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明代格调派诗歌情感观再辨析——以考察该派对诗歌情感价值、限度的判断为中心(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评论》2015年第201 徐楠 参加讨论

    从其他案例可以发现,这样的尺度在许氏的批评中,确实时时得到自觉的贯彻。即便面对他推崇备至的汉魏古诗,该尺度也没有被遗忘的迹象。《诗源辩体》卷三第五则讲道:“汉魏五言,虽本乎情之真,未必本乎情之正。故性情不复论耳。或欲以《国风》之性情论汉魏之诗,犹欲以六经之理论秦汉之文,弗多得矣。”(14)同卷第三十八则曰:“《十九首》性情不如国风,而委婉近之,是千古五言之祖,盖十九首本出于国风,但性情未必皆正,如‘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其性情实未为正,而意亦时露,又不得以微婉称之。然于五言则实为祖,先正谓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是也。”(15)读至此便可明了,前引“凡例”第一条中,将《古诗十九首》中的“今日良宴会”、“东城高且长”二首标举为“诗祖”,并不能代表许学夷的完整观点。在他看来,这类作品固然“是千古五言之祖”,但至少在情感一环上,它们合“真”却未必合“正”,因此还不足以代表自己的终极理想。当然,若以常情揣测,则许学夷能够这般推重公开宣扬功利、情爱之作,很难说仅仅是出于对形式问题的考虑,而毫无暗赏其情感内容的可能。不过显而易见,即便对“今日良宴会”、“东城高且长”这类自由写真之作心存好感,他也并没有自觉宣扬其情感内容的意愿。换句话说,在他的诗歌情感观中,个人私爱与价值理想皆有呈示,而二者界限则始终比较清晰,各自所得理性评判也存在明确的价值高低之别。关于此点,《诗源辩体》卷三十一中有一段表达颇耐人寻味,可为参照:
    予尝以唐律比闺媛:初唐可谓端庄,盛唐足称温惠,大历失之轻弱,开成过于美丽,而唐末则又妖艳矣。然美丽妖艳虽非端庄温惠可比,而好色者不免于溺。此人情之常,无足为异。(16)
    这段话评价的是唐代律诗风格,其中自然包含着对情感问题的思考。细玩之,若不是时时被晚唐律诗的艺术魅力打动,具备感同身受的体验,许学夷未必做得出“美丽妖艳虽非端庄温惠可比,而好色者不免于溺。此人情之常,无足为异”这种判断。尽管如此,“端庄”的初唐诗、“温惠”的盛唐诗与“美丽”“妖艳”的晚唐诗何者更受他青睐,仍然是一望即知的。这其中所含价值取向实仍体现出许氏一以贯之的“真正合一”理想,很难被说成是言不由衷的高腔大调(17)。就此而言,在当下的相关研究中,混淆许氏私爱与价值理想的差别,未免是不够细致的;若是仅以其中一方面为许氏诗歌情感观全貌,也就很容易不可避免地夸大该方面的意义,从而导致过度诠释的产生。
    在明代格调派中,对诗歌情感持上述态度的许学夷,并非孤立的个案。关于该派诗人重视个体感性之情、从民歌中寻找诗歌理想的事实,章培恒、陈建华、廖可斌、黄卓越等当代学人已有较多举证,无需笔者赘述。这类证据可以说明,仅仅将该派认定为汉魏盛唐抒情范式冥顽不化的守望者,是不符合实情的。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够从很多篇章中发现,尽管具体缘由和表达方式或有不同,“真正合一”、“以正律真”始终是该派一以贯之的重要尺度。像李梦阳在《与徐氏论文书》里讲的“夫诗,宣志而道和者也”(18),何景明于《内篇》中说到的“召和感情者,诗之道也”(19),王廷相在《刘梅国诗集序》中所谓诗应“本乎性情之真,发乎伦义之正”(20),以及胡应麟在《素轩吟稿序》中称颂的“粹乎根极,情性之正。非世称述文人墨客可比迹上下”(21)等等,均体现出对这种尺度坦白的认同。不过在笔者看来,目前特别需要细心辨析的,并不是这些意旨一望即知的表述。在该派论诗歌情感的代表性文献中,有不少确体现出重情观念。但与此同时,面对其中有关情感价值、限度的判断,今人恰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特点才能抓住要害;否则便可能出现程度不同的误读。这类误读往往会影响到很多重要结论的精确性,所以便值得我们更为慎重地对待。在明代格调派中,李梦阳、王世贞无疑是领袖人物。而二公论情感的很多核心文献,恰好存在这类问题。故以下便以他们为重点个案加以申说。
    首先请看李梦阳。言及他的重情观时,今人常引用其《张生诗序》、《林公诗序》、《鸣春集序》等文的内容,并将其视作“真诗在民间”说的同类观点。事实上,这恰恰忽视了,此类文献或许反映的是李梦阳观念的其他重要侧面。就《张生诗序》而言,该文“夫诗发之情乎,声气其区乎,正变者时乎”,以及“声时则易,情时则迁,常则正,迁则变,正则典,变则激,典则和,激则愤。故正之世,二南锵于房中,雅颂铿于庙庭,而其变也,风刺忧惧之音作,而来仪率舞之奏亡矣”(22)诸表述,确乎挣脱了专主雍容和雅抒情范式的明前期台阁体观念,但毕竟仍属于儒家诗学以正变论诗的常规陈述(关于格调派诗歌情感观的渊源问题,后文另有专门阐发)。凭这些言辞便判定李梦阳主张不受羁勒地自由抒情,就有略欠严谨之嫌。我们可再举其《林公诗序》为例。征引此文时,今人的注意力容易集中于下面这一片段:“夫诗者,人之鉴者也。夫人动之志,必著之言,言斯永,永斯声,声斯律,律和而应,声永而节,言弗暌志,发之以章而后诗生焉。故诗者,非徒言者也。是故端言者未必端心,健言者未必健气,平言者未必平调,冲言者未必冲思,隐言者未必隐情。”(23)从这段话中,确实也可析出“诗为情感的真实呈示”一类内涵。不过问题在于,李梦阳全文的中心意旨是否仅仅在此?即便有这一观念,他又是否对其予以价值上的自觉认可?为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观上文所处整体语境。《林公诗序》在这段话前的文字是:“李子读莆林公之诗,喟然而叹曰:‘嗟乎,予于是知诗之观人也。’石峰陈子曰:‘夫邪也不端言乎?弱不健言乎?躁不冲言乎?怨不平言乎?显不隐言乎?人乌乎观也?’李子曰:‘是之谓言也,而非所谓诗也。’”一望即知,这篇文章的说理,采用了宾主问答模式;前引“夫诗者,人之鉴也”一段,乃是李梦阳“答友人问”内容的一部分。而当他说完“隐言者未必隐情”一句后,其实还讲道:“谛情、探调、研思、察气,以是观心,无度人矣。故曰诗者人之鉴也。”读到这样的上下文,我们已经可以明了,李氏行文至此,一直是在自觉地论证“观诗可以知人”这一主题;贯穿其中的,乃是“诗可以观”、“文如其人”两种传统观念。因而,其核心意图并不在于从创作论角度强调自由抒情的合理性。至于该文随后的内容,便又提供了其他不容忽视的信息:
    “昔者相如之哀二世也端矣,而忠者则少其竟。躬之为词也健矣,而直者则咎其险。谢之游山冲矣,而恬者则恶其贪。白之古风平矣,而矜者则病其放。潘之闲居隐矣,而真者则丑其伪。夫伪不可与乐逸,放不可与功事,贪不可与保身,险不可与匡主,言不竟不可与亮职。五弊兴而诗之道衰矣。是故后世于诗焉,疑诗者亦人自疑,雕刻翫弄焉毕矣,于是情迷调失,思伤气离,违心而言,声异律乖而诗亡矣。”陈子曰:“若是,则子胡起叹于林诗?”李子曰:“夫林公者,道以正行,标古而趋,有其心矣。行以就政,执义靡挠,有其气矣。政以表言,嚣华是斥,有其思矣。言以搞志,弗侈弗浮,有其调矣。志以决往,遯世无悔,有其情矣。故其诗,玩其辞端,察其气健,研其思冲,探其调平,谛其情真。是故其进也有亮职之忠,匡救之直,有功事之敏,而其退也,身全而心休也。斯林公之诗也。”陈子闻之,瞿然而作曰:“嗟乎!予于是知林公诗,又以知诗之观人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