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当代文论重建路径——由“强制阐释”到“本体阐释”(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本报记者 毛莉 参加讨论

    5 反序认识路径违背认识规律
    《中国社会科学报》:西方文论表面繁盛无比,但理论的有效性却不断衰减。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张江:我认为,这是因为西方文论在自身构建过程中其认识路径出现了混乱。首先是实践与理论的颠倒。文学理论的生长不是基于文学的实践,而是基于理论自身的膨胀,基于场外理论的简单挪移。批评不是依据文本的实际内容得出结论,而是从抽象的原则出发,用理论肢解文本,让结论服从理论。
    其次是抽象与具体的错位。抽象可以指导具体,但必须是从具体上升为理论的抽象。在实际批评过程中,抽象应该服从具体,在具体批评中丰富抽象,而不能用抽象消解具体。但很多西方文学理论的生成不是从文学的具体出发,而是从理论的抽象出发,改造肢解具体,造成抽象与具体的错位。
    第三是局部与全局的分裂。在西方文学理论的建构中,诸多流派和学说,不能将局部与全局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自洽的体系。从局部始,则偏执于一隅,对文本做分子级别的解剖分析,但却仅停留于此并声称文学总体就是如此,以局部充当总体。从全局始,则混沌于总体,对文学总体作大尺度的宏观度量,以宏观取代微观,弃绝微观分析。
    当然,这里最根本最要害的问题是,西方文论的生成和展开,不是从实践到理论,而从理论到实践,不是通过实践总结概括理论,而是用理论阉割、碎化实践,这是“强制阐释”的认识论根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辨明“强制阐释”这个话语特征,就抓住了当代西方文论的要害。我理解,“强制阐释”的适用范围恐怕并不仅限于文学。我们是否可以将“强制阐释”的讨论引向更加开阔的领域?
    张江:这个问题好。我赞成“强制阐释”不仅存在于文学领域,而且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举一个例子。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强制阐释”的现象特别明显。比如,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主流范式是现实主义,这个范式的诸多流派学说的依据,从时间上讲是近代和冷战时期;从国别关系上讲,是资本主义体系内欧美强国间的冲突经验。但有人用这个特殊时期和特殊体系中的经验理论来解析当今时代、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互动实践,把社会主义的中国等同于资本主义的欧美强国,得出上升的中国必将暴力挑战国际结构的论断,并主张遏制和打压中国。这是不是典型的“强制阐释”?
    张江:你的这段补充好。将来有机会我们去讨论社会科学领域里其他学科“强制阐释”的问题。我相信这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改进有启发性意义。
    6 “本体阐释”以文本的自在性为依据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在刚才的论述中揭示了当代西方文论“强制阐释”的重大弊端。但这是“破”不是“立”。对西方文论的辨析和检省,只是重建当代文论的一个起点。接下来的问题必须是,当代文论的出路在哪里?
    张江:我提出一个新概念:本体阐释。确切表达,“本体阐释”是以文本为核心的文学阐释,是让文学理论回归文学的阐释。“本体阐释”以文本的自在性为依据。原始文本具有自在性,是以精神形态自在的独立本体,是阐释的对象。“本体阐释”包含多个层次,阐释的边界规约本体阐释的正当范围。“本体阐释”遵循正确的认识路线,从文本出发而不是从理论出发。“本体阐释”拒绝前置立场和结论,一切判断和结论生成于阐释之后。“本体阐释”拒绝无约束推衍。多文本阐释的积累,可以抽象为理论,上升为规律。
    《中国社会科学报》:这段话理论含量太大,要一句句来。首先请您解释什么是文本的自在性。
    张江:文本的自在性是指文本自身的确当含义是自在的。这个确当含义隐藏于文本的全部叙述之中。叙述一旦完成,其自在含义就凝固于文本,他人,包括作者无法更改。文本的自在性对文本的阐释以规约,对文本自在含义的阐释是阐释的基本要义。
    7 “本体阐释”的三个层次、三重话语
    《中国社会科学报》:接下来请解释什么是“本体阐释”的多个层次。
    张江:它包含三重阐释:核心阐释、本源阐释和效应阐释。核心阐释是“本体阐释”的第一层次。就文本说,是对文本自身确切含义的阐释,包含文本所确有的思想和艺术成果。就作者说,它是作者能够传递给我们,并已实际传递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构成文本的原生话语。对原生话语的阐释,是核心阐释。
    本源阐释是“本体阐释”的第二层次。它所阐释的是,原生话语的来源,创作者的话语动机,创作者想说、要说而未说的话语,以及产生这些动机和潜在话语的即时背景。这是对核心阐释的重要补充,是确证和理解核心阐释的必要条件,是由作者和文本背景而产出的次生话语。
    效应阐释是“本体阐释”的第三层次,也是最后一个层次。这是对在文本传播过程中,社会和受众反应的阐释。效应阐释包含社会和受众对文本的多元认识和再创作,是文本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产出的衍生话语。效应阐释是验证核心阐释确正性的必要根据。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们知道,当代西方文论从“内部研究”到“外部研究”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演进过程。从作者为中心的“外部研究”先转向以文本为中心的“内部研究”,后来又返回到以读者为中心的“外部研究”,甚至走向了更加开放的“外部”,走向了与文学文本关系更为遥远和脆弱的“泛文化领域”。如何处理文学研究中“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关系?“本体阐释”能给出一个恰当的解决方案吗?三重阐释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
    张江:“本体阐释”三个层次的处理,打破了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的壁垒。西方文论百年多的盘桓往复,始终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确定三重阐释的范围和关系,既戒除了类似泛文化的非文学阐释,也为文本阐释打开了一个充满张力的空间。
    三重阐释的关系是辐射和反射关系。核心阐释是中心,辐射为本源阐释,再辐射为效应阐释。核心阐释为根本阐释,其他阐释都以此为核心生发伸展。同时,两重外围阐释反射于核心阐释,为核心阐释服务,证明核心阐释的确正性。三重话语关系是包蕴关系。这是指,衍生话语包蕴次生话语,次生话语包蕴原生话语,它们共同印证和修正原生话语,而原生话语中不包含次生话语,更不包含衍生话语。将次生话语和衍生话语填充到原生话语,是话语强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原生话语、次生话语、衍生话语,这又是一组新的概念。您提出“本体阐释”的意图是为了建构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吗?
    张江:不是,起码目前我不去构建新的系统的文学理论,不会给出诸如格雷马斯“符号矩阵”那样的东西,我只想提供一个理论建构的基本路线。文本的阐释应该从哪出发、落脚在哪里,这是我想讨论的问题。
    8 “本体阐释”以文本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讲三重阐释之间的关系时已经隐约谈到了阐释路线的问题。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正确的路线必须将文本作为阐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张江:是的,正是如此。正确的路线应该以文本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证文本的自在含义。出发点是指,文本是阐释的起点,紧紧围绕文本的内涵因子,探寻文本中间有什么、是什么,对文本的原生话语作出初始规定。落脚点是指,从文本出发,向外伸展,探寻与文本相关的次生话语和衍生话语,寻求佐证,回归文本,修正补充对原生话语的初始规定。向外出发与回归文本是两条不可混淆的行动路线,它们是一组双向矢量,有方向,有时序。向外与内返不可替代,先向外再向内,顺序不能颠倒。双向矢量的概念准确规定了以文本为中心的阐释路线,是“本体阐释”的基本路线。
    从核心阐释向外辐射可以向四个方面展开。一是文本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包括作者及其相关的一切可能线索。二是文本艺术与技巧的解剖和分析,包括它的借鉴与创造。三是历史与传统的研究,包括传承的、沿袭的、模仿的表现与根据。四是反应研究和分析,包括一切契合文本的读者和社会反应。这四个方面的研究可以相互融通、互文互证。
    这才是正确的阐释路线。只要阐释路线对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方法。本体阐释鼓励不断创造新的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们做文本阐释时,这四个方面的研究都必须兼顾吗?还是说只研究一个方面也可以?
    张江:作为一个文本的批评,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四个展开方面可以独立进行。你可以只做作者研究、只做技巧研究、只做历史研究、只做效应研究,单方面的双向阐释可以做出独立的结论。还有一种可能是,出现某个方面的优长阐释,淡化甚至遮蔽其他方面的意义,这也是好事。但从总体上讲,对经典文本的阐释应该统合各个方面的阐释,集中指向文本,对文本作出确当、合理、全面的阐释。
    《中国社会科学报》:谈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本体阐释”对文本的重视程度是显而易见的。这与西方文论中的文本中心主义以及英美新批评所倡导的文本细读有什么区别?
    张江:文本中心主义的逻辑前提是将文本视为独立自足的封闭体系,无视甚至否认作者、读者以及时代环境等外部因素对文本产生的规约和影响。“本体阐释”并不以狭隘的文本观为基础。文本必须细读,没有文本细读,甚至离开文本的天马行空般的议论,不是确当的文学阐释。但是,文本只是整个文学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其生成和定型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本阐释是文学理论建构的核心,但不是全部;文本细读也只是所有理论构建行为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在文本细读中归纳概括出的结论,需要有本源阐释和效应阐释的丰富和修正。停留于文本,不做本源和效应研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离开文本,只做本源和效应研究,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百年多的西方文论史,始终在“森林”和“树木”的二元对立中徘徊,“本体阐释”就是要中止徘徊,走出新路。
    核心阐释是根本,本源阐释和效应阐释不可或缺。作为批评家个体,可以只研究树木或森林,但作为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必须以“树木”为基点考察“森林”,在“森林”的总体视域下定义“树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