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活在当下的古典诗词(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 newdu 参加讨论

    重在传习民族精神
    张江: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着民族文化之根。研习古典诗词,不是要复古,更不是要用古典诗词取代现代诗词,而是要以此为凭借,让古典诗词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凝聚而成的民族精神得以传习和光大。社会要发展,文化要进步,没有深沉的文化底色铺垫,没有坚强的民族精神支撑,发展和进步就是空话。对于古典诗词,我们除了将它作为审美教育的有效载体,还要积极挖掘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
    郑欣淼:人们都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理解,这不仅是指中国诗歌传统源远流长,诗歌遗产相当丰厚,也可以认为,诗歌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古典诗词有着诸多价值和作用,我以为,今天研习古典诗词,更应该重视传习蕴含在其中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孕育形成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传统不断积淀和升华的产物,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又促进了优秀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之魂。
    民族精神表现在多个方面,但在古典诗词中又有特殊的充分的反映。中国人重视诗歌的审美价值,更注重诗歌的社会功能。从诗骚以来,中国诗歌就形成了“言志”与“载道”的优秀传统。作为一个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意志品质的磨练和培育。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反映传统知识分子向往理想人格、追求大丈夫浩然之气的名言佳句,洋溢着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正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即对乡土、国家执著的热爱。热爱祖国壮丽山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国家可以“杀身成仁”。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其爱国情怀感人至深。尽管那时的爱国主义带有某种历史局限性,但在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浸润下,涌现了众多民族英雄,创造了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业绩,并将这种爱国热忱升华为崇高的道德责任。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以爱国主义、民本主义为主旋律,是中国人的心灵史,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
    民族精神是需要传习的,古典诗词在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仅因其蕴含着体现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而且是由诗词本身的性质、特点和教育功能决定的。中国“诗教”传统由来已久。古典诗词重形象,意境含蓄,易诵易记,使人们在阅读、吟诵、鉴赏中震撼心灵,陶冶情操,而且是持久地长远地受其影响。诗词与人文素质、与社会教育制度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对诗词的教育功能切不可低估。以诗育人,功德无量!
    张江: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以“速度”和“变化”为表征的时代。倡导古典诗词活在当下,不是要提倡好古复古,而是要让古典诗词为当代文学发展服务,为当代生活服务,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所倡导的,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古典诗词,是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的古典诗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