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平城时期的文化交融与北魏文学的复苏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柏俊才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天兴元年七月,北魏王朝迁都平城。此后平城(今山西大同)作为北魏的都城,前后存在了94年。在这近百年时间里,北魏的农业、工商业、对外贸易等经济形式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促进了平城时期经济的繁荣。在思想文化方面,拓跋氏一改前期仇视、惧怕汉文化的心理,逐渐接受汉族文化,儒、道、释,以及外来文化相互交融,共同促成了北魏平城时期文学的复苏。
    【关 键 词】文化交融/北魏文学/复苏
    【作者简介】柏俊才,男,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汉唐文学与文献。
     
    天兴元年(402年)七月,北魏王朝迁都平城,太和十九年(495年)八月,拓跋氏迁都洛阳。平城(今山西大同)作为北魏的都城,前后存在了94年。在这将近一个世纪里,战乱频仍,经济发展滞后。可喜的是工商业和对外贸易出现端倪,北魏经济呈现复苏景象。在文化上,北魏皇族虽固守拓跋民族相对落后的文化传统,但试图接受多种文化,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文化政策发生着缓慢的变化,这种变化促使了北魏文学的复苏。目前关于这一话题的研究较少,故撰此文试论之。
    一、平城时期的多种文化融合
    宋代叶适云:“刘、石、符、姚与夫慕容,虽曰种类不同,然皆久居中国,其豪杰好恶之情,犹与中国不甚相异。独拓跋氏,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以变华人。”[1]以胡变华,这是北魏初期拓跋氏推行的文化政策。到平城时期,这一政策并未改变,占主体的仍然是鲜卑因素。从统治阶层的任职情况来看,宗室贵族168人,代性贵族103人,汉族地主153人,汉族人是拓跋氏的57%,仅半数略强。若从高级文武官员的任职人数来看,宗室贵族111人,代性贵族59人,汉族地主71人,汉族仅占42%。就官员任职来说,鲜卑人占绝对的优势,而且多官居高位。在法律政策上,一直沿用严刑峻法。太武帝拓跋煮令崔浩定律时,腰斩、宫刑等酷刑比比皆是,甚至到了太和五年(481年),法律仍有“门房之诛十有六”,死刑达二百三十五条。虽经世祖拓跋焘两次、冯太后与孝文帝三次修订律例,略有改变,但主体未有太大变化。这种法律体制仍然是鲜卑贵族体系,与南朝法律迥异。但魏都平城毕竟是国际化大都市,各国使节往来频繁,贸易日滋,各种思想涌入,多种文化相互影响,北魏平城时期出现了以鲜卑为主的多种文化交融情形。
    与初期对汉族文化惧怕的心理相比,平城时期北魏王朝对汉族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北魏王朝先后派遣32次使节出使南朝,南朝宋、齐先后派遣35次使节出使北魏,南北交流频繁。在行人的往来中,北魏学到了不少先进的汉族文化。皇始元年(396年),北魏夺取后燕并州后,立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兴安元年(452年),宗爱杀死太武帝后为宰相,录三省。胡三省指出:“魏盖以尚书、侍中、中秘书为三省,亦犹今以尚书、门下、中书为三省也。”[2]在魏都平城的建设上,更能体现北魏对汉文化的渴慕。《魏书·李冲传》云:“诏曰:成功立事,非委贤莫可;改制规模,非任能莫济。尚书冲器怀渊博,经度明远,可领将作大匠;司空、长乐公亮,可与大匠共监兴缮。”[3]1181-1182可知,在平城的修建中,主要参与者为蒋少游、李冲和穆亮。蒋少游曾出使南齐,“密令观京师宫殿楷式……少游,安乐人。虏宫室制度,皆从其出”[4],蒋少游在修建明堂、太庙时肯定采纳了金陵的模式与风格。李冲与穆亮是受儒学熏陶的汉族知识分子,由他们建设的魏都平城,势必融入汉文化因子。另外,在北魏平城时期,一批汉族知识分子像崔浩、李冲、李彪和穆亮走向了北魏政治的最前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与学习汉文化相关联的,平城时期儒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太祖拓跋珪初定中原,在戎马倥偬之际已非常注重儒学,迁都平城始祭孔子。史称太宗拓跋嗣“礼爱儒生,好览史传,以刘向所撰《新序》、《说苑》于经典正义多有所阙,乃撰《新集》三十篇,采诸经史,该洽古义,兼资文武焉”[3]64。世祖拓跋焘时以皇权的威力把儒学推广到整个统治集团,于太平真君五年(444年)正月诏曰:“今制自王公己下至于卿士,其子息皆诣太学。”[3]97从此,胡汉高级官吏子弟一律要入太学学习儒学。拓跋焘时令州、镇长官辟举当地人士为属官,指明将卢玄等40多位大族人士召入平城,又令地方官举荐人才,大批世族人士应召入平城,使平城一时出现济济多士的局面。经过几代帝王的提倡,学业始兴,经术弥显。
    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在平城时期颇受青睐。太祖拓跋珪置仙人博士,立仙坊,煮炼百药,封西山以供其薪蒸,道教始播。太宗拓跋嗣、世祖拓跋焘亦喜好道教。太武帝拓跋焘“起天师道场于京城之东南,重坛五层,遵其新经之制。给道士百二十人衣食,齐肃祈请,六时礼拜,月设厨会数千人”[3]3053。同时,接受道士寇谦之建议,以太平真君自居,于太平真君三年(442年)“亲至道坛,受符录。备法驾,旗帜尽青,以从道家之色也”[3]3053。自此,道教压倒儒佛,成为北魏王朝最重要的思想文化。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期间,道教内部还发生了变革,陆修静“改革原始的五斗米道,使民间道教变成封建统治者的御用工具,称为南天师道”[5]。寇谦之则依照北方的特点,适应拓跋氏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练”[3]3051,建立了北天师道。南北天师道的改革,使道教在世祖朝达到极盛。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平城时期也艰难地发展着。文帝在洛阳,昭成至襄国,乃备究南夏佛法之事。迁都平城的同年,太祖造五级佛图、耆阇崛山及须弥山殿,别构讲堂、禅堂及沙门座,极力推崇佛教。太宗、世祖亦崇佛法,佛教与儒、道一样得到健康发展。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平定凉州后,以僧尼人数众多,劳动力减少为由,于太延四年(438年)“诏罢年五十已下者”[3]3032,这是太武帝初次抑佛。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太武帝又下诏曰:“自王公已下至于庶人,有私养沙门、师巫及金银工巧之人在其家者,皆遣诣官曹,不得容匿。限今年二月十五日,过期不出,师巫、沙门身死,主人门诛。”[3]97此次抑佛把畜养沙门的人资格限定在王公大人以上,极大地减少了僧尼数量。佛教在太武帝朝受到重创,发展势头一度减少。高宗文成帝拓跋濬继位后不久便下诏恢复佛法,佛教的发展从此不可遏制。和平元年(460年),文成帝拓跋濬接受沙门统昙曜的建议,在京城西武州塞凿云冈石窟。北魏后期佛教寺庙达3万所,僧侣达200万人。
    魏都平城是座国际化大都市,各国使节往来频繁,丝绸之路商贸往来,各种域外文化输入平城,对北魏的鲜卑文化产生了影响。《北史·西域传》云:“太武时,其国(大月氏)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自此,国中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6]大月氏国的琉璃技术传人北魏平城。《洛阳伽蓝记》卷四载:“(元)琛常会宗室,陈诸宝器,金瓶银瓮百余口,欧檠盘盒称是。自余酒器,有水晶钵、玛瑙杯、琉璃碗、赤玉卮数十枚。作工奇妙,中土所无,皆从西域而来。”[7]波斯的玛瑙制艺传入平城。1970年,大同市轴承厂在位于市区城南工农路(现改称迎宾东路)北侧的厂区内动土时发现一处北魏遗址,并出土鎏金錾花银碗1件,鎏金高足铜杯3件,八曲银洗1件,此后该厂区陆续又出土石雕方砚1件,石雕柱础以及多件铜鎏金铺首衔环。这6件文物经后人研究是孝文帝时期从中亚细亚传入平城金银器艺。这些外来文化的输入和汉文化一样,都对魏都平城的鲜卑文化产生了影响。
    由此来看,北魏平城时期各种文化输入,相互影响,给鲜卑文化带来冲击。平城时期的多文化融合,势必对其文学艺术产生很大的作用,促使鲜卑皇族在文化领域变革。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和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所载,平城时期的文学作品约有诗歌18首,散文210余篇。若与北魏(包括东、西魏)诗歌159首,散文1367篇的总数相比,显然少得可怜;若与迁都平城之前相比,其文学作品的总数超过了十倍以上。因此,平城时期是北魏文学复苏之时。这种文学创作上的变化,主要与该时期多种文化交融分不开。为了便于讨论,笔者拟根据作者身份将平城时期文学分为皇室文学和士人文学两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