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试论金末元初文人的蒙古之行及创作(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 樊运景 王旭 参加讨论

    (二)丰厚的思想感情
    纪行之作既描述了大量奇异见闻,又寄寓了深厚情感,如《北使记》首先描述旅途见闻,最后抒发个人感慨。耶律楚材《西游录》上卷描述风土人情,下卷表达个人志向:“大丈夫立志已决,若山岳之不可移也。安能随时而俯仰,触物而低昂哉!”[18]《长春真人西游记》中亦有丘处机的一些诗作,抒发了个人或闲适或忧虑的情感。郝经、刘秉忠等人的纪行诗作亦多将写景与抒情融合:
    1.历史兴亡的感慨。那个时代的文士大都目睹了蒙古铁骑烧杀抢掠的悲惨情状,每当忆及这段经历,都会引发他们对金季社会动荡、历史兴亡的深沉慨叹。如耶律楚材感叹金末政局混乱不堪,民生凋敝,其《用张道亨韵》:“大安之季军政乖,屯爻用事符云雷。边军骄懦望风溃,燕南赵北飞兵埃。民财已竭转输困,元元思治如望梅”,“喋血京师万人死,君臣自此相疑猜。”[12](卷11)《乙丑过鸡鸣山》是耶律氏往返于燕京与和林之间,路经黄帝败蚩尤的鸡鸣山时所写,流露出兴亡无常的无限感伤:“三年四度过鸡鸣,我仆徘徊马倦登。寂寞柴门空有舍,萧条山寺静无僧。残花溅泪千程别,啼鸟伤心百感生。今古兴亡都莫问,穹庐高卧醉腾腾。”[12](卷4)丘处机西行途中亦不由感叹历史沧桑之变:“日月循环无定止。春去秋来,多少荣枯事。五帝三皇千百祀,一兴一废长如此。”[13](卷上)郝经的纪行之作则感叹金朝兴亡:“当时金源帝中华,建瓴形势临八方。谁知末年乱纪纲,不使崇庆如明昌。”“遽令逆血洒玉殿,六宫饮泣无天王。清夷门折黑风吼,贼臣一夜掣锁降。北王淀里骨成山,官军城上不敢望。更献监牧四十万,举国南渡尤仓皇。”“但留一旅时往来,不过数岁终灭亡。”[19](卷10《居庸行》)其《界墙雪》描绘了雄奇的雪景,充满了历史沧桑变化的感慨,“雪盛马尤肥,皇天助幽朔。资赋不畏寒,自得生处乐。可笑赢秦初,更叹金源末。直将一抔土,欲把万里遏。隐墙甘避冷,手弄不龟药。救死恐未能,奚暇更守捉?”[19](卷3)
    2.心系苍生的现实情怀。金元之际,中原经历战火的劫难尚未清理,人民依然流离失所,衣冠之士多处境堪忧,为生计而奔走四方。其中入仕蒙古的很多文人,自身也经历了战乱之痛,目睹了蒙古铁骑深入中原给个人及普通百姓所带来的苦难,他们多心系苍生,其济世怀抱并未泯灭,一旦机遇再次降临,难免豪情满怀。如耶律楚材,成吉思汗征聘之际,满腔热血,渴望再建功业,“乍远南州如梦蝶,暂游北海若飞鹏”,“安得冲天畅予志,云舆六驭信风乘”,“千山风烈来从虎,万里云垂看举鹏”。[12](卷5《过闾驹河四首》)郝经在接受征聘之际亦欣喜满怀,“南风绿尽燕南草,一桁青山翠如扫”,“鱼龙万里入都会,泓洞合沓何扰扰”[19](卷9《入燕行》),对实现个人抱负无比自信。当时很多士人应忽必烈之召赴漠北,老友亦赠诗相送,其中不乏对朋友出仕的鼓励和支持,如李庭对张德辉的北上,流露出无比自豪的情绪:“旌车走遍太行东,晚得嘉宾自幕中。莫比草茅参国论,已从橐龠补天工。四时葱岭书年雪,六月松林解愠风。久识天孙机上石,更休擎下斗牛宫。”[8](469)许衡《赠窦先生行二首》、《送姚敬斋》对窦默、姚枢的入仕亦是积极支持。[20](176、177)
    方外之士丘处机,拯救生民于水火的济世情怀亦非常强烈,“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合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急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13](卷上)。“我之帝所临河上,欲罢干戈致太平。”[13](卷下)劝成吉思汗勿杀生:“上劳之曰:‘佗国征聘皆不应,今远逾万里而来,朕甚嘉焉’……‘真人远来,有何长生之药以资朕乎?’师曰:‘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13](卷上)
    3.通达的民族观念。当时士人的纪行之作,打破了传统的“华夷之大防”观念,体现了对蒙古王朝统治下的西域及漠北新的认知,获得了与汉唐西域诗截然不同的审美描写、意象和意境塑造。如在耶律楚材笔下的怯绿连河畔的汗庭大帐壮阔绮丽,写蒙古铁骑则骁勇善战,道出了耶律氏审美倾向性及价值认同。丘处机对漠北人生活场景的叙述亦多如此。[21](285、286)对于蒙古帝王,耶律楚材、丘处机多正面颂扬。“一圣龙飞德足称,其亡凛凛涉春冰”,“尧舜徽猷无阙失,良平妙算足依凭”,认为“华夷混一非多日”[12](卷5《过闾居河》),体现了通达的民族观念。面对诚挚邀请,丘处机感恩戴德,对成吉思汗大加称颂:“伏闻皇帝天赐勇智,今古绝伦,道协威灵,华夷率服。是故便欲投山窜海,不忍相违。”[4](卷10《丘真人》)当时的文坛领袖、金源遗老元好问亦如是,其《送高雄飞序》有云:“天家包举六舍,臣属万国,立武事以兼文备,由草创而为润色。延见故老,网罗豪隽……以成长治之业,以建久安之势。”“有怀不摅,生才奚用?是则为吾高子者,亦岂轻负所学,弃以为双璧之甘饵、九迁之捷迳乎?”[9](323)称颂忽必烈功勋、纳贤诚意,高雄飞正可借此机会尽展其才。郝经《虎文龙马赋》、《开平新宫五十韵》等称颂蒙古帝王。这些人都不同程度地将蒙古王朝纳入华夏帝王谱系予以认同。
    金元易代及女真、蒙古相继入主中原的特殊历史时期,很多士人历经社会动荡,目睹了蒙古铁骑南下造成的腥风血雨,因此大都具有深沉的忧患意识。他们摒除了儒家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消极思想,觐见蒙古可汗,甚至奉职汗廷,向蒙古帝王宣扬周孔指教,谏之以天下苍生为念,停止屠戮,并以其切身实践,推行儒家之道,这对于促进蒙古可汗接受中原文化,以汉法治理国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士人由南到达蒙古王庭,有些经由漠北远徙西域中亚,留下了大量的纪行之作,记载了蒙古高原及西域中亚的风俗历史,可补正史之不足。一些创作蕴含了丰厚的情感、通达的民族观念。总之,金元易代之际士人的北上及西行,具有重要的现实及理论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