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请参“百度百科”之“媒介”词条。网络时代,大众传媒传播的公共知识,往往最能说明某些文化问题。为保持“原样”,内容未作大的变动。 ②用的是赵毅衡先生的译文,特此致谢。 ③“寻常物的嬗变”(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commonplace)是美国哲学家阿瑟·丹托(Arthur C.Danto)艺术哲学考察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奥尔德里奇,V.C.(1986).艺术哲学(程孟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巴赫金,(1998).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1980).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 [4]毕东海(1979).类人猿有使用符号语言的能力.世界科学译刊,11,67. [5]杜威,约翰(2005).艺术即经验.北京:商务印书馆. [6]费斯克,约翰(2008).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第二版)(许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7]古德曼,纳尔逊(2013).艺术的语言——通往符号理论的道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8]郭绍虞(编)(1979).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海德格尔,马丁(1991).诗·语言·思(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0]卡西尔,恩斯特(1985).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1]康澄(2006).文化及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12]克罗齐,贝内德托(2014).美学的理论(田时纲,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刘勰(1958).文心雕龙(范文斓,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4]麦克卢汉,E.,秦格龙,F.(编)(2000).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5]麦克卢汉,马歇尔(2000).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6]莫利纳罗,M.,麦克卢汉,K.,托伊,W.(编)(2005).麦克卢汉书简(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7]皮尔斯,C.S.(2014).论符号(赵星植,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8]索绪尔(2010).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王岳川(编)(2004).媒介哲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延森(2014).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刘君,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1]杨富波(2007).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 [22]杨富波(2012).新批评派对麦克卢汉影响初探.长城,4,23—24. [23]殷晓蓉(2003).网络时代:麦克卢汉何以东山再起?新闻大学,4,83—87. [24]张晶(2011).艺术语言作为审美创造的媒介功能.文艺理论研究,1,73—80. [25]赵毅衡(2011).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