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唐五代隐逸词探论(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与文化》 罗贤淑 参加讨论

    三 写作特征
    唐五代隐逸词之写作特征,主要表现在以调为题、精选意象、运用白描三方面,兹逐项加以探讨。
    (一)以调为题
    归纳唐五代隐逸词所用词牌,可以发觉一个现象,即是在所择九个词牌——《渔父》、《拨棹歌》、《渔父引》、《渔歌子》、《定风波》、《浣溪沙》、《临江仙》、《菩萨蛮》、《十二时》当中,有《渔父》、《拨棹歌》、《渔父引》、《渔歌子》、《定风波》五个词牌很容易使人经由《庄子·渔父》与《楚辞·渔父》联想到渔隐,而考其词作内容也正与渔隐有关,故可谓是以调为题。兹就各词牌,列举一例说明。
    《渔父》之例,如欧阳炯:“摆脱尘机上钓船。免教荣辱有流年。无系绊,没愁煎。须信船中有散仙。”据《钦定词谱》,《渔父》原名《渔歌子》,为唐教坊曲名,张志和所撰《渔歌》即此词。此词单调体,始自张志和。双调体则发端《花间集》之顾敻与孙光宪。也许是为了便于分辨单调体与双调体,和凝将单调体更名为《渔父》,而双调体则沿用《渔歌子》名称。既然此词始自张志和,依张志和“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16),以及词作内容,此词原在书写渔隐。而考欧词所叙,亦是渔隐者之想法与心情。
    《拨棹歌》之例,如释德诚:“不妨轮线不妨钩。只要钩轮得自由。掷即掷,收即收。无踪无迹乐悠悠。”《钦定词谱》未收此词牌(17),就词牌字面观察,其意为划船曲。考德诚词所叙渔隐者渔钓方式暨个中乐趣,正赋词调本意。
    《渔父引》之例,如前举李梦符《渔父引——村寺钟声渡远滩》一阕。撇开“引”是指将原有小令略作展引,词牌之意与前述《渔父》相同。考李词所言,乃渔隐者眼中所见景致,符合词牌题意。
    《渔歌子》之例,如前举李珣《渔歌子——楚山青》一阕。《渔歌子》既由单调体《渔父》发展而成,词牌意义自与《渔父》有关,就字面来看,当可释作渔夫所唱之曲。考李珣词所写,乃渔隐者之生活与心志,正是赋咏本调。
    《定风波》之例,如前举李珣《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一阕。关于词牌含义,宋陈元龙认为,理当出自“周武王渡孟津,波逆流而上,瞑目而麾,曰:‘余任天下,谁敢害吾意者,于是风霁波罢’”(18)。而参合敦煌曲子词《定风波——攻书学剑能几何》(19)词意,所谓“风波”,除了自然风波,也可以是人事变故。考李珣词既提到功成,又涉及平静水波,当然符合调名意义。相同看法,可见李冰若言,李珣《定风波》“缘题自抒胸境”(20)。
    前述以外,唐五代隐逸词尚使用《浣溪沙》、《临江仙》、《菩萨蛮》、《十二时》四个词牌。虽然《浣溪沙》出自西施浣纱若耶溪(21),《临江仙》本是咏水仙(22),两者含义均与“渔隐”无关,但其中仍有“溪”、“江”两个与水相涉之字面。因此,在以《浣溪沙》词牌所制四阕隐逸词中,仍有三阕涉及“渔隐”;而唯一的《临江仙》,其首句“岸阔临江帝宅赊”,则嵌有呼应词牌之“临江”二字。至于完全与水无关的《菩萨蛮》和《十二时》两个词牌,前者与词文内容所叙“隐逸”脱钩,后者则因词牌提到时间,词文内容为“隐逸待时”,所以可视为有联系。
    综前所述,可知唐五代词家在创作隐逸篇章之际,确实有“以调为题”的现象,且尤其偏爱选用与“渔隐”和“水”有关的词牌。至于为何有此偏愛,原因可能有五。一是受到历史上渔隐者盛名的影响:中国隐士以渔隐闻名者,如周代姜太公吕尚,因不满纣王无道,隐居渭水滨渔钓(23);春秋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乘舟飘然远引;东汉严光拒绝接受官职,垂钩富春江(24)。二是受到文学典籍内渔隐者形象的影响:在文学典籍内为人熟知的渔隐者形象,有《庄子·渔父》与《楚辞·渔父》,前者渔父告诉孔子:“苦心劳形以危其真”(25);后者渔父劝喻屈原:“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26)三是受到中唐张志和之身份及其词作表现的影响:张志和是以渔隐者身份创作《渔父》,其词因意境绝佳且寄意高远,所以流传甚广。四是受到词体柔美风格的影响:水乃天下至柔之物,用以入词尤为适合。五是受到隐逸词之创作目的影响:唐五代隐逸词的书写,乃是为了抒发创作主体的情志,非是为了配合交付歌女演唱,所以容或希望所选词牌能像诗题,切中题旨。
    (二)精选意象
    黄永武说:“‘意象’是作者的意识与外界物象相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27)检视唐五代隐逸词所用物象,不难发现它们都是词人所精心拣选,用以体现词人的思想、感情或态度。兹依唐五代隐逸词所用意象之生成性质,分自然意象与人文意象说明之。
    1.自然意象
    正如有人主张隐逸者可以为官(28),亦有人认为隐逸场所可以在闹市(29)。但从许慎《说文解字》对“隐”字的诠解:“隐,蔽也。从阜……”(30)以及早期隐士如巢父、许由、善卷等人之居处来看,隐士最初的避身地就在山林江河。综合蒋星煜的研究:“中国隐士的地域分布有着明显的偏倚性: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观察,隐士分布在平原的极少,大部分在山谷和丘陵地;从人文地理的角度来观察,分布在城市的极少,大部分在乡村。”(31)隐逸的特征之一,实关乎居住环境。所以,隐逸作品常纳入自然意象,唐五代隐逸词亦复如是。
    唐五代隐逸词的自然意象,可分天文、时令、地理、动物、植物五类。天文有:日、月、风、雪、雷、雨、烟、雾、霞等。时令用字为:春、秋。地理含:山、水、湖、川、波、浪、浦、滩、汀洲等。动物包括:鱼、凫、雁、鸳鸯、白鸟、鹤、鸥、鹿、猿等。植物包括:苔、草、花、桃花、李花、芙蓉、红蓼、白苹、芦花、荻花、垂杨、枫、松等。
    分析前述意象,不难发现词人选取自然界景象或物象,多在刻画隐逸环境及其美好清新,从而表达归隐的决心与愉悦情绪。例如前举张志和《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阕,选取之大自然物象,有屹立的西塞山,有飞翔的白鹭,有春天绽放的桃花,有清澈的流水,有悠游的鲜肥鳜鱼,还有斜风与细雨。这些描写使人了解隐者徜徉大自然山水之间,四周环境风光明媚。类似之例,又如李珣《渔歌子》上片:“九疑山,三湘水。芦花时节秋风起。水云间,山月里。棹月穿云游戏。”将湖边之自然景致渲染成美丽画幅,其中“棹月穿云游戏”一句,因采拟人手法进行动态描写,特别活泼,使人感觉如在目前。若不看个别词例,就唐五代隐逸词多取地理之水、湖、川、波、浪、浦、滩、汀洲,动物之鱼、凫、雁、鸳鸯、白鸟、鹤、鸥,以及植物之芙蓉、红蓼、白苹、芦花、荻花、垂杨,亦可感受作者之写作用心,在形塑隐逸之天然景观与优美风光。隐者活动于此,岂不快哉。
    2.人文意象
    唐五代隐逸词所使用之人文意象,有器用、服装、文艺、建筑、饮食五类。器用之例,如舴艋、孤艇、舟、钓船、棹、楫、兰桡、鱼竿、丝纶、钓线、网、筌。服装之例,如箬笠、草衣、蓑衣等。文艺含诗、书、琴。建筑之例,如草堂、衡门、柴门。饮食之例,如菰饭、稻饭、莼羹、鱼羹、瓮头清、酒、红霞酒、山茗。审视前述物象,词人所欲表现之意向有三,试分述如下。
    首先是逍遥的渔隐生活:其所运用之意象,主要是船只以及划船和捕鱼的工具,例如欧阳炯《渔父》之“摆脱尘矶上钓船。免教荣辱有流年”。又如李珣《渔歌子》之“扁舟自得逍遥志。任东西,无定止”。又如李煜《渔父》之“一棹春风一叶舟。一轮茧缕一轻钩。……万顷波中得自由”。三者皆是写舟行水上不受束缚的自由自在。
    其次为安贫的隐逸态度:其所运用之意象包括三类,服装类是植物所制衣着;建筑类为简陋居所;饮食类是基本食物。例如无名氏《渔父》之“兰棹快,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又如李珣《渔父》之“笑指柴门待月还”;又如无名氏《渔父》之“香稻饭,紫莼羹。破浪穿云乐性灵”;在在反映出“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衣无求暖”的安贫态度。
    最后乃高雅的隐士情趣:其所运用之意象乃文艺类之书、琴,饮食类之酒、茶。例如李珣《渔歌子》之“鼓清琴,倾绿蚁”;又如李珣《定风波》之“野花香气扑琴书。更饮一杯红霞酒”;又如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之“无事却归书閤内,掩柴扉”;又如释德诚《拨棹歌》之“酌山茗,折芦花”。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原为隐士之“士”身份所以突出于庶民的基础条件,为了不让思想无味、面目可憎,隐士隐居后,自仍以读书为先。书本以外,在艺术领域,中国古代文人最注重的是琴,此可依《礼记·曲礼》:“士无故不彻琴瑟”(32),以及“琴棋书画”的排序窥知。低沉含蓄、空灵苍远的琴声,不但适合恬谧的隐居环境,弹奏时的“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绝尘俗”(33),更能显现隐士的风雅情怀。酒与茶是中国古老的饮料,由于滋味独特,广受文人雅士喜爱,因此在文学上被赋予象征意义。细察唐五代隐逸词的酒意象,旨在表现隐士的自由精神与惬意心情;茶则象征隐士的冲淡性情与不肯媚俗的人格志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