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抗战时期非文学期刊与作家佚作发掘脞论——以《国讯》为中心(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现代中文学刊》2015年第 凌孟华 参加讨论

    二 《国讯》旬刊与茅盾佚作
    茅盾抗战时期在《国讯》旬刊发表的作品较多,周乾康的《茅盾与〈国讯〉》③梳理过茅盾与《国讯》的渊源以及在上面发表的作品,但偶有疏漏。如其已提及的《怎样复兴抗战后的文化事业》就未收入《茅盾全集》,而其没提到的《十月狂想曲》就是一篇重要的茅盾小说佚作。
    《十月狂想曲》载1941年11月30日出版的《国讯》旬刊港版第6期(总288号)第154-156页,署名茅盾,标题和署名都系手迹排印。该期《编辑后记》还专门说明“茅盾先生与金禾草女史之小说,均为本期特约之文艺作品……编者谨在这里向读者郑重介绍,并向作者志谢”。可见此文无疑是沈雁冰的作品。此作未收《茅盾全集》与《茅盾全集》(补遗),也未见于《茅盾著译年表》(查国华,孙中田)与《茅盾生平译著年表》(查国华)。但有意思的是查国华主编的《茅盾年谱》1941年11月29日原有“《十月狂想曲》(署茅盾)发表于《国讯》旬刊”④的记载,莫非是后来没有查证到这篇小说而作了专门删除?唐金海、刘长鼎主编的《茅盾年谱》1941年11月29日也有“发表《十月狂想曲》(评论)。载《国讯》旬刊”⑤的记载,不仅同样没有具体的《国讯》旬刊之期数著录,而且增加的体裁说明之所谓“评论”者,显然是没有核对原文而仅就标题“十月狂想曲”进行的臆测,是不准确的。因为虽然《十月狂想曲》从篇名看是有些像评论,但事实上是一篇不折不扣的小说。《十月狂想曲》分5节、44段、4100余字。小说主要写前处长和局长成了黄主任后的前程迷梦与“十月狂想”,他仍相信“小挫勿惧”,“毅然辞去”局长其实没跌筋斗,而是主动权在握,既十分自信地押宝“茄门”(德国人),又数度皱眉关心上次的买卖,和“知己”赵博士都认为全世界“和平”迅将实现,为自己远大前程日夜奔走,然而“宝”却押空了,只能怨德国人不争气。《十月狂想曲》至少有三个特点引人注目。
    首先是视野广阔、选材大胆。小说虽然也是茅盾暴露国民党官员在抗战洪流中大做买卖,只求发财的腐化行径的题材,但却出人意料地把欧洲战场上正在进行的苏德战争作为广阔背景纳入笔端。不仅借助赵博士之口分析德军离莫斯科只有五十公里以及西伯利亚的空虚,还说及满蒙边界集中的五六十万日军,继而罗列死伤人数,损失飞机、坦克、大炮数量,指出“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无法补充的,苏联尤其不能”,认为高加索也快没有了,油田也快没有了……而且通过黄主任斜眼看到的报纸大标题反映“希特勒也在‘再接再厉’,茄门兵冲着风雪也在忙着送命”,甚至还直接书写了押在德国人身上的“宝”落空了的结局以及对德国人不争气的怨恨。这既体现了茅盾小说书写的过人胆识,也反映了茅盾对国际局势的深刻观察,以及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必胜信心。因为《十月狂想曲》文后落款的写作时间是“十一月十九日”,其时莫斯科保卫战正在进行之中,激战正酣的双方还难分胜负。
    其次是笔调辛辣、讽刺深刻。黄侯兴曾评价“茅盾的暴露讽刺作品,简劲、辛辣、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嘲讽的笔法,寓怒于笑,诙谐多变,不追求噱头,不流于平庸”⑥,茅盾这篇散佚的暴露讽刺作品也是如此。如果说第一节对前处长和局长刚刚接手“主任”头衔时的“不自在”“不痛快”情绪,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差使,暂且混混,也不失为一枝栖”的安慰,以及“未必就没有发展之余地”的期许已经是语含讥讽,表现盘算个人利益的为官心态;那么第二节“由处长而局长而又——主任,不过表示了他的奋斗过程,而这奋斗的目标倘照茂翁那样不懂修辞的俗物说来,便是四个字:挑精拣肥”的讽刺就是一针见血了,直言其不断挑肥拣瘦的任职心理;到了第四节“许多‘英雄’正在为这‘伟大事业’而努力,他黄主任倘不厕身其间做一个小齿轮,为自己的远大前程而打算,那不是枉为人一世了么?”的力度更是深入骨髓,暴露小丑为一己之私置世界正义与民族利益于不顾的荒唐无耻。
    再次是手法多样、对比鲜明。且不必说第一节对“主任”头衔“是个可大可小的玩意儿”的一番研究是如何煞有介事,以及三等商店老板管唯一的账房先生叫“会计主任”与八面威风的大机关的头儿,进出跟着制服便衣,坐下来就有禀白请示的主任之间的反差与对比;也不必说第二节对“数学上的根据”的“开诚布公”的几个公式是如何有板有眼,以及“打一场牌输去十万八万也不算什么一回事”与“战时公债他只认了五千尚有难色”之间的例外与对照;单是第四节对黄主任与“知己”赵博士由“抵掌侃侃而谈”而“不谋而合,仰脸大笑”的沆瀣一气,到问及“论功行赏”要求时赵博士装出夷然态度回答“我得百里侯足矣”与黄主任正色回答“但愿天下太平,大家能得安居乐业;个人是毫无所求”的分道扬镳,其手法的巧妙与对比的鲜明就值得分析。其对比是多重的,既有一致与分野的对比,也有丑陋与丑陋的对比。如果说赵博士是老谋深算、厚颜无耻,那黄主任更是别有用心、无耻之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