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平淡诗风:清初极富宋诗色彩的美学范畴——基于理论诉求与创作实践有机统一的清初诗人查慎行为范(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河北学刊》2015年第201 张金明 参加讨论

    在苏轼看来,“质”、“癯”、“枯淡”、“疏淡”、“散缓不收”只是陶诗的外在表现,“绮”、“腴”、“膏”、“美”、“奇趣”才是陶诗的本质内涵。苏轼所激赏的陶渊明式的平淡绝非白开水似的寡淡,更非写作态度的轻滑率易,他还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对如何创造“平淡”风格作了进一步说明: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学此样,何不取旧日应举时文字看,高下抑仰,若龙蛇捉不住,当且学此[8](《佚文汇编》卷4,《与二郎侄一首》)。
    宋代范温《潜溪诗眼》云:“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9](上卷)虽“老大即厌之”,然人当后生阶段,仍是“必好风花”的。在苏轼看来,诗歌亦如此。诗人虽“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然少时之“气象峥嵘,采色绚烂”却必不可少。“气象峥嵘,采色绚烂”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和练习创作技巧的过程。经此过程后,诗歌“技”、“艺”达到高度纯熟(即“精能之至”),“平淡”的艺术境界也就水到渠成。这个过程很有些“道进乎技”的意味。萧华荣高度评价苏轼说:“苏轼的这些见解既合于宋人雅好古淡的生活态度与文学思想,又合于诗终究要有艺术美感的特性,为诗歌创作树立了高标,故得到人们的认同与发挥。”[10](P169)在这些“发挥”中,宋代吴可的《藏海诗话》最中肯綮:“凡文章先华丽而后平淡,如四时之序,方春则华丽,夏则茂实,秋冬则收敛,若外枯中膏者是也,盖华丽茂实已在其中矣。”[11](P331)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儒、释、道三家的理想精神境界都趋于淡泊,但又正如前文所述,在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中,平淡作为一种理想风格而确立,并成为一种理论的自觉,却始于宋代。何以如此?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张毅在《宋代文学思想史》一书中指出:“诗人创作的‘渐老渐熟’和‘乃造平淡’,是与直观感受力的淡化和青春血气的衰减同步的。艺术表现上的成熟,亦含有缺乏创造激情的因素。……陶诗的平淡能成为许多文人的审美所在,与当时士人心态趋于老境有关。”[12](P118)周裕锴又从三个方面予以解释:一是宋代儒家思想的复归、强化以及对诗坛的影响;二是儒、释、道生命哲学与宋代诗人心灵的契合;三是宋人对诗歌艺术规律的深刻认识。关于第三点,周裕锴进一步指出:“事实上,宋诗人崇尚平淡体现了对唐诗艺术表现定势的有意识超越,唐诗尚注重形象的渲染、外境的烘托、音律的和谐、色彩的鲜艳,而宋人却一再强调剥落浮华,返见真实,直造内心,展示真性情、真抱负、真感受。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平淡’诗风的提倡,在于力求克服形式技巧对艺术主体(诗人)的异化以及对艺术本体(诗意)的遮蔽,所谓‘豪华落尽见真淳’,其实就是异化的复归和遮蔽的消解。”[4](P339-344)以上张、周两位先生分别从消极与积极的角度立论,各有所见,亦皆言之成理,宋人为诗、论诗普遍崇尚平淡之原因,则大体可知矣。
    至于查慎行为诗、论诗遵循宋诗路径崇尚平淡之原因,除其一生对苏轼的瓣香心折外,还包括他本人在内的清代士人普遍存在的中老年心态,对淡泊高洁人格境界的追求,以及受亲族师友的影响,等等,此不赘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