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唐宋诗牌与诗歌题写及传播(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 周斌 参加讨论

    四、诗牌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由于诗牌在唐宋触处可见,故而诗牌自然就作为一个常用意象而进入诗歌,从而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如蔡襄的《和子发》“空梁诗板岁年多,唯有秋虫占作窠”,借诗牌抒发幽古之思;赵师秀的《送倪道士之庐山》“道房随处借,诗板逐时开”,借诗牌传达闲情雅致,等等,不一而足。而有些诗歌,则以诗牌为题进行专门吟咏,如林逋的《诗牌》。这样的诗歌还有很多。
    有时候,一些诗牌本身就有极不平凡的来历与故事,因而能引发后人的诸多感慨,形诸诗篇。如上文所引的僧人向寇准请题诗牌的故事,后面还有一段文字:
    后丁晋公谪朱崖,过寺题云:“翠影踈踈度,波光瑟瑟凝。帝家金掌露,仙府玉壶水。晓钵浸星汲,宵厨向月澄。岂惟蠲肺渴,灌顶助三乘。”因而至寺者多所赋咏,如殿中丞范讽诗云:“平仲酌泉曾顿辔,谓之礼佛向南行。山堂下瞰炎蒸路,转使高僧薄宠荣。”又刑部郎中崔峄诗云:“二相南行至道初,记名留咏在精庐。甘泉不洗天涯恨,留与行人鉴覆车。”
    寇准与丁谓曾在北宋真宗朝先后入相,但由于寇准晚年牵涉到宫中的政变而被丁谓告发,最后被贬到雷州。不过,与寇准一样,丁谓晚年也被贬谪。毫无疑问,寇准上面三十字的记录,也被当成诗牌向世人展览,从而被丁谓读到。故而相比寇准在贬途中的意兴阑珊,丁谓这首诗,将贬谪戏比为礼佛,还颇有点意气风发。而关于寇准与丁谓的这一段恩怨故事,自然又引起了后人的诸多感慨。
    另外,诗牌对诗歌创作也有巨大影响。古人有登高能赋、临流赋诗的传统,因自然景观或人文古迹的感发而吟咏,是一种常见的创作心理机制。而在那些登高临流之地,多有亭台楼阁,这即是说,在这些地方,诗人们看到他人诗牌的几率非常大。因而诗人们在这些地方进行创作时,往往会受到诗牌之诗的影响。最为直接的,则是诗牌之诗作为一个触媒,刺激后人的创作欲望,从而丰富了古代诗歌库的诗篇。这从一些诗篇题目中就可以直接管见。如李纲《次韵鉴空阁》、范成大《宿妙庭观次东坡旧韵》、徐大受《入万年谒简庵、清老,追和曾使君诗板韵》、程公许《六和塔寺馆三宿,和秀江亭诗牌韵》、冯山《和后唐王仁裕舍人留题自然观》,等等,所次韵的诗歌,其实都是诗牌上的诗⑤。同时,诗牌对诗歌的取材也有极大影响。如上引后人题咏寇准与丁谓的恩怨故事,则颇为形象地说明了这一情况:诗人们来到甘泉寺,并不是以寺庙本身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反而从诗牌的故事出发,把焦点集中于寇准与丁谓的恩恩怨怨上。而后人对苏轼《富阳妙庭观,董双成故宅。发地得丹鼎,覆以铜盘,承以琉璃盆。盆既破碎,丹亦为人争夺持去,今独盘鼎在耳,二首》一组诗歌的唱和,更能管窥问题。
    苏轼此诗,是两首七绝,分别以“坛”、“安”;“悲”、“支”收韵,押“四十寒”与“四支”韵。根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苏轼此诗得到了后人的多次唱和,如次韵之作,有范成大《宿妙庭观次东坡旧韵》、王铚《宿妙庭观次东坡旧韵》、程秘《题妙庭观》等;追和之作,则有谢伋《妙庭观二首》、麋师旦《妙庭观》、徐安国《妙庭观》等。苏轼这组并不怎么有名的诗歌,却引发了后人多次唱和,这显然不是因为这些诗人随身携带着一部苏轼的诗集或者把这组诗默记于心了,而是因为苏轼这组诗也被揭诸诗牌,从而能够被来妙庭观游览的诗人们读到,并由此引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因而这些关于妙庭观的诗歌,均出现了与苏诗不同程度的互文性。苏轼此诗以董双成成仙的传奇故事为题材,抒发“人去山空鹤不归,丹亡鼎在世徒悲”的异代之思,并批判世俗“时有世人来舐鼎,俗随鸡犬事刘安”的不劳而获的妄念。而此诗的次韵唱和之作,也大多从这一题材着眼,并对苏诗的思想有正面反面的引申发挥。如范成大的诗以“世人舐鼎何须笑,犹胜先生梦石芝”自嘲,抒发连行动都不采取的荒诞妄想;王铚的诗,则反用其意,抒发“祗今山下传遗姓,应守琼田旧玉芝”的后人对董双成的想念;谢伋的诗,则抒发“承露仙人辞汉后,几重深杳隔瑶池”的仙人远去、萧条异代之感,等等,这些主题与思想,均与苏诗相近或相反。总而言之,诗牌之诗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或为心理触媒,刺激观者的创作欲望以及对前人时贤一较高下的创作心理;或为文化语码,丰富观者对所在地的典故与文化联想;或反过来限制观者思维指向与创作思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登览游览类的诗歌,是一个重要门类,数量甚巨。而从笔者对诗牌的揭示中可以看出,这类诗歌,其产生机制,除了传统的外物感发的创作心理外,也极有可能是受到诗牌之诗的影响。关于这点,笔者拟另行撰文探讨。
    上文简单探讨了诗牌产生的社会背景、题写方式、功能与作用,以及对诗歌创作的影响。诗牌是一种诗歌保存与传播的媒介,同时也是一种诗歌的阅读载体,不唯唐宋独有,至明清犹存。诗牌既是诗歌文化盛行下的器物印记,同时又折射了方方面面的文化现象。但较为遗憾的是,现在难以得见诗牌的实物或影像,在考古报告中,也未见提及。当下在一些名楼古刹中,多藏有经过装裱的名人诗词题咏以及楣檩廊梁间的楹联,这或许是古代的诗牌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一种延续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