的证明。昭公十六年,晋国公卿韩宣子离开郑国之前,郑国六位公卿为宣子饯行。席间,宣子提议六卿各人赋诗,以便宣子“知郑志”。子差齿赋《野有蔓草》,子产赋《羔裘》,子大叔赋《褰裳》,子游赋《风雨》,子旗赋《有女同车》,子柳赋《捧兮》。韩宣子评论道:“赋不出郑志,皆昵燕好也。二三君子,数世之主也,可以无惧矣。”这六首诗于今本《诗经》皆存,同在郑风。韩宣子所谓“知郑志”,恐怕有两个意思:想了解郑国的风诗;想知道六卿各人此时的心志。宣子所谓“赋不出郑志,皆昵燕好也”,一面是肯定六卿心齐,没有异志,所以能为“数世之主”;另一面也未尝不是微含憾意。“不出郑志”,未尝不是缺乏远大志向的意思。所以,韩宣子观志之后的回赋是周颂的《我将》。杨伯峻引杜《注》:“取其‘日靖四方,我其夙夜,畏天之威’,言志在靖乱畏惧天威。”⑥的确,“昵燕”之好与“日靖四方”,其美学趣味是不在一个层次上的,韩宣子的志比郑六卿的志远大豪迈多了。
    各诸侯国风诗所呈现的地方品味,春秋时期风评就已经不一,得到的褒评不及雅颂。襄公二十九年,吴国公子季札来到鲁国礼聘,顺便一窥中原文教声乐之盛,“请观于周乐”。于是鲁国使乐工为之遍奏诗乐:⑦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豳、秦、魏、唐、陈、鄶、小雅、大雅、颂。每歌之后,季札都有评论,其中最为赞美的是与周人关系最密切的诗乐,如周南、召南、豳、雅、颂,而唯独对郑、陈诗乐评价不佳。如歌郑之后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歌陈之后曰:“国无主,其能久乎?”⑧当时并不如后世一样有诗文评家,赋诗言志的重点也并非落在诗文本之上。但是由于赋诗本身必然包含类似鉴别品类的选择过程,在这种用诗的风气之下形成一个实际存在的品类的分别,这实在是很自然的。可以推想,赋诗风气盛行的年代,最能体现周人历史和礼乐精神的诗篇处于一个较高的审美等级,而各诸侯国的风诗则处于一个较低的审美等级。所以,后世有“雅颂正声”或“大雅正声”的说法。“雅”不仅是三百篇中诗类别的名称,而且还表示最高的诗的审美典范。在这个意义上,雅诗要在风诗的品类之上,这是赋诗言志年代的事实。我们甚至在赋诗风气已经消逝的年代才出现的《毛诗序》中,看见它遗留的痕迹。《毛诗序》这样讲“风”与“雅”的区别:“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兴废也。”⑨“天下”当然高于“一国”,“四方”当然高于“一人”。这种诗表现出来的审美趣味的差异,正是雅诗与风诗的不同。说到品味,“雅”要排在“风”之前。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雅通于正,雅就是正。然而,中古以后,风雅并称,同属中国诗歌主流的美学趣味。由于去古久远,贵族社会的身影越来越模糊,三百篇既然为诗的典范,风与雅之美学趣味的界线在后世文论家的眼里逐渐模糊,竟然并称而成为一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