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平淡诗风:清初极富宋诗色彩的美学范畴——基于理论诉求与创作实践有机统一的清初诗人查慎行为范(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河北学刊》2015年第201 张金明 参加讨论

    二、查慎行对于平淡美学范畴的评点与贡献
    平淡作为一种美学范畴,似乎自然指向了某种缺失状态,然而这“淡”中有“至味”,有“美”,“质”中有“绮”,“癯”中有“腴”,“枯”中有“膏”,看似缺失,实则充实,这与中国传统道家“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3](P223)以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13](P228)的哲学理念是深相契合的。查慎行于此,显然深具会心。他有一部重要的诗论著作《初白庵诗评》[14],从中可以看到查慎行对前代诗人作品的平淡多有留意和评点。依据这些评语,可大体窥知查慎行对于平淡诗境有着怎样的理解。
    (一)对于平淡诗境的揭示。如他评杜甫《山馆》诗:“五、六(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开长吉之风,险中造淡。”评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通首跌宕自如。林君复、陆务观梅花诗,连篇累牍,争新出奇。看先生澹澹写来,自然高出一格。”评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澹”二句:“有此二句,方知长江(贾岛)不是鬼才。”评贾岛《送胡道士》诗:“三、四(却从城里携琴去,许到山中寄药来)冲澹似张文昌,在长江则变格也。”评梅尧臣《金山寺》诗:“宛陵诗极为欧阳公所推重,其古淡高洁,洵在欧上。”评苏轼《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其一“早岁归休心共在,他年相见话偏长”二句:“淡语似乐天,亦似牧之。”等等。
    (二)强调平淡中的“情”、“景”、“意”、“味”,亦即强调平淡中的丰厚内涵,这与苏轼所推崇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是一致的。查慎行诗“荷君附同调,有味寄澹漠”[3](续集卷1),咏陶诗“精深涵道味,烂漫发天真”[3](正集卷42),皆此意也。在《初白庵诗评》中,他对前人作品的评点也多由此而入,如评杜甫《羌村三首》其二“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真挚。”评其三“驱鸡上树木”句:“此句亦确是北俗风景。”评“苦辞酒味薄”至末云:“乱后神情,绘画难尽,唯妙笔足以达之。”评杜甫《新婚别》诗:“语浅情深,从古乐府得来。”评杜甫《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简李公二首》其一云:“语浅而意具。”评韩愈《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诗云:“掇拾琐细,具见真情,初读似平淡,愈读愈有味。”评白居易《杏园花下赠刘郎中》“东风二十四回春”句云:“澹而旨。”评欧阳修《送王平甫下第》诗云:“第六句(还家何以慰亲欢)极淡,却有斤两。”评王安石《题勇老退居院》诗“梦境此身能且在,明年寒食更相寻”二句云:“淡而旨”。评苏轼《和晁同年九日见寄》诗“古来重九皆如此,别后西湖付与谁”二句云:“淡而弥旨,知此者鲜矣。”评谢翱《十日菊寄所思》诗“忽逢初过节,相忆早衰人”二句云:“淡而旨。”评元好问《黄金行》诗“儿贫女富母两心,何论同袍不同梦”二句云:“如此方不蹈袭唾余,亦觉淡而有味。”评元好问《济南杂诗十首》诗其三“六月行人汗如雨,西城桥下见游鱼”二句云:“平淡中越显神味。”评陆游《小舟游西泾渡西江而归》诗云:“结处闲淡有余情。”
    (三)强调平淡中的烹炼。前面说过,查慎行强调平淡中的“情”、“景”、“意”、“味”,而这是通过烹炼得来的,绝非轻滑率易可致。查慎行有诗云:“文章岂必关神授,知有工夫在洗磨。”[3](正集卷41)又云:“神功须力到,佳境岂意度。人皆信手成,孰肯苦心作。”[3](正集卷34)在这里,查慎行倡导“洗磨”、“力到”、“苦心作”,反对“信手成”,皆有强调烹炼之意。查慎行的族侄查为仁在其《莲坡诗话》中曾转述他这位“家伯”的论诗之语说:“诗之淡,在脱不在易。”[15](P482)此亦言之甚明。在《初白庵诗评》中,查慎行亦借助正面的倡导与赞许强调了烹炼之功,如他评杜甫《秋野》诗“潜鳞输骇浪,归翼会高风”二句:“输字会字,他人百炼不到,以为诗眼亦可,其实句中无一字不着力也。”评张籍《蓟北旅思》诗云:“本领具足方能作澹语,文昌擅长处在此。”评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二句云:“非独推美前人,亦自道其所得也。”评苏轼《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诗“陋居有远寄,小圃无阔蹑。还为久处计,坐待行年匝”四句云:“小景锤炼至此。”评苏轼《送范纯粹守庆州》诗“当年老使君,赤手降於菟。诸郎更何事,折棰鞭其雏”四句云:“他人遇此题须多少铺叙,老手只以数语了之,何等简要。”
    另一方面,查慎行还批评了前人诗歌作品中的不够烹炼处,以此来强调烹炼,如他评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诗其一“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二句云:“浅而卑。”评白居易《东城桂》诗其二“卖作苏州一束柴”句云:“太浅则近俚。”评苏轼《刁同年草堂》诗“青山有约长当户,流水无情自入池”二句云:“出笔太易。”评苏轼《洞庭春色》诗引言“醉后信笔,颇有沓拖风气”二句云:“果然。”评苏轼《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诗“知君论将口,似我识画眼”句云:“不伦不类,写得拉杂。”评陈与义《渡江》诗云:“简斋与后山才力相近,而烹炼不及后山,观其全集自见。”
    有时,查慎行在评语中既有对烹炼的赞许,又有对不够烹炼的批评,两者并举,有对照之意。如他评韩愈《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诗云:“累幅连行,不觉其冗。使元白为之,未免涉浅易矣。”评刘禹锡《晨起》诗云:“起句(晓色教不睡,卷帘清气中)轻率无味,试思老杜‘客睡何曾着,秋天不肯明’是何等手法。”
    (四)强调以工力造平淡且出以自然。如他评王维《晚春严少尹诸公见过》诗“莺啼过落花”句云:“过字千锤百炼而出以自然。”评杜甫《章梓州水亭》诗“吏人桥外少,秋水席边多”二句云:“极锤炼,极自然。”评王安石《悟真院》诗“春风日日吹香草,山北山南路欲无”二句云:“烹炼之至,渐近自然。”评苏轼《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二句云:“天然绝对。”评张耒《晚泊襄邑》诗“疏灯隔树小,暗水船鸣”二句云:“锻炼若不经意。”方回《瀛奎律髓》评张耒《暮春游柯市人家》诗有云:“句句自然。”查慎行对此有不同意见,认为诗中“幽花冠晓露,高柳旆和风”二句“冠、旆二字硬入句中作眼,何得云自然”?
    由以上评点,皆可见查慎行于平淡诗境用力之勤与用心之深,以及其于前述宋代平淡美学理论理解、运用之精熟,然而除此之外,亦可见其于宋代平淡美学范畴的发展与贡献。盖宋代的平淡美学范畴,陈义极高,创作实践中却往往流于真正的枯瘠寡淡,宋人及其后的追随者常有此弊。而在以上评点中,查慎行兼及唐之储光羲、王维(“储、王”或“王、储”)、杜甫、韩愈、李贺(“长吉”)、白居易(“乐天”)、杜牧(“牧之”)诸诗人,显然有以唐诗之情韵补救宋诗平淡之弊的意图。他在理论上,既明确提出过“三唐两宋须互参”[3](正集卷4)的主张,其诗歌创作实践也典型地体现了清诗集大成的性质,即折中于唐、宋而偏向于宋。以下,即由其诗歌创作实践入手具体论述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