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甲午战争与近代诗风之创变(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4年4期 左鹏军 参加讨论

    (三)台湾诗歌崛起,民族意识强化
    甲午战争爆发和《马关条约》签订,使台湾第一次承受着如此巨大的政治军事压力,经受着如此严峻的命运考验。因此,描绘台湾局势和变化,歌颂在台湾坚持抗日、反抗侵略的仁人志士,将台湾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地融为一体,就成为甲午战争诗歌的重要内容。张景祁《台疆杂感十首》(39),描绘台湾局势的变化及各战备要地的失守情况。他又在《后感事》中写道:“全局难争一着棋,竟将险塞弃华离。田横誓众存孤岛,仓葛呼天树义旗。久隶皇图思禹奠,复沦戎索泣周遗。空拼万井涂膏血,卉服终看变岛夷。”(40)毛乃庸《赤嵌城》题下注明“哀台民也”,情感寄托已清晰可见,末数句云:“横行淫掠复何堪!轻乃拘囚重诛戮。城中碧血化青磷,城外狐狸饱残肉。天寒日暮哀遗民,北望神州泪盈掬。泪盈掬,鬼夜哭。不恨虾夷不诉苦,但恨生不得为中国民,死不得葬中国土。”(41)长歌当哭,凄楚动人。杜德舆《沪上感咏十首》云:“竟割商於地,遗黎尚爱君。……中流谁砥柱?独立看孤云!”(42)陈季同《吊台湾四律》云:“金钱卅兆买辽回,一岛如何付劫灰?……聚铁可怜真铸错,天时人事两难猜。”又云:“河山触目囚同泣,桑梓伤心鬼与邻。寄语赤嵌诸故老,桑田沧海亦前因。”(43)这些长歌当哭之作,均具有台湾诗史与诗人心史的双重价值。
    对于在日本野蛮侵略、军事占领面前不甘屈服、奋起抗战的清朝官员与台湾民众,诗人们则予以热情歌颂。陈寅《感刘渊亭军门(永福)》颂扬奋起抵抗、保卫台湾的刘永福:“十倍才原高将帅,千秋气竟短英雄。茫茫五百田横岛,今古谁同烈士风!”(44)杨毓秀《刘将军(永福)歌》首句即为:“刘将军忠义天下无!”结句又说:“呜呼主和之相古诚有,将军忠义今则无!”(45)其《闻刘渊亭军门台南内渡》也用“誓死睢阳志,将军百战酣”这样的诗句高度赞誉刘永福的英雄气概,又以“难鸣孤掌奋,风雨吊台南”(46)表现英雄失路、报国无门的感慨。在台湾已被割让给日本、清朝官员纷纷内渡之际仍然奋起抗日的台湾人简大狮,也成为诗人歌咏赞誉的对象。钱振锽《简大狮》云:“痛绝英雄洒血时,海朝山涌泣蛟螭。他年国史传忠义,莫忘台湾简大狮。”(47)将其视为可以进入国史的忠义之士,寄托了强烈的反侵略、反殖民、爱台湾、爱祖国的感情。
    在众多表现甲午战争中台湾局势的诗人中,生长于台湾、日本占领台湾时率军民奋起抗日、失利后内渡回到原籍广东镇平(今蕉岭)的丘逢甲,无疑是最突出的一位。丘逢甲内渡后,以至死不移的思台念台深情,写下了大量诗歌,奏响了清除日本侵略者、回归祖国的时代强音。台湾情结贯穿于他内渡后的整个生命之中,无论是唱和还是独思,景物还是人物,也无论是读史还是察今,几乎都能勾起丘逢甲思念台湾、志图恢复的强烈愿望,都不能不使他产生强烈的思想动荡和反侵略激情。《海军衙门歌同温慕柳同年作》云:“大东沟中炮声死,旅顺口外逃舟驶。刘公岛上降幡起,中人痛哭东人喜。旁有西人竞嗷訾,中国海军竟如此!……噫吁乎!书生结舌慎勿言,衙门主者方市权。”(48)《答台中友人》云:“月明海上劳相忆,凄绝天涯共此时。……冷守平生心迹在,朝衫零落泣孤臣。”(49)将包括台湾在内的残破中国局势与诗人的深切忧患联系起来倾情而出。其《离台诗》更是这种情感的集中表现:“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卷土重来未可知,江山亦要伟人持。……我不神仙聊剑侠,仇头斩尽再升天。”(50)又其《春愁》云:“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51)《元夕无月》云:“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流鲲洋。”(52)都是在反复吟唱无法割舍的恋故土、思故家之情。《送颂臣之台湾》云:“亲友如相问,吾庐榜念台。全输非定局,已溺有燃灰。弃地原非策,呼天倘见哀。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53)其志图恢复、卷土重来的信念虽然没有成为现实,但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情怀益发真挚动人。
    台湾割让之变,使台湾第一次如此深切地受到两岸诗人的共同关注,大量诗歌使台湾的历史与现实、处境与变化、奋斗与抗争如此清晰、全面地呈现在中国人民眼前。这不仅促进了近代诗歌题材的丰富,凸显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宏阔格局,而且使台湾诗歌真正汇入了中国近代诗歌的总体血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