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形式与内容:何为主导(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赵毅衡 参加讨论

    
    正因为此,一般认为是“内容”的东西,一旦普遍化,就表现为形式。俄国形式主义最持久的成果,是普洛普的“故事功能论”,因为他把故事情节这种绝对属于内容的东西一般化了,他认为有31种“功能”,适用于所有的民间故事,甚至适用于所有的叙述文本。如此一来,普洛普处理的就不再是内容,而是形式,或者说,他把本来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内容,成功地形式化了。因此,形式论者的主要工作,不仅是讨论形式的规律,更是把一般认为是内容的东西“形式化”了。
    当代符号学讨论的核心问题,如“标出性”、“元语言漩涡”、“理据性滑动”等,叙述学的核心问题如“隐含作者”、“情节语法”、“虚构/纪实”、“可能世界”、“人物形象”问题等,原先都属于内容范畴,现在都因为理论家寻找出规律,而成为形式问题。甚至可以说,葛兰西提出阶级的文化宰制权,就是开始把文化斗争形式化(威廉斯、詹姆逊等人沿此而行);弗洛伊德发现潜意识的作用规律,就是开始把作品的心理形式化(荣格、克里斯蒂娃等人沿此而行)。20世纪是理论的世纪,而百年文化理论的发展,核心线索即在于此。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