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故事如何新编——论《故事新编》的时间诗学(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 胡志明 参加讨论

    二 历史意识的现代转换
    海登·怀特(Hayden White)指出:“每一部历史首先是一种言语的人工制品,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运用的产物。”[9]同时,“每一个伟大的历史叙事都是一种时间性的暗喻。”[10]245历史被视为现实世界的隐喻、借鉴或说明,也为世人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鲁迅把史书看成是过去的陈帐簿,和急进的猛士不相干,里面充斥着“瞒”和“骗”的伎俩。他深知历史的真义,在古与今的纵向对比中,“知道我们现在的情形,和那时的何其神似,而现在的昏妄举动,胡涂思想,那时也早已有过,并且都闹糟了”[11]149。在鲁迅看来,由于历史言说的主体不同从而产生出不同的言说方式与历史文本,“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查出底细来”[11]17。因此,鲁迅强烈主张:“中国学问,待从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历史,就该另编一部。古人告诉我们唐如何盛,明如何佳,其实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此种物件,都须褫其华衮,示人本相,庶青年不再乌烟瘴气,莫明其妙。”[12]不难发现,鲁迅对中华民族宏大的历史经典文本并没有顶礼膜拜,而是用一种全新的手法去解构中国传统历史文本,并成了鲁迅历史小说创作的应然选择与追求。
    鲁迅创作《故事新编》的出发点是“把那些坏种的祖坟刨一下”[13],故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在发掘“历史”的同时又创造了“历史”,他十分在意情节的“故事性”,同时也注重故事的当下性与寄寓性,他借历史说话,在言说历史的过程中将自身的主观好恶贯穿故事情节始终。王富仁指出,《故事新编》的题材虽然是过去的神话和历史,但是叙事是现在时的,而且鲁迅小说永远是现在时的。就事件而言,鲁迅小说所叙述的事件本身几乎是没有意义也没有趣味的,即便有,也不是这个事件本身的意义和趣味[14]。鲁迅猛烈地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并且指向其思考的当下现实语境。《故事新编》关于历史的体认,在鲁迅历史意识的现代性转换过程中被完整地昭示。在鲁迅特有的历史观念的支配下,其关于个人与历史及其运动关系被具体揭示出来。因此,《故事新编》的显在状态是鲁迅历史小说的现代化,其基本结构是“个人与历史、个人作用与历史发展”,鲁迅的历史意识正是在这一结构中形成。
    鲁迅的历史意识基于这样一种理论预设:所谓的历史并不是历史上实存的事件,而仅仅是一种话语或一种叙事文本。海登·怀特将历史叙述和文学叙事几乎等同起来,在他看来,历史事件不能像科学那样以试验或观察来检验,而历史理解尤其是历史叙述,完全是一种语言虚构(verbal fiction),必然要有连贯性,对事实进行剪裁,使“事实”符合某一故事形式的要求,从而产生故事或小说的效果,“产生意义”,使人理解[10]63-79。因此,历史学家和小说家一样,不仅要通过修辞性叙事赋予过去事件存在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使读者从假定性中寻求真实感,而且也要通过比喻性叙事来阐释过去事件存在的意义。而历史小说作为一种叙事塑形(narrative configuration)的时间艺术,它与其它文学叙事一样,都要通过情节化操作(operation of emplotment)来讲述故事。传统历史小说虽然强调要“据实而书”,试图恢复历史的真实,但在编织情节(emplotment)的过程中,他们不可能去“亲证”和“经历”历史往事。因此,历史小说只能以“故事”新编的图式呈现在读者眼前。
    《故事新编》中的人物大都生存于历史延续中的“当下”,几乎每一篇小说都可以找到现代人的身影。郑家建认为,“《故事新编》文本中的古今杂糅的时间形式,正是渗透着这种循环论的体验,是鲁迅特定的对历史文化感受、理解方式的一种自觉和不自觉的投射和表现。”[15]在《故事新编》构筑的艺术世界里,鲁迅将神话、历史与现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打破了历史的正常时序,小说情节在神话与现实、历史与当下之间随意转换,使人们进入了一个古今杂陈的生活空间。在这个熟悉而陌生的世界里,一些历来为人们所尊崇的神、英雄和先贤被拉下神坛,被脱去华丽的长袍,让他们困扰在一系列的日常琐事之间,暴露出其凡夫俗子的世俗相,英雄的时代被无情消解。这既是《故事新编》中人物生存的时间表征,也反映了鲁迅独特的历史意识,这种独特性必然最终显现为小说文本中个体体验的历史言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