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引介西方文论,提倡独立思考(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研究》2014年3期 张隆溪 参加讨论

    我1983年从北大到哈佛,1989年在哈佛毕业后又在美国加州大学任教近十年,对美国大学里文学理论的作用和局限可以说有了更深的了解。80至90年代正是我上面所说文学研究逐渐转变成文化研究的时代,我深感在美国,文学理论越来越脱离文学,越来越抽象晦涩,也越来越政治化。文学当然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但文学也绝不等同于政治。中国在“文革”中早已提出过政治高于一切、文学为政治服务,也早用政治作为评判文学作品优劣的标准。郭沫若在成都杜甫草堂曾经题写对联称赞杜甫说:“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可是“文革”中为了迎合毛泽东扬李抑杜,却转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弯,写了《李白与杜甫》,用断章取义的阶级分析法来极力贬低杜甫,甚至连《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的诗,像“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这样的诗句,也一定要误解曲说是代表地主阶级的杜甫把贫下中农的孩子称为“盗贼”。经历过“文革”的我,对这样的所谓“政治批评”实在极其反感,不可能把这种政治化的“文学批评”当成认真的文学批评,所以我也就不可能接受西方理论中越来越狭隘的身份认同的政治,即认同自己所属的小群体,如女性、族裔、性别倾向(即同性恋或双性恋)等等,不可能把这些视为判断一个文学作品或文化产品价值的标准。
    就是在西方,这类理论的局限也已经引起许多有识者的质疑和批评。例如曾以《文学理论》闻名于世的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对文化批评中时髦的“身体”概念就有这样尖锐的批评:“在研究文化的学生们当中,身体是一个极为时髦的课题,但通常是情欲的身体,而不是饿得瘦骨嶙峋的身体。他们感兴趣的是在性交的身体,而不是在劳作的身体。说话轻言细语的中产阶级学生们聚在图书馆里用功,研究的是如吸血鬼和挖眼拔舌、机械人和色情电影之类极具刺激性的题目。”③这可以说是西方大学里文化研究的一景,是把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合理化为文化研究的热门课题。在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最近的十年报告中,苏源熙也明确指出文学理论取代文学本身已经成为当前文学研究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他说,就像做一个理论语言学家不必懂很多语言一样,现在做一个研究文学的学者,似乎同样可以“以研究文学为业而无须持续不断地讨论文学作品”④。在西方,大部分学者对这种现象已经厌倦了,抽象虚玄、空谈理论的风气已经过去了,目前在欧美和其他很多地方正在兴起的世界文学研究可以说代表了新的思想潮流,恰好可以纠正那种玄谈理论以及脱离文学的偏向。我一向认为文学理论在应用当中,不能脱离作品的实际,也不能脱离我们自身生活经验的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有自己独立思考的可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跟从理论的权威,做思想上顺从的奴隶。
    也许用几个具体例子,可以更清楚地说明我的意思。莎士比亚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从来被认为是描写青年男女热烈爱情的名著,可是以同性恋研究出名的乔纳森·戈德堡却认为,这部剧数百年来都被误解了,因为这剧真正要讲的不是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同性恋!戈德堡说,在悲剧结尾,互相敌对的两个家族决定用纯金建造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纪念像,这固然表示了和解和社会秩序的恢复,即“异性恋秩序”的稳固,但就在这之前,卡普莱特把手伸给蒙塔古并称他为“兄弟”,这就是同性恋者的动作,所以“更确切地说来,剧的结尾所肯定的乃是一种同性恋秩序”⑤。《罗密欧与朱丽叶》最著名的场景之一,是月光之下朱丽叶在阳台上的一段独白,在其中她说,罗密欧何必要叫罗密欧呢?“名字有什么呢?我们叫做玫瑰的那种花,换一个名字还不是同样香甜?”批评家们从来以为,朱丽叶在这里的意思是说,罗密欧虽然来自蒙塔古这一仇家,却无碍于她爱罗密欧这个人。名字是外在的,人的本身才是她之所爱。可是按照戈德堡的新解,这完全理解错了。因为“玫瑰”(rose)即是“罗莎林”(Rosaline),而在此剧开场,罗密欧先爱的是罗莎林,后来才爱上了朱丽叶,所以朱丽叶是罗莎林的替代品。他更进一步说:“我们如果按朱丽叶话中暗示的另一种等同关系,即把罗密欧来替代玫瑰,也就是来替代罗莎林,那又会是什么结果呢?起码我们可以认识到,欲望不一定由其对象的性别来决定,罗密欧与朱丽叶相配并不是什么异性相爱的完美和私隐的时刻,而是一个系列之一部分,而这一系列的互相替换既不尊重个人的独特性,也不尊重性别的界限。”⑥把戈德堡这句话的意思翻译成简单明白的语言,那就是朱丽叶说玫瑰换一个名字会是同样香甜,指的不是罗密欧,而是罗莎林,也即是另一个女人;此外,“把罗密欧来替代玫瑰,也就是来替代罗莎林”,也同样是说朱丽叶爱的不是一个男人,而是一个女人,即“欲望不一定由其对象的性别来决定”。经过这样的解读,自莎士比亚时代以来的四百多年间,几乎所有的读者、观众和批评家都没有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出悲剧的真正意义,因为大家都一直以为,这是表现男女之间爱情的悲剧。只有现在,在同性恋批评理论的引导之下,戈德堡才为大家指出了此剧暗含的同性恋之深层意义。在我看来,这只是对莎士比亚作品肆意的歪曲,是匪夷所思的误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