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元代文人的赏曲之风(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 查洪德 参加讨论

    三、赠妓诗(词)形成风气
    宋代文人写了不少赠妓词,元代曲家写了大量赠妓曲(17),这些都已为研究者所关注。在元代,不以曲名家的诗人们也写了不少赠妓诗(词),却没有多少人关注。仅由《青楼集》的记载,就可感受当时赠妓诗写作风气之盛,如歌妓小娥秀,“中朝名士赠以诗文盈轴焉”,周喜歌,“诸名公皆赠以词”,于四姐,“名公士夫皆以诗赠之”(18)。文献记载有赠妓之作的著名文人很多,如赵孟頫、滕玉霄、王士熙、王恽、胡祗遹、卢挚、张炎、冯海粟以及元明之际的杨基等等。只是这些在当时文人心里都不过是“一时娱戏”之作,多不保存,更不会编入文集,大多没有流传下来,也是一大遗憾。
    元代文人赠妓诗词,与宋人赠妓词、元曲家的赠妓曲有很大不同。宋人赠妓词、元人赠妓曲,都有一些对歌妓轻慢、狎玩的内容,还有一些色情的东西。元人的赠妓诗词没有这样的东西。赠妓曲有些关注的是妓女的卖笑生涯,甚至肉体,赠妓诗词则关注歌妓的表演,关注的是艺术。
    元人写作的赠妓诗数量很多,现在所见极少。如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万柳堂》条所载赵孟頫“万柳堂前数亩池”诗,就不见于其别集,若非笔记记载,现在也很难见到了。现在可见的,如洪希文《张参军克明席上出歌妓蹋筵主人索诗赠之口占一绝》:“歌喉圆转联珠贯,舞袖郎当散彩霞。记得乐天诗句好,醉娇无力牡丹花。”(19)索诗者是主人而非歌妓,属应酬之作,赞扬一下歌妓歌舞之美,也是对主人的奉承。已经入明的杨基有《赠京妓宜时秀》:“欲唱清歌却掩襟,晚风亭子落花深。坐中年少休轻听,此曲先皇有赐金。”(20)是因顶级歌女流落所发的感慨,感情是复杂的,世事盛衰,人事变迁,高雅不为世俗所重,都蕴含在这28字中。
    杨维桢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有争议性的人物,文献保存了一些与他有关的赠妓诗。他有乐府体的《花游曲》,其序云:“至正戊子三月十日,偕茅山贞居老仙、玉山才子烟雨中游石湖诸山,老仙为妓者琼英赋[点绛唇]词。已而午霁,登湖上山,歇宝积寺行禅师西轩。老仙题名轩之壁,琼英折碧桃花下山,予为琼英赋《花游曲》而玉山和之。”
    三月十日春蒙蒙,满江花雨湿东风。美人盈盈烟雨里,唱彻湖烟与湖水。水天虹女忽当门,午光穿漏海霞裙。美人凌空蹑飞步,步上山头小真墓。华阳老仙海上来,五湖吐纳掌中杯。宝山枯禅开茗碗,木鲸吼罢催花板。老仙醉笔石栏西,一片飞花落粉题。蓬莱宫中花报使,花信明朝二十四。老仙更试蜀麻笺,写尽春愁子夜篇。(21)琼英是顾瑛玉山佳处歌妓。顾瑛(玉山才子)的和诗也很美,保存在他的《玉山璞稿》中。这样的活动在当时竟传为美谈,引来不少文人和诗,流传至今的,尚有郭翼《花游曲和铁崖韵》(《御选元诗》卷九,其别集《林外野言》卷上只题《花游曲》),马麐《和花游曲》(《御选元诗》卷十一)等多首,这很可见出当时风气。
    元人赠妓诗的内容大多是严肃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席上应酬之作,不过赞扬歌舞之美。有些则借以寄寓感慨,有比较深沉甚至复杂的内容。
    赠妓诗之多,本身就是元代文人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一种说明。在元代,谢安携妓成为使用很普遍的典故,并且大多都是欣赏的口吻。也有从另一角度切入的,如刘鹗《题东山高卧图》:“东山携妓嬉游日,敢意胸存万甲兵。今日总戎真竖子,徒耽歌舞误苍生。”(22)这给我们很重要的启发:元代文人欣赏的是风流而不是荒淫,在他们心目中,荒淫与风流是有严格区分的。
    与赠妓诗罕有流传不同,元代赠妓词则有大量流传。元代的赠妓词与宋代的赠妓词不同,元人的赠妓词与赠妓诗一样,是比较严肃的。清人叶申芗辑录《本事词》(23),其中载有数量可观的元人赠妓词,由此可窥见元人赠妓词之一斑。
    元代写作赠妓词较多的,当然是文雅风流的才子。如滕玉霄,《元诗选》小传说他“风流笃厚,见者心醉,往往狂嬉狎酒,韵致可人”(24)。《青楼集》载有他赠宋六嫂的[念奴娇]词:
    柳颦花困,把人间恩爱,尊前倾尽。何处飞来双比翼,直是同声相应。寒玉嘶风,香云卷雪,一串骊珠引。元郎去后,有谁着意题品。谁料浊羽清商,繁弦急管,犹自余风韵。莫是紫鸾天上曲,两两玉童相并。白发梨园,青衫老傅,试与留连听。可人何处,满庭霜月清冷。宋六嫂是乐工(觱栗工)的女儿,《青楼集》说:“宋与其夫合乐,妙入神品。盖宋善讴,其夫能传其父之艺。”(25)读此词,最让人感叹的是,一位官至翰林学士的文人,对歌妓与乐工夫妇感情的颂扬,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乐工与女伶的敬重。曾官集贤待制的冯子振(海粟),名声与豪俊都超过滕玉霄,他也有赠妓词,其赠珠帘秀[鹧鸪天],流传极广。
    一代大师赵孟頫也有赠妓词。他赠歌妓贵贵的词写人生易老,寄寓世事之慨。徐釚《词苑丛谈》(据《尧山堂外纪》)载其“在李叔固丞相席间赠歌者贵贵[浣溪沙]词”,且言:“公以承平王孙而遭世变,故其词不无麦秀狡童之感”:
    满捧金卮低唱词,尊前再拜索新诗,老夫惭愧鬓成丝。罗袖染将修竹翠,粉香须上小梅枝,相逢不是少年时。(26)这位李叔固丞相,即李邦宁,本是南宋宫中一个小太监,宋亡,随恭帝入见元世祖,留在宫中,因警敏,称世祖意,步步升迁,武宗时至大司徒尚服院使,遥授丞相,行大司农,领太医院事。赵孟頫与李邦宁,尽管出身不同,经历各异,但相同的是都经历由宋入元,都出身特殊而居于高位,让人有些别样的感觉。他们心中都不免有一些无法说明的东西。这首赠妓词所要表达的东西,实在是很难说得清楚的。
    北方文人兼学者王恽和胡祗遹两人,总是被人并提。他们一生关系极好,而且经历近似,都是元初北方诗文词曲兼擅的著名作家,都仕宦南北,颇著政声,都对当时各类民间艺术有兴趣。他们不仅写作散曲,也赏曲,与歌妓关系密切,都写有赠妓的序和词。胡祗遹赠妓词是比较多的,其[点绛唇]《赠妓》赞扬歌妓的风度修养,而同情其命运与心灵痛苦:
    风度高闲,水仙花露幽香吐。等闲尊俎。细听黄金缕。命薄秋娘,梦断霓裳舞。黄梅雨。燕俦莺侣。那解芳心苦。(27)这些高层次的歌妓,常常是权贵们竞相追逐的对象,有的是表面的风光。但感情细腻而敏感的文人,能够真正了解并理解她们的“芳心苦”。而[木兰花慢]《赠歌妓》则是一首纯粹的赏曲之作,涉及所演故事、歌唱的效果、演出的逼真动人,最后写观赏的感受:
    话兴亡千古,试听取,是和非。爱海雨江风,娇莺雏凤,相和相催。泠泠一声徐起,坠梁尘、不放采云飞。按止玉纤牙板,细倾万斛珠玑。又如辨士遇秦仪,六国等儿嬉。看捭阖纵横,东强西弱,一转危机。千人洗心倾耳,向花梢、不觉月阴移。日日新声妙语,人间何事颦眉。(28)看来他写的是一次杂剧演出。“话兴亡千古,试听取,是和非。”观赏前的心理预期,是要从戏曲所演故事中思考历史,观者的严肃态度,说明演出的故事和主体都是严肃的。演出开始后,观赏者感受到的首先是音乐的动人:既有“海雨江风”的鸿声壮气,又有“娇莺雏凤”柔美细腻,两种风格“相和相催”,推动演出进展。歌声徐起,声情夺人:“坠梁尘、不放采云飞”,真是不可描摹的美,同时还有赏心的伴奏。接下来才是故事,戏曲冲突与情节的设计,步步引人,让人在心灵的感动中思考,效果极佳,所以才能吸引广大的观众:“千人洗心倾耳,向花梢、不觉月阴移。”在美好的享受与心灵的洗礼中时光过去。最后则谈到戏曲宣导人情的作用:如果能天天欣赏如此美妙的演出,那就不会不开心了。他叙述了一个完整的观赏杂剧演出的过程:从观赏前的心理预期,到观赏后的思考。这首词可以与他的《赠宋氏序》参照阅读。胡祗遹词中还有一些没有标明赠妓但确实与歌妓有关的作品,如[水调歌头]《晏乐》等。
    以画著称又以有洁癖闻名的倪瓒,不乏文人的风流,其《清閟阁全集》卷九载有[柳梢青]《赠妓小琼英》:
    楼上玉笙吹彻。白露冷、飞琼佩玦。黛浅含颦,香残栖梦,子规啼月。扬州往事荒凉,有多少、愁萦思结。燕语空梁,鸥盟寒渚,画阑飘雪。(29)这样的词,也是呈才之作。词的上阕由“琼英”引申,营造了白色的、晶莹的、沉静的、孤寂的意境。下阕借“扬州往事”之典,表达对琼英的思慕,思慕而不能得到的愁苦。类似作品还有顾瑛的[蝶恋花]等作,有“在眼韶华能有几,玉手佳人,笑把琵琶理。狂杀云台标外史,断肠只合江州死”(30)等语。
    写作赠妓词最多的还是著名词人。由宋入元的张炎,元代著名词人张翥,都留下了不少赠妓词。
    张炎,文学史断限都把他归入宋人,但他的文学活动是在元代。入元后,他四处漂泊,寄食于人。朝代变迁,今昔盛衰之慨,充溢胸中。他的赠妓词也深寓家国盛衰之慨,[国香][意难忘]两词都是如此。[国香]赠杭妓沈梅娇,有序云:“沈梅娇,杭妓也。忽于京都见之,把酒相劳苦,犹能歌周清真[意难忘][台城路]二曲。因嘱余记其事。词成以罗帕书之。”词云:
    莺柳烟堤。记未吟青子,曾比红儿。娴娇弄春微透,鬟翠双垂。不道留仙不住,便无梦、吹到南枝。相看两流落,掩面凝羞,怕说当时。凄凉歌楚调,袅余音不放,一朵云飞。丁香枝上,几度款语深期。拜了花梢淡月,最难忘、弄影牵衣。无端动人处,过了黄昏,犹道休归。(31)在故宋都城临安(杭州)旧交的歌妓沈梅娇,在新朝都城不期而遇,又都是流落到此,两人相见,情何以堪?金初词人蔡松年、吴激遇宋宗室女流落为歌女,感慨不已,各作词以写慨,吴激写成千古流传的名作[人月圆],不知感动了多少读者。张炎的这首词,写作情景与之近似。感慨之深,与吴词也约略相近。只是这首词,思绪跳跃,时空转换,语言也有些隐微,又多用典,表达出极端复杂又似乎难以言说的感情。从文字看,似乎只说他们两人的交往与离合,其实其中所寄寓的感慨,则深沉复杂。能读懂这样一首词,又可见这位歌妓学识积累之深厚。[意难忘]词为歌妓车秀卿作,寄寓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著名词人张翥是一位真正的赏曲者,他自言:“平生惯是听歌耳”([鹧鸪天]《为朱氏小妓绣帘赋三首》),故赠妓词也多,如[风流子]《赏筝妓崔爱》、[水龙吟]《听房氏自然歌求诗为赋》、[意难忘]《妓杨韵卿以善歌求赋》、[鹧鸪天]《赠泉琵琶妓》等等,还有一些不题赠妓而实为赠妓之作者,如[定风波]《昆山路漕席上》等。清人叶申芗《本事词》说他:“盖其襟怀潇洒,每留意于舞裙歌扇间也。”(32)因而赠妓词多。此说未必确当。张翥喜好音乐,《元史》本传说他“少时负其才隽,豪放不羁,好蹴踘,喜音乐,不以家业屑其意”(33)。性格的豪放和对音乐的喜好,听曲也就多,向他索诗索词的歌妓多,赠妓词自然也就多。
    张翥的赠妓词多是很美的赏曲之作,如[鹧鸪天]《为朱氏小妓绣帘赋三首》,其一云:
    半臂京绡稳称身。玉为颜面水为神。一痕头道分云绾,两点眉山入翠颦。丹杏小,碧桃新。雏莺恰啭上林春。平生惯是听歌耳,除却莲儿只一人。(34)朱氏小秀帘,无疑有比拟朱帘秀之意。歌者看来确实特别优秀,张翥很动情地欣赏,从形貌、神态、歌唱、演奏,都让词人叹赏不已。张翥赠妓词会调动多种手段来凸显歌唱或演奏的效果,从四面八方创设美的意境。如[水龙吟]《听房氏自然歌求诗为赋》:“春风琼树香中,数声恰似流莺啭。歌尘飞下,落花起舞,骊珠脱串。”歌者求诗,词人也因歌者完美的艺术表现而倾倒,“不辞墨醉,为题纨扇”(35),优美的歌唱催生了优美的词作。不是赏音的人,写不出如此美的赏曲词。张翥赠妓词还有不少,如[鹧鸪天]《赠泉琵琶妓》等多首。张翥的赠妓词基本上是赏曲,寄寓人生感慨的不多。
    在这里必须郑重说明的是,元代文人赏曲,绝不是沉湎声色,也不是逃避和自我麻醉。姚燧、王恽、胡祗遹等等,他们确实追求文人的雅趣生活,但同时在政治上都多有建树,受到当时和后人的称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